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实验基础——突破实验选择题课件(91张)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实验基础——突破实验选择题课件(91张)
考
集
点 盛放任何物质),可有效地防止倒吸,起安全瓶的作用(此时广口瓶中 训
讲 A 管同 B 管一样短)。
练
返 首 页
真
题
研
②球形干燥管——多变的角色
究
a.干燥管可用作干燥、吸收及检验装置
专 题
限
时
考
集
训 点
讲
练
返 首 页
真
题
研
b.球形干燥管用途的创新
究
专
题
限
时
考
集
训 点
讲
练
返 首 页
真
2.记牢下列基本操作
题 限
时
考 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 pH 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 集
训
点 对照,读出对应的 pH。
讲
练
返 首 页
真
题
(3)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研
究
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
专
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题 限
时
考
②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 集
配制 0.400 0 mol·L-1
题
A
考
的 NaOH 溶液
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 250 mL 容量
限 时
瓶中定容
集 训
点
讲
探究维生素 C 的还原 向盛有 2 mL 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
练B 性
滴加浓的维生素 C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返 首 页
真
题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
研
究C
制取并纯化氢气 次通过 NaOH 溶液、浓硫酸和 KMnO4 专
训
讲
b.贮气瓶:广口瓶中盛满液体,B 进 A 出,如多余的有毒气体
练
Cl2 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返 首 页
真
题
研
c.集气瓶:若 A 进 B 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 CO2;
究
若 B 进 A 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 H2。
专 题
限
d.安全瓶:在气体的制取与性质验证实验中连接该装置(瓶中不 时
讲
练 淀已经洗净。
返 首 页
真
(6)装置气密性检查
题
研 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
究 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
专
题
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限
时
考
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下图):用止水夹关闭烧瓶
集
训
点
讲 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
训
点 pH 试纸不能检测强氧化性的溶液,如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
讲
练
⑤冷凝管使用时应注意由下口进水上口出水,蒸馏时温度计水
银球应与支管口相平。
返
首
页
真
⑥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题
研
⑦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
究
内壁接触。
专
题
限
⑧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来加热或 时
考 A.
集
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液分层
训
点
讲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 CO2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
练 B.
的集气瓶
粒产生
返 首 页
真
题
研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
究 C.
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变浑浊
专
题
考
D.
向盛有 FeCl3 溶液的试管中加 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后溶 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 1 滴
研
究 中,然后定容,A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若观察到 FeCl3 溶液的 专
黄色逐渐褪去,且溶液变成浅绿色,说明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B
题 限
时
考 能达到实验目的;通过 NaOH 溶液可除去 H2 中混有的少量 HCl 杂 集
训
点 讲
质,再经浓硫酸干燥即可得到
H2,没有必要经过
KMnO4 溶液,C
真
题
研
究
第一部分 专题素能提升练
专
题
限
考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突破实验选择题时集
训 点
讲
练
返 首 页
真
题
研
究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
专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 题 限
考 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时
练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NaHSO3 溶液与 H2O2 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实验
现象,无法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返
首 页
真
5.(2017·全国卷Ⅱ)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题
实验
研
现象
结论
究
向 2 mL 0.1 mol·L-1 的 FeCl3 黄色逐渐消失 ,加 还原性:
考
集
点 作指示剂,可用甲基橙(3.1~4.4)作指示剂(因反应结束,溶液中溶解 训
讲 有 CO2 的饱和溶液,溶液 pH 与甲基橙变色点一致),B 符合题意。]
练
返 首 页
真
4.(2018·全国卷Ⅱ)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题
研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究
称取 4.0 g 固体 NaOH 于烧杯中,加入 专
4. 集
训
点 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 5.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评价“操作—现象—
讲
练 结论”和评价实验装置等实验评价。
返 首 页
真
题
研
究 专
真 题研究
题 限
时
考
集
训 点
讲
练
返 首 页
真
题
研
1.(2019·全国卷Ⅱ)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专 题
限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 时
讲
练
返 首 页
真
题
研
究 专
题
限
时
考
集
训 点
讲
练
返 首 页
真
题
D [A.过滤时要求“一贴、二低、三靠”,该实验中玻璃棒悬
研
究 在漏斗上方,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上,且漏斗下端长管口应紧贴烧杯内 专
壁,故不正确。B.加热分解碳酸氢钠时,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
题 限
时
考 向下倾斜,否则容易炸裂试管,故不正确。C.该装置为洗气装置,导 集
题
研
(1)实验操作中的“第一步”
究
①气体制备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
专
题
限
②点燃气体前先验纯。
时
考
集பைடு நூலகம்
点
③用试纸检验气体时先湿润试纸。
训
讲
④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使用时先查漏。
练
⑤溶液检验或鉴别时先取少量溶液。
返 首 页
真
题
研
究
(2)测定溶液 pH 的操作
专
将一小块 pH 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
讲
练 有 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返 首 页
真
题
研
B [加几滴 CuSO4 溶液后,Zn 与 CuSO4 反应生成 Cu,从而形
究
成无数细小的原电池,加快了生成 H2 的速率,A 不符合题意;酚酞
专 题
限
的变色范围为 8.2<pH<10.0,要保证 NaHCO3 完全反应,不能用酚酞 时
时
考
SO2↑+H2O,SO2 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是淡黄色沉淀,可使
集 训
点
讲 溶液变浑浊,C 匹配;根据反应 2Fe3++Fe===3Fe2+,可得随 Fe3+
练 逐渐消耗,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溶液后,溶液颜色不变,D 匹
配。]
返
首
页
真
题
2.(2018·全国卷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
集 训
点
讲 显碱性,所以石蕊试纸变蓝,C 不能推出相应结论。在相同实验条件
练 下(等体积、等浓度),生成了 AgI 沉淀,没有生成 AgCl 沉淀,所以
Ksp(AgI)<Ksp(AgCl),D 能推出相应结论。]
返
首
页
真
6.(2014·全国卷Ⅱ)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题
研
究 专
题
限
时
考
集
训 点
专 题
A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 KSCN 溶液颜色不
限
Fe>Fe2+
时
考
1 滴 KSCN 溶液
变
集
训
点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
讲 练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 白烟,瓶内有黑色颗 CO2 具有氧
速伸入集满 CO2 的集气瓶
粒产生
化性
返
首
页
真
加热盛有少量 NH4HCO3 固
题
研 C 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