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沟通的重要性和方法1浅析企业内部管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和方法摘要:现代企业内部管理以人本管理为主流,有效沟通成为平衡和调节员工心理的有力杠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根据管理沟通理论,阐述了有效沟通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作用,从而肯定企业内部管理中进行有效沟通的必要性.管理沟通,从其概念上来讲,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特定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有效沟通不仅仅能传递意义,还对其加以理解并让各方达到共识.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中,有效的沟通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一、为什么在企业内部进行沟通和沟通的重要性在信息经济时代,对于一个现代企业,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企业员工之间利益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良好的企业绩效来源于组织内部的有效沟通,沟通对于科学决策和贯彻力度、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公司的绩效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
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1995年调查结果显示,在5000名被解职的男女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
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的职工,都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做好沟通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双"70定律"说明了这一点,企业的管理者70%的时间用在沟通上。
如:开会、谈判、谈话、指示、评估、做报告、拜访、约见等;企业中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
比如,企业常见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往往是有了问题后,大家没有沟通或不懂得沟通所引起的。
另外,企业里执行力差、领导力不强的问题,归根到底都与沟通能力的欠缺有关。
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
有效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沟通有利于科学的决策一方面,沟通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其下属,掌握最真实最直接的信息,有利于他们在决策时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另一方面,信息沟通也有助于下属(被领导者)了解上司所做出的决策以便更好地去执行决策。
2.沟通有利于增强凝聚力感情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情感沟通既体现出上司对下属的关心,也增强了下属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一方面,情感沟通有助于加深沟通双方之间的彼此的信任度,也体现上司对下属的尊重。
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沟通有助于在上司与下属之间消除误解和情感上的隔阂,消除冲突,使员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加强了组织的凝聚力。
3.沟通有利于提高竞争能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过:“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
即有效的管理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而有效管理的焦点在于有效沟通。
通过有效沟通,可以实现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利润的最大化。
4.沟通有利于提高绩效沟通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在现代化企业的内部,人员众多、业务繁杂,并且高度专业化。
利害冲突、意见分歧、相互制约和摩擦在所难免,而意见和信息交流与沟通可以消除这些弊病,提高员工的工作的效率。
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自由交流的信息沟通网络可以改变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拖拉作风,官僚主义等恶习,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二、在企业内部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在企业内部有效沟通主要指组织内人员的沟通,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达成有效沟通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首先。
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确切理解:其次,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
免除不必要的误解。
两者缺一不可。
有效沟通能否成立关键在于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程度决定了沟通的有效程度。
信息的有效程度又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1.信息的透明程度。
当一则信息应该作为公共信息时就不应该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必须是公开的。
公开的信息并不意味着简单的信息传递,而要确保信息接收者能理解信息的内涵。
如果以一种模棱两可的、含糊不清的文字语言传递一种不清晰的,难以使人理解的信息。
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另一方面,信息接收者也有权获得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内涵。
否则有可能导致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发送者的行为动机产生怀疑。
2.信息的反馈程度。
有效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双向行为,而双向的沟通对信息发送者来说应得到充分的反馈。
只有沟通的主、客体双方都充分表达了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才真正具备有效沟通的意义。
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呢?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来说,首先必须明确目标,目标管理是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解决办法。
在目标管理中,管理者和成员讨论目标、计划、对象、问题和解决方案。
由于整个团队都着眼于完成目标,这就使沟通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
即便管理者不能接受下属成员的建议,他也能理解其观点,下属对上司的要求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沟通的结果自然得以改善。
如果绩效评估也采用类似办法的话,同样也能改善沟通。
同时,身为管理者,善于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沟通,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沟通途径,与成员充分交流等并不是一件难事。
难的是创造一种让团队成员在需要时可以无话不谈的环境。
对于个体成员来说,要进行有效沟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必须知道说什么,就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
如果目的不明确,就意味着你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自然也不可能让别人明白,自然也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二是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就是要掌握好沟通的时间。
在沟通对象正大汗淋漓地忙于工作时,你要求他与你商量下次聚会的事情,显然不合时宜。
所以,要想很好地达到沟通效果,必须掌握好沟通的时间,把握好沟通的火候。
三是必须知道对谁说,就是要明确沟通的对象。
虽然你说得很好,但你选错了对象,自然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四是必须知道怎么说,就是要掌握沟通的方法。
你知道应该向谁说、说什么,也知道该什么时候说,但你不知道怎么说,仍然难以达到沟通的效果。
沟通是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调及肢体语言,而你要学的就是透过对这些沟通语言的观察来有效地使用它们进行沟通。
浅析企业人性化管理1浅析企业人性化管理中共重庆天泰铝业有限公司生产二支部——陶俊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其本身具有雄厚的财力和人力资本外,关键在于内部的管理。
企业的兴旺发达,归根结底是要维系在广大员工身上,只有通过对员工的尊重、关怀、信任、理解等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员工身上的巨大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和确立员工视企业为家的信念,使员工真正把企业当自己的家,一切从企业的利益出发,更多更大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人性化的管理以其“以人为本”的亲和力,得到了许多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认同和推崇。
其实,人性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以人为本”, 它塑造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
一、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新思想人性化管理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它通过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其核心更是以人为本,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发展的主体性宗旨。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新思想。
市场是永远变化的,永远不变的是企业的主体——职工,企业职工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不仅有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且有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需求。
相应的,职工不仅有物质利益而且还有精神文化利益和社会政治利益,有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以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这些利益需要统筹兼顾,也就形成了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所以,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围绕职工的生存、享受、发展这三个要素,具体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职工的福利待遇、职工的基本权利、职工发展的平等机会、弱势困难群体的救助等。
要做好这些工作,首先要求企业家从观念上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从发展是为了积累物质财富转向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即全面满足人的需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潜能、全面实现人的价值;其次,为使职工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强调企以人立、业以人兴,变人员大包袱为人才大储备,各部门分工协作,促使职工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求得企业主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
因此,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二、实施人性化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双刃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强调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制度规范。
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以知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结构体系的生产经营管理更加强调企业团队文化和文化人的参与,强调企业精神和社会责任促使许多企业走向成功,从而使人性化管理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宠。
有人说:人性化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双刃剑,一方面是理性的管理,一方面是感性的服务,二者相得益彰,促进企业双赢发展。
在探讨人性化管理问题的时候应该看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因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由一个团队塑造出来的企业精神,它是蕴藏在职工当中的无形的巨大力量,职工的思维模式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形成落地生根的企业文化,是很难实现人性化管理的目标的,因此,经营企业要高度重视人的精神。
有的企业在职工中开展团队化建设活动,通过各种有形的活动,不断塑造企业团队精神,重点突出以人性化管理为具体表现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实施人性化管理是塑造真正“企业家”的新途径企业的许多领导都是从生产技术第一线提拔上来的,不少人都能在技术上服众,但感觉到除了行政命令外要想影响别人很难,因为他们所缺乏的是最重要的人格魅力,它能使管理富有艺术效果,显然,一个领导者不具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就不可能进行人性化管理。
企业家的综合能力是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素,要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要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真正做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切实做到视民生为本,以服务为重,充分表达对职工的尊重。
一个成熟的企业家一定会避免带有惩罚性的批评责备、贬低别人的傲慢态度,甚至采取恶意措施去打击报复,做出伤害职工感情的事情。
相反,赢得众人高度信任的领导,是通过与职工坦率的沟通,展现对职工最大的尊重,那才是企业家风范的最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