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税收复习题

国际税收复习题

一、单线选择题1.免税方法的指导原则是A.放弃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B.承认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C.避免双重征税D.对跨国所得的分享2.下列国家中同时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的是( )。

A中国B日本C美国D俄罗斯3.1963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起草的一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是A.《关于对所得和资本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C.《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D.《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4.在居住国的税收负担率高于非居住国税负的条件下,免税法的结果是()A.使居住国多征一部分税收B.使居住国少征一部分税收C.与居住国没什么关系D.减缓了国际双重征税5.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研究范围的是()A.国际税收与国际经济的关系B.关于涉及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问题C.国际税收与各国税制的关系D.国际税收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6.. 税收协定的受益人是()A缔约国政府B缔约国居民C非缔约国居民D缔约国税务当局7.直接抵免法适用于A.非同一经济实体B.母子公司C.预提所得税D.子公司在东道国交纳的所得税8.发展中国家侧重于选用的税收管辖权是()。

A居民税收管辖权B来源地税收管辖权C公民税收管辖权D居民和公民税收管辖权9.税收饶让抵免实际上抵免的是A.国际双重征税B.跨国纳税人的一部分税负C.跨国纳税人实际已交税负D.来源国的其他税负10.投资所得是指()A.转让财产的价值B.转让不动产的价值C.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D.临时或偶然所得11.目前税收国际协调与合作方面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是()。

A税收协定模式B税收一体化模式C双边模式D多边模式12.免除国际双重征税的最佳方法是A.减免法B.扣除法C.免税法D.抵免法13.在实行抵免法的情况下()。

A居住国仅承认居民税收管辖权的优先权,而不是独占权B居住国仅承认居民税收管辖权的独占权,而不是优先权C居住国仅承认来源国税收管辖权的独占权,而不是优先权D居住国仅承认来源国税收管辖权的优先权,而不是独占权14.对转让定价的最大约束是A.国际双重征税B.正常交易原则C.国际会计公司查帐D.总利润原则15.成本标准所采用的主要分配依据是A.权责发生的费用B.实际发生的费用C.市场平均利率D.合理利润16.一居住在英国的美国公民,他仅有来自英国一国的收入,则他应该()A.只向英国纳税B.只向美国纳税C.既向英国纳税又向美国纳税D.不成为跨国纳税人,但应向美国纳税17.对发展中国家较为有利的税收协定范本是()。

A《经合组织范本》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联合国范本》D《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8.跨国自然人想转移或避免其高税国税负,摆脱公司管辖权制约,其唯一途径是()A.逃亡国外B.宣告死亡C.放弃原国籍获得别国国籍D.争取双重国籍19.当居住国税率高于来源国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免税法的结果是()。

A实际免除的税额小于应免除的国内应纳税额B实际免除的税额等于应免除的国内应纳税额C实际免除的税额大于应免除的国内应纳税额D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20.发展中国家侧重于选用的税收管辖权是()A.居民税收管辖权B.来源地税收管辖权C.公民税收管辖权D.居民和公民税收管辖权21.在双边或多边的反避税措施中,最为突出的是A.防止滥用税收协定B.强化反运用避税港C.同步调查与统计D.情报交换22.我国税法在抵免限额上的规定是()。

A综合分项限额B综合不分项限额C分国分项限额D分国不分项限额23.对于同时具有两个国家居民身份的跨国自然人的判定,税收协定所规定的顺序标准中,第一位的标准是()A.重要利益中心B.习惯性居所C.永久性住所D.国籍24.下列选项中属纯国际避税地的是()A.香港B.澳门C.百慕大D.新加坡25.关于法律性双重征税与经济性双重征税的区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不同所得征两次税,后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B前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后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不同所得征两次税C前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不同所得征两次税,后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D前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后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26.免税方法的指导原则是()A.放弃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B.承认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C.避免双重征税D.对跨国所得的分享27.国际避税地较集中的地区有()A.西欧地区B.太平洋沿岸C.亚洲地区D.发展中国家28.免除国际双重征税的较好方法是()。

A减免法B扣除法C免税法D抵免法29.涉外税收负担原则的含义是A.国际税负水平的比较B.涉外纳税人的税收负担C.外来投资者的税收负担与本国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比较D.跨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30.实行扣除法免除国际双重征税的计算公式为()。

A居住国应征所得税额= 居民的跨国总所得×适用税率-国外所得额B居住国应征所得税额= 居民的跨国总所得×适用税率-国外已纳所得税额C居住国应征所得税额=( 居民的跨国总所得- 国外所得额) ×适用税率D居住国应征所得税额=( 居民的跨国总所得- 国外已纳所得税额) ×适用税率31.常设机构的性质应表述为A.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且独立承担纳税义务B.不具独立法人地位,但各国国内法及税收协定将其视同独立实体对待C.非独立法人,没有营业活动D.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而没有固定场所32.在国际税收实践中,处于优先地位的税收管辖权是()。

