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与羚羊(外八篇)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天早晨,曙光刚划破天空,一只羚羊从睡梦中猛然惊醒:“赶快跑!”它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狮子吃掉!”于是,羚羊起身就跑,向着太阳尽奔而去。
而就在羚羊醒来的同时,一只狮子也惊醒了:“赶快跑!”它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会被饿死!”于是,起身就跑,也向着太阳奔去。
一个是兽中之王,一个是食草的羚羊,量级差异,实力悬殊,但生存却面临着同一问题——奔跑——如果羚羊快,狮子就饿死;如果狮子快,羚羊就被吃掉。
竞赛以快取胜,搏击以快打慢,军事以先下手为强,商战已从“大鱼吃小鱼”转变为“快鱼吃慢鱼”,中华武学一言以蔽之:百法有百解,唯快无解!大而慢等于弱,小而快可变强!“快”是瞬间的“大”,无数的瞬间构成长久的“强”。
“快”是为了节约时间、管理时间,就是珍惜时间。
时间就是资本,工作的时候全心投入,别人一小时做完的事,我们半小时做完,我们赢得了一倍的时间和机会。
竞争的实质,就是在最快的时间内做最好的东西。
质量是“常量”,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好,以致于难分伯仲;而时间,永远是“变量”:一流的质量可以有很多,而最快的冠军永远只有一个——任何领先,都是时间的领先!因此,做一个行动快速、懂得时间管理的人。
呆若木鸡播撒良种,才有丰收的希望,“做人”才有“做事”的可能;而播下不好的种子,则肯定颗粒无收。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要取得胜利,必须做万全的准备。
“做事”要成功,也必须做万全的准备,这就是“做人”。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成功者先做人而后做事,做事是做人的必然结果。
古代有个国王好斗鸡,但尽管拥有众多名鸡,仍然时有胜负。
于是,国王召来全国最著名的驯鸡师傅,要他驯出百战百胜的斗鸡。
过了三个月,国王问:“斗鸡驯好了吗?”驯鸡师说:“还早呢,现在它心浮气躁,一见对手就要扑上去厮打。
”又过了三个月,国王问:“这次可以了吧?”“还不行”,驯鸡师说,“现在它虽然已不好勇斗狠了,但仍然会受到对手的影响而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又过了三个月,鸡终于驯好了,但使国王大惊失色:“这哪是一只威武的雄鸡呢?举止迟缓呆滞,真是呆若木鸡。
”“场中一试便知”,驯鸡师胸有成竹地说。
放进赛场,该鸡纹丝不动,神色凝重,俨然就是一只木鸡。
其它的斗鸡一见到它,转身就跑,概无例外。
大相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勇无斗,正是“战胜自我”的表现。
战胜自我才有心灵的宁静,才能使精神高度内敛凝结,一旦释放,就会辐射出核爆炸般的威力。
武功的最高境界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
只有战胜了自己与生俱来的自私懦弱、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等人性弱点,才能成为成功的人。
正如老子所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近代梁启超也曾说过:“凡古来能成大事者,必具自胜之力甚强者也。
”做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
能“做事先做人”,能“战胜自我”,就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善善之境。
天堂与地狱有一个人想看一看地狱与天堂的区别。
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饭,但个个面黄肌瘦,饿的嗷嗷直叫。
原来他们使用的筷子有一米长,虽然争先恐后地夹着食物往各自嘴里送,但因筷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
“地狱真悲惨啊!”这个人想。
然后,他来到天堂。
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饭,一个个却红光满面,充满欢声笑语。
但奇怪的是,天堂的人使用的筷子也是一米长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天堂与地狱拥有相同的食物,相同的工具,相同的环境,可结果却大不相同。
天堂与地狱的天渊之别,仅在于做人的“一念”之差:因心态不同,就造成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面临天堂或地狱的生活:当我们懂得付出、帮助、爱与分享,我们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人人只为自己,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实质就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天堂与地狱,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对别人好的时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帮助别人的时候,就在帮助自己。
心中有多少爱,才能分享多少爱。
分享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所有成功的人都懂得付出——因为先付出才能有收获。
成功宝典从前有一个开明国王,他认为光是自己成功还不够,他要全国的人都成功。
于是召来了大臣,要他们遍访全国的成功人士,总结编写一部《成功宝典》,以教育子民。
一年后,大臣交上来整整三大本。
国王嫌太多,要求重写。
又是一年,原来的三大本缩减为一本。
国王仍不满意,认为还是太多。
再一年过去了,这一次大臣奉上的是一张奏折,上面只有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是它!”国王惊喜地大叫起来。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唾手可得、不劳而获的幸福和财富。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努力与付出。
老子曰:“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要获取,先付出。
付出是长远的获取,无私是最高的“自私”。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在这个充满掠夺、自私自利的世界里,有许多的人,每天踏破铁鞋,疲惫沮丧,所获却并不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里想的都是自己的需要,心里想的永远是帮自己的忙,他们没有明白“不自生、故能长生”的深刻道理。
历数古今中外的伟人、名人或成功者,做人的方法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而根本的表现,那就是——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就是给予、付出。
