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八 氧、硫及其化合物和环境保护考纲展示 命题探究考点一 氧、硫及其化合物1 氧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 (1)O 3①组成:臭氧的分子式为O 3,与O 2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产生方式: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 2可以转化为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 2=====放电2O 3。
③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O 3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它的密度比O 2大。
④化学性质a .不稳定性:O 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 3===3O 2。
b .强氧化性:O 3容易使湿润的KI -淀粉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2KI +H 2O===2KOH +I 2+O 2。
c .漂白和消毒:有些染料受到臭氧的强烈氧化会褪色,臭氧还可以杀死许多细菌,因此臭氧是一种很好的脱色剂和消毒剂。
⑤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氟氯代烷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
(2)过氧化氢 ①结构化学式:H 2O 2,电子式:H ··O······O ······H ,结构式:H —O —O —H ,H 、O 原子个数比为1∶1,是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②化学性质a .不稳定性: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分解加快。
2H 2O 2=====MnO 22H 2O +O 2↑b .弱酸性:相当于二元弱酸。
H 2O 2H ++HO -2,HO -2H ++O 2-2。
c.强氧化性ⅰ.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ⅱ.氧化Fe2+、SO2-3等还原性物质:H2O2+2Fe2++2H+===2Fe3++2H2O,H2O2+SO2-3===SO2-4+H2O;ⅲ.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H2O2+2I-+2H+===I2+2H2O。
d.弱还原性: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学霸巧学卡(1)在MnO2或FeCl3催化下,H2O2分解加快,常用于实验室制O2。
(2)H2O2中O的化合价为-1,处于氧元素的中间价态,因而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氧化性为主。
(3)H2O2常用于杀菌消毒、漂白,是H2O2的氧化性所致。
(4)H2O2体现氧化性时,被还原为无污染的H2O,因而常用于除去还原性的杂质离子。
2 硫元素的单质(1)硫的原子结构及存在形态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而呈现出-2价。
(2)硫的性质①物理性质硫俗称硫黄,淡黄色固体,熔沸点很低,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②化学性质学霸巧学卡(1)硫在过量、纯净的O 2中燃烧的产物是SO 2而不是SO 3。
(2)硫单质呈0价,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和变价金属与Cl 2的反应情况不同,可对比记忆。
(3)硫的应用①制农药:如石硫合剂(石灰、硫黄)用于杀死果树的害虫。
②制黑火药:“一硫二硝三木炭”反应原理为:S +2KNO 3+3C=====点燃K 2S +N 2↑+3CO 2↑③消除汞蒸气: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处理。
3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1)SO 2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无刺激性有毒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学霸巧学卡(1)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因此,S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还原性。
(2)SO 2能使溴水、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3)SO 2与氢硫酸反应产生浑浊,体现了SO 2的氧化性。
(2)SO 3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熔点16.8 ℃,沸点44.8 ℃,常温下为液态,标准状况下为固态。
②化学性质三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主要反应如下: SO 3⎩⎪⎨⎪⎧与H 2O :SO 3+H 2O===H 2SO 4与碱性氧化物CaO :SO 3+CaO===CaSO 4与碱[Ca OH 2]:SO 3+Ca OH 2===CaSO 4+H 2O4 硫酸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硫酸的物理性质①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
②溶解性:浓H 2SO 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浓H 2SO 4稀释的方法是:将浓H 2SO 4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稀H 2SO 4具有酸的通性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 2SO 4===2H ++SO 2-4,能与指示剂、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3)浓H 2SO 4具有的特性①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NH 3、H 2S 、HI 、HBr 等。
②脱水性:将有机物中的H 、O 元素按水的组成(H 、O 原子个数2∶1)比脱去,如蔗糖脱水生成炭黑。
③强氧化性a .氧化金属:浓硫酸可以氧化大多数金属(除Pt 和Au 外),如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
b .浓硫酸能氧化某些非金属:如碳、硫、磷等。
如在加热条件下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学霸巧学卡(1)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是脱水性、吸水性、强氧化性的综合表现。
(2)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SO 2,但浓硫酸遇到强还原剂,会被还原生成H 2S 。
(3)常温下铁、铝遇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但加热时剧烈反应。
(4)稀H 2SO 4与浓H 2SO 4氧化性的比较(5)SO 2-3、SO 2-4离子的检验 ①SO 2-3的检验方法向溶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3+2H +===SO 2↑+H 2O ;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3+Ba 2+===BaSO 3↓,BaSO 3+2H +===Ba 2++SO 2↑+H 2O 。
②SO 2-4的检验方法 a .原理Ba 2++SO 2-4===BaSO 4↓(白色),BaSO 4具有不溶于稀盐酸、稀硝酸的特性。
b .检验方法待测液――→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无现象――→滴加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有SO 2-4存在。
学霸巧学卡(1)检验SO 2-4时要防止其他离子的干扰。
①Ag +干扰:用稀盐酸酸化防止Ag +干扰,同理所用钡盐若是BaCl 2也要防止Ag +干扰:Ag ++Cl -===AgCl↓。
②CO 2-3、SO 2-3干扰:因为BaCO 3、BaSO 3也是白色沉淀。
但这些沉淀都溶于强酸,因此检验SO 2-4时,必须用强酸——盐酸酸化(不能用硝酸、硫酸酸化)。
(2)钡盐的选择。
所用的钡盐不能是Ba(NO 3)2,一般用BaCl 2,因为在酸性条件下,SO 2-3、HSO -3、SO 2等会被溶液中的NO -3氧化为SO 2-4,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1.思维辨析(1)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 )(2)H2O2是绿色氧化剂,只有氧化性。
( )(3)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 )(4)SO2与漂白粉的漂白原理相同。
( )(5)Cu与硫粉加热条件下生成CuS。
( )(6)浓H2SO4使胆矾(CuSO4·5H2O)变成白色粉末,体现了浓H2SO4的脱水性。
( )(7)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干燥还原性气体SO2。
( )(8)浓H2SO4与Cu、C的反应中,都体现了H2SO4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 )答案(1)×(2)×(3)×(4)×(5)×(6)×(7)×(8)×2.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 )A.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Na2SO3溶液已经变质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CO2-3C.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D.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溶于水,加过量盐酸有气体产生,然后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变质答案D解析在A中SO2-3被H+、NO-3氧化生成SO2-4,故A错误;在B中可能为HCO-3、SO2-3、HSO-3,B错误;在C中可能为Ag+,C错误。
[考法综述] 由于S元素的多种价态及各种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内容丰富,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素材。
命题空间广阔,且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实际联系紧密,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热点,同学们应熟练掌握SO2的性质,制法及相关实验,以及硫酸和硫的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命题法1 过氧化氢、臭氧的性质典例1 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 mol·L-1 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1)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3)设计实验装置,完成装置示意图。
(4)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物理量V[0.1 mol·L-1 Fe2(SO4)3]/mL……实验序号1a……2a……2224322H2O2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
(2)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所以要测定不同浓度的H2O2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可以比较收集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或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3)收集并测量气体的体积,我们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但要用量筒代替集气瓶,可以直接读取气体的体积。
[答案] (1)(2)收集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3)(答案合理即可)(4)【解题法】掌握H2O2与O2性质的类比方法在认识过氧化氢时,可以联系对比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两者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但一般作氧化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