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中的设备连接到了一台配置了VLAN 的24 端口第 2 层交换机。
交换机端口0/2 至0/4 被分配给VLAN 10。
端口0/5 至0/8 被分配给VLAN 20,端口0/9 至0/12 被分配给VLAN 30。
其它所有端口被分配给默认VLAN。
下列哪种方案可使所有VLAN 相互通信,同时还使连接VLAN 所需的端口数量最少?Option2使用适当的IP 地址配置端口0/13 至0/16 以进行VLAN 间路由。
向拓扑中添加一台路由器,并为路由器上的一个FastEthernet 接口配置多个子接口,分别用于VLAN 1、10、20 和30。
使用一台带有多个LAN 接口的路由器,为每个子网分配一个独立的接口,这样即可实现VLAN 间通信。
使用一台第 3 层交换机,在该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配置中继链路,并采用本征VLAN 中的一个IP 地址配置路由器的物理接口。
2请参见图示。
R1 在网络192.168.10.0/28 和网络192.168.30.0/28 之间进行路由。
PC1 可以ping 通R1 的F0/1 接口,但无法ping 通PC3。
此故障的原因是什么?Option2PC1 和PC3 不在同一个VLAN 中。
PC3 的网络地址配置不正确。
应该将S1 的F0/11 接口分配给VLAN30。
R1 的F0/0 接口和F0/1 接口必须配置为中继接口。
3当网络中使用VLAN 间路由时,下列关于ARP 的说法中哪项正确?Option3 当采用单臂路由器VLAN 间路由时,每个子接口在响应ARP 请求时都会发送独立的MAC 地址。
当采用VLAN 时,交换机收到PC 发来的ARP 请求后,会使用通向该PC 的端口的MAC 地址来响应该ARP 请求。
当采用单臂路由器VLAN 间路由时,路由器会使用物理接口的MAC 地址响应ARP 请求。
当采用传统的VLAN 间路由时,所有VLAN 中的设备均使用同一个物理路由器接口作为它们的代理ARP 应答来源。
4传统路由与单臂路由器有何区别?Option3传统路由只能使用单个交换机接口。
单臂路由器可使用多个交换机接口。
传统路由需要使用路由协议。
单臂路由器只需要将数据路由到直连网络。
传统路由在每个逻辑网络中使用一个端口。
单臂路由器使用子接口将多个逻辑网络连接到单个路由器端口。
传统路由使用通向路由器的多条路径,因此需要STP。
单臂路由器不提供多个连接,因此不需要使用STP。
5请参见图示。
Switch1 已正确配置图中所示VLAN。
图示配置被应用于RTA,旨在使连接到Switch1 的主机之间获得VLAN 间连通性。
管理员在测试网络后记录的报告如下:每个VLAN 中的主机可以相互通信。
VLAN5 中的主机能与VLAN33 中的主机彼此通信。
通过Fa0/5 连接到Fa0/1 的主机无法与其它VLAN 中的主机连通。
通过Fa0/5 连接到Fa0/1 的主机为何无法与位于不同VLAN 中的主机通信?Option4路由器接口关闭。
VLAN ID 不符合子接口号。
路由器上的所有子接口地址均属于同一子网。
未将路由器配置为转发VLAN2 的流量。
物理接口FastEthernet0/0 未配置IP 地址。
6请参见图示。
下列关于子接口工作情况的说法中哪两项正确?(选择两项。
)Option14VLAN ID 为2 的传入流量由子接口fa0/0.2 处理。
VLAN ID 为0 的传入流量由接口fa0/0 处理。
子接口通过将802.1Q VLAN ID 添加到硬件地址上生成独特的MAC 地址。
此路由器上的入站流量由不同的子接口处理,具体取决于流量来自哪个VLAN。
两个子接口的可靠性都不高,因为ARP 将超时。
尽管fa0/0 线路协议已关闭,两个子接口仍处于工作状态,其线路协议也处于工作状态。
7请参见图示。
图中所示命令用于将路由器连接到中继的上行链路。
收到的数据包发自IP 地址192.168.1.54。
The packet destination address is 192.168.1.120.路由器会如何处理此数据包?Option 2路由器会将该数据包从接口FastEthernet 0/1.1(VLAN 10 的接口)转发出去。
路由器会将该数据包从接口FastEthernet 0/1.2(VLAN 60 的接口)转发出去。
路由器会将该数据包从接口FastEthernet 0/1.3(VLAN 120 的接口)转发出去。
路由器不会处理该数据包,原因在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在同一个子网内。
路由器会丢弃该数据包,原因在于路由器所连接的网络中不存在该源地址。
8请参见图示。
下列哪三种说法正确描述了图中所示的网络设计?(选择三项。
)Option136此设计不易扩展。
路由器将VLAN 合并到单个广播域内。
此设计使用了一些不必使用的交换机端口或路由器端口。
此设计超出了交换机可连接的VLAN 的最大数量。
此设计需要在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链路上使用ISL 或802.1q 协议。
如果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物理接口可以正常工作,则不同VLAN 中的设备可通过路由器通信。
9请参见图示。
PC1 尝试ping PC2 但未成功。