爱迪生是因为“99%的汗水加1%的灵感”才成为天才的发明家;鲁迅是“他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上了”才成为大文豪;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而已”……小至三好学生、先进员工,大至社会精英、领袖人物,无不是因为做出了超人的付出、奉献甚至牺牲而出类拔萃的。
付出的多少,决定了成就的大小。
正如人们常说的“舍得”——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山谷越深,山峰越高,历经“大悲”,才得“大喜”。
付出才能得到幸福,人是因付出而伟大,而不是因索取而伟大。
精神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女士上街购物,把四岁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
返回时,在住宅楼附近,她突然发现自家12楼的窗户开着,孩子爬在窗台上正向妈妈招手——她还来不及惊叫,孩子已经失足掉下来了——她丢下手中的东西,不顾一切地向孩子奔去……就在孩子快落地的一瞬间,她接住了孩子。
事后,人们做过一次模拟实验:从12楼窗口扔下一个枕头,让最优秀的消防队员从相同距离点飞身来救,试了很多次,始终还差很远。
这就是瞬间聚合而释放出的核裂变般的潜能——精神力量。
“精神”是什么?是信念,是目标。
目标使信念更坚定,使精神更顽强。
“精神”能激发出超人的巨大潜能,“精神”能超越时空,感召同代,激励后人。
一个人身无分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精神;一个人可以无数次被打倒,但倒下的只是躯体,而不是精神。
人若没有精神就不如动物。
因为人,威猛不如狮子,飞翔不如雄鹰,迅捷不如豹子……然而人类却成为万物之灵,统治着这个世界,凭的就是“精神”——不屈不挠终成强者。
人的肢体力量是有限的,而精神力量却是无穷的。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责任,没有使命。
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来源于远大的抱负。
一个胸无大志、浑浑噩噩的庸人俗子,永远只会得过且过,绝不愿意刻苦学习,发奋图强。
一遇挫折,便灰心丧气,犹如逆水行舟,不进自退。
没有目标的人,是懒惰的。
尼采说过:“如果我们有目标,我们就有方法能找到。
”团队佛祖释迦牟尼问弟子们:“给你一滴水,怎样让它不干?”众弟子不能答,佛祖说:“把它放进大海里。
”个人只有依赖团队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永续发展。
单独的一滴水,连生存都困难,更别说有所作为。
但融入大海,就可以掀起滔天巨浪!在非洲大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逃,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躲避,那就是象群发怒了;如果见到成百上千的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壮观景象,那是什么动物来了——蚂蚁军团!蚂蚁是何等的渺小微弱,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处置它,但它的团队,连兽中之王也要退避三舍。
个体再弱小,没有关系,与伙伴精诚协作,就能变成巨人。
因此,伙伴关系的核心就在“精诚”二字。
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没有“精诚”,伙伴只是“同伙”;不能“协作”,团队就是“乌合”。
蚂蚁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学习。
蚂蚁是最勤劳、最勇敢、最无私、最有团队精神的动物。
势如席卷,勇不可挡,团结奋进,无坚不摧——这就是由一个个弱小生命构成的团队力量。
蚂蚁只是小小的低级动物,其团队尚且如此威猛无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两千年前管子说过:“一人拼命,百夫难挡;万人必死,横行天下!”相互依存,共同成长;团队出击,一荣俱荣;人人皆赢,共同分享。
这就是团队。
认真认真决定了工作态度,也就决定了工作结果。
不认真,必失败。
学生成绩不好,不是智商低,而是学习不认真;任何人,即使做最简单的事,如果不认真,就不能把事情做好。
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第一是认真,第二是认真,第三还是认真。
只有认真,才能成功。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差错,但给顾客造成的却是百分之百的损失。
认真,就是“零缺点”——“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怕就怕认真二字。
”认真,就是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用心去想、去做、去感受,坚决反对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和懒惰拖沓的坏习惯,做一个认真、认真、绝对认真的人。
负责失败的人永远找借口,成功的人永远找方法。
不负责,是一种空虚的表现;不负责,就是对自己的把握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够,所以遇到障碍或失误就找借口、找原因、找理由、推卸责任。
没有责任感的人,只能受别人的支配和左右,很难享受到人生的快乐、幸福和成功。
因为责、权、利永远如影随形。
只有负责的人,才是主宰自我生命的设计师,才是命运的主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爱戴。
只有这样,才有收获,才能成长,才能发展。
负责就是:坚守承诺,说到做到;凡事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一旦自己做出选择,一切后果自己承担,决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
做一个对自己完全负责的人。
学习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的重新定义是——不会主动寻求新知识的人。
无知使人们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使人们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使人们骄傲自满、松懈怠惰。
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知识就是人们借以飞上天堂的羽翼,是一切创新的源泉,知识改变命运。
而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
时代飞速发展,环境急剧变化,再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而只的不断创新、不停学习的人。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否“活到老学到老”,而在于“学到老”才能“活到老”。
每天用一小时创造奇迹,每天读十页书,就这样日积月累,日有所进,月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