A居民税收管辖权B来源地税收管辖权C公民税收管辖权D居民和公民税收管辖权33.税收协定的受益人是A.缔约国政府B.缔约国居民C.非缔约国居民D.缔约国税务当局34.一个国家以地域的概念作为其行使征税权利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称为()。

A国籍原则B领土原则C属地原则D属人原则35.我国对外谈签国际税收协定时居首位的原则是()A.坚持税收饶让的原则B.坚持维护所得来源地征税权的原则C.坚持平等待遇的原则D.坚持所得来源国与居住国共享征税权的原则36. 国际避税行为形成的客观原因是()A各国的所得税制度的差异B国别的差异C经济体制的差异D收入来源地的差异37.一家依美国法律登记注册的美国公司,其实际管理和经营控制中心设在邻国加拿大,则该公司应该()。

A只向美国纳税B只向加拿大纳税C既向美国纳税又向加拿大纳税D不成为跨国纳税人,但应向美国纳税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各国所得税法, 纳税人的各项所得一般划分为()A经营所得 B劳务所得C流通所得 D财产所得E投资所得2.关于非独立劳务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方式包括()A.固定基地B.收入支付地C.停留期间D.所得支付者e.居住地3.广义的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A国家的涉外税收征纳关系B国际税收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C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D国际税收与国内税法的关系E国家间的经济关系4.国际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A.国家的产生和发展B.跨国所得的形成C.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D.增值税的开征E.所得税的普遍征收5.税收管辖权的基本理论原则有()。

A普遍性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属人主义原则D保护性原则E公平性原则6.法律性国际双重征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纳税人收入的国际化 B各国所得税法的普及化C各国实行复合税制 D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剧烈冲突E跨国公司向股东分配股息红利冲突7.目前世界各国对投资所得来源地的确定,一般采取的标准或原则有()。

A权利使用方所在地标准B支付方所在地标准C常设机构所在地标准D劳务提供地标准E比例分配标准8.下列情况中可以采用直接抵免法来解决国际双重征税的是()A母公司的国外子公司缴纳的公司所得税B总公司的国外分公司缴纳的公司所得税C跨国自然人从事某项投资活动取得利息时, 被从源征收的预提所得税D母公司收到国外子公司股息被扣缴的预提所得税E跨国自然人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9.目前,在国际税法实践中对于常设机构的应税所得的确定,一般采取的方法有()。

A实际所得法B引力原则法C比例分配法D核定所得法E协商确定法10.在各国税法实践中,对居民纳税人身份确定的标准主要有()A户籍标准B居所标准C居住时间标准D意愿标准E国籍标准11.各国消除经济性双重征税的主要方法有A股息扣除制 B分劈税率制C间接抵免制 D直接抵免制E税收饶让法12.作为一种税收模式, 避税地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A有独特的低税结构 B经济发达C政局稳定 D投资环境较为理想E多为发展中国家三、判断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改正错误)1.国家税收的出现是国际税收产生的前提。

2.对人税一般不可能成为国际税收所涉及的课税主体。

3.两个国家同时实行同一种税收管辖权是导致对不同跨国纳税人的国际双重征税的根本问题。

4.国际双重征税一般包括有税制性双重征税和经济性双重征税两种类型。

5.跨国纳税人对居住国(国籍国)承担有限纳税义务。

6.两个国家同时实行不同的税收管辖权是导致对不同跨国纳税人的国际双重征税的根本问题。

7.特定优惠原则是指对跨国外国纳税人和本国纳税人分别制定不同税法,使前者得到税收优惠。

8.跨国纳税人对非居住国(非国籍国)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9.采用免税方法和扣除方法都可以考虑税收饶让抵免。

10.一国政府选择全面最大负担原则的出发点主要是考虑财政的需要。

12.《联合国范本》强调居民管辖权的优先地位,较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利益。

13.《联合国范本》强调居民管辖权的优先地位,较有利于发展国家的利益。

四、简答题1.简述跨国收益或所得可以分为哪几类,为什么这样分?2.什么是国际税收?试述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与区别。

常设机构营业利润的确定方法有哪些?3.在有关国家各自行使不同税收管辖权的条件下,怎样才能免除国际双重征税。

4.什么是国际双重征税?双重征税按不同性质可以划分为哪几种?5.国际避税与国际逃税的性质和处理方法有何不同?6.我国关联企业判定标准有哪些?7. 新企业所得税中关于资本弱化的规范是怎样规定的?8简述国际避税地产生的原因。

9.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判定标准。

五、计算题1.某合资机构中国的总公司当年应税所得为50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设在某国的分公司当年应税所得1000万元,如果该国所得税税率为35%,则计算:(1)已缴当地政府所得税税额多少?(2)抵免限额为多少(3)居住国政府直接抵免的已缴非居住国的所得税税额多少?(4)居住国政府在直接抵免应征所得税税额多少?2.某一纳税年度,某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高档运动鞋,其股权的一半被日本母公司所拥有,该外资企业产品运动鞋的实际生产成本为每双31.5元,现以成本价格销售给日本母公司,共销售36000双,日本母公司最后以每双60元的价格在市场售出这批运动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