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什么?Option4PC1 和R1 的F0/0.1 接口不在同一个子网内。
R1 的F0/0 接口上缺少封装。
没有为R1 的物理接口分配IP 地址。
对R1 的F0/0.3 接口的封装命令不正确。
10下列关于interface fa0/0.10 命令的说法中哪两项正确?(选择两项。
)Option23该命令将VLAN 10 分配给路由器的fa0/0 接口。
该命令在单臂路由器的VLAN 间路由配置中使用。
该命令用于配置子接口。
该命令用于将fa0/0 接口配置为中继链路。
由于IP 地址应分配给物理接口,因此该命令不包括IP 地址。
11请参见图示。
所有设备的配置如图所示。
PC2 可成功ping 通R1 的F0/0 接口。
PC2 无法ping 通PC1。
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什么?Option3R1 的F0/1 接口上未配置子接口。
需要将S1 的F0/6 接口配置为在VLAN10 中工作。
S1 的F0/8 接口处于错误的VLAN 中。
S1 的F0/6 端口不在VLAN10 中。
12请参见图示。
路由器R1 的Fa0/0 端口与交换机S1 的Fa0/1 端口相连。
在两台设备上输入图中所示的命令后,网络管理员发现VLAN 2 中的设备无法ping VLAN 1 中的设备。
此问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Option1R1 被配置为单臂路由器,但S1 上未配置中继。
R1 的VLAN 数据库中未输入VLAN。
生成树协议阻塞了R1 的Fa0/0 端口。
尚未使用no shutdown 命令打开R1 的子接口。
13请参见图示。
网络管理员正确配置了RTA 以执行VLAN 间路由。
管理员将RTA 连接到SW2 上的0/4 端口,但VLAN 间路由无法工作。
原因可能是SW2 配置存在什么问题?Option3端口0/4 未激活。
端口0/4 不属于VLAN1。
端口0/4 被配置为接入模式。
端口0/4 使用的中继协议不正确。
14某路由器有两个快速以太网接口,需要连接到本地网络中的四个VLAN。
在不降低网络必要性能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使用数量最少的物理接口达到此要求?Option1实施单臂路由器配置。
另加一台路由器来处理VLAN 间的通信。
使用集线器将四个VLAN 与路由器上的一个快速以太网接口相连。
VLAN 之间通过另外两个快速以太网接口互连。
15在实施VLAN 间路由的过程中,在配置路由器的子接口时必须考虑什么重要事项?Option4该物理接口必须配置有IP 地址。
子接口编号必须与VLAN ID 号匹配。
必须在每个子接口上运行no shutdown 命令。
各个子接口的IP 地址必须是各个VLAN 子网的默认网关地址。
16请参见图示。
从图中所示的输出可得出哪两条结论?(选择两项。
)Option24未在FastEthernet 0/0 接口上发出no shutdown 命令。
图中所示的两条直连路由会共用路由器的同一个物理接口。
必须在网络中配置路由协议才能成功实现VLAN 间路由。
在此网络中,网络172.17.10.0/24 与网络172.17.30.0/24 中的主机之间的VLAN 间路由成功完成。
必须将路由器的物理接口的IP 地址配置为此网络中主机的默认网关。
17当将路由器接口配置为VLAN 中继端口时,必须遵循哪三点要素?(选择三项。
)Option136每个VLAN 对应一个子接口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物理接口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IP 网络或子网每个VLAN 对应一条中继链路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管理域每个子接口对应一种兼容的中继协议封装18在哪种情况下可使用单独的路由器物理接口代替单臂路由器配置进行VLAN 间路由?Option2子网数量超过100 的网络VLAN 数量有限的网络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提供支持的网络所用路由器只有一个LAN 接口的网络19启用使用单臂路由器的VLAN 间路由必须完成什么步骤?Option4在路由器上配置物理接口并启用路由协议。
在路由器上创建VLAN 并在交换机上定义端口成员分配方案。
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包含端口成员分配方案并在路由器上启用路由协议。
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包含端口成员分配方案并在路由器上配置与VLAN 匹配的子接口。
20下列关于使用子接口进行VLAN 间路由的说法中哪两项正确?(选择两项。
)Option35子接口不会争用带宽所需交换机端口多于传统的VLAN 间路由所需路由器端口少于传统的VLAN 间路由第 3 层故障排除比传统的VLAN 路由简单物理连接比传统的VLAN 路由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