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教案
导学目标
1、了解屈原及《楚辞》的相关知识。
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3、探讨环境描写的作用,鉴赏比兴手法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生平及《楚辞》。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一约公元前278年),字厘,名壬,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
对内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政治。
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被谗,遭放逐。
楚襄王时再遭谗毁,迁于江南多年,后见楚国政治腐败,无力挽救,怀着深沉的忧愤,自沉于汨罗江。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2—,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 篇。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
“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屮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场》、《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屮创造了大量神的形彖,大多是人神恋歌。
楚辞体的特点:
(1)是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的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
(2)以六言、七言为主, 长短参差。
灵活多变。
(3)多用语气词兮,自有舒缓,摇曳多姿。
(4)篇幅加大加长,便于抒情,宜于描写,宜于咏叹宜于表现深曲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广阔的生活内容。
(5)想彖奇妙,比喻生动,描摹细腻,形彖鲜明,感情深厚,语言瑰丽。
(6)标志着诗歌由集体创作为主转入诗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的开始。
有关屈原名句:(试举两到三例)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Z多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亦余心Z所善兮,虽九夕匕其犹未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⑤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关故事:
据传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
湘君就是传说中尧、舜、禹中的舜。
他到九嶷山惩戒恶龙,死在苍梧,他的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到南方寻找舜,走到洞庭湖附近,听说舜已死,二人抱头痛哭起来,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睛流干了,哭出血泪来,。
最后
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
竹竿上便呈现岀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
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 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二、交流展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三、释疑点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第二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神思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流水出神。
第三段:写湘君等不到湘夫人来,担心心愿不能实现。
第四段:写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但仍流露出藕断丝连、依依不
舍的深情。
2、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诗歌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 的故事?
参考答案:湘君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 君。
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
茹壁sun 白嬪fan
• • 沅水vu 合n 余裸di©
• • 西shi_
九嶷W
• •
普何zenq • 澧有兰11
•
潺 chdn •
淺 yudn •
• • •
midn
塞汀洲qi
ting
(1)帝子降兮北渚 水边的浅滩 (3)袅袅兮秋风
• •
(5)与佳期兮夕张约会 ______________
(7)观流水兮潺淺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2)目眇眇兮愁予使。
发愁 (4)登白嬪兮骋望
_________
(6)荒忽兮远望迷迷糊糊的样子 (8)疏石兰兮为芳僮
$ ________________
(9)遗余裸兮醴浦
___________
■
(11)罔薜荔兮为帷 通“网”,编织
(10)聊逍遥兮容与 从容自在的样子
• •
(12)扌辟蕙楫兮既张剖开 ______________
第一段:写湘君盼望意中人来却不见对方来,
心情很低落。
3、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参考答案:幽怨、哀婉四、达标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
(1)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2)茹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香茹抹墙紫贝装饰中庭,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翻译句子
(1)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2)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二、交流展示
1、此诗开头所渲染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开头所表现出来的凄凉、冷落的景色,衬托了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科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了感情的基调。
2、结尾句“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结尾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表现了主人公虽失望而仍自我安慰,虽幽怨却不失镇静优雅,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路历程。
这样结尾,其作用在于使作品既具有悲剧的情调而又不给人以悲剧的重压。
三、释疑点拨
1、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应。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这首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
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屈原喜用香草美人的
意象“白殯白芷兰草辛夷薜荔杜衡杜若石兰……”表达对爱情坚贞不对理想执着追求。
2、找出文章中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试作赏析。
(至少两例)
①“鸟萃兮苹中,曹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
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
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②“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四、达标检测
1、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是(B )
八、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B、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潺。
C、登白嬪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D、闻佳人兮召予,将滕驾兮偕逝。
2、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B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属于白描,表现出了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B、《九歌》中的内容大多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
内容以叙事为主。
C、“鸟何萃兮殯中,曹何为兮木上”。
这两个问句表现了自然现象的错位和颠倒,比喻诗人评价公的爱情不顺利,愿望得不到实现。
D、主要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加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