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风光资源情况

内蒙古风光资源情况

一、内蒙古电力系统现状(一)内蒙古电网现状内蒙古自治区电网(简称内蒙古西部电网)位于华北电网的北部,是华北电网的组成部分和主要送电端。

2012年内蒙古电网供电区域为自治区西部地区六市二盟,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

目前,内蒙古西部电网已形成“两横四纵”的500千伏主干网架结构。

各盟市供电区域均形成220千伏主供电的网架结构,其中,呼和浩特、包头、乌海地区已形成220千伏城市环网。

截止到2012年底,内蒙古西部电网发电装机(0.6万千瓦及以上)容量4234.724万千瓦,包括:火电厂88座,装机容量3181.57万千瓦;水电站3座,装机容量56.84万千瓦;风力发电场98座,投产容量967.089万千瓦;生物质电厂3座,装机容量6.6万千瓦;光伏电站10座,装机容量22.625万千瓦。

内蒙古电网覆盖范围内共有500千伏变电站18座,主变35台,总变电容量2670万千伏安;220千伏公用变电站107座,主变211台,总变电容量3243.9万千伏安。

500千伏线路54回,总长4890.674公里;220千伏线路454回,线路总长度14407.11公里。

2012年内蒙古电网最高供电负荷为1820万千瓦(不含外送电力)。

内蒙古电网向华北电网协议送电容量390万千瓦。

2012年内蒙古电网全社会用电量为1542.4亿千瓦时(不包括外送电量),比上年增长4.72%东运华北电量为273.8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7%。

2012年蒙西电网现状图见图所示。

(二)目前电网存在的问题1.电力需求总量有限,电源装机存在较大富余。

进入“十二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多方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区内电力需求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但是由于自治区经济总量较小,区内电力需求增量有限。

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可再生能源法》,蒙西电网风电迅速大规模兴起和发展后,蒙西电网已投运的风电、火电无法在短期内全部消纳。

因此导致网内电源装机出现大量盈余。

2012年火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5126小时,低于全国平均值(5370小时)。

目前,国家批复的蒙西三个百万风电基地计划于“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全部建成投产。

今明两年,随着蒙西在建风电项目的陆续投产,装机富余问题将更加突出。

2.电网调峰能力有限,冬季供热存在弃风,无法全额收购已投运风电电量。

蒙西电网内主要以火电为主,水电装机容量很小,2012年水电装机仅占全网装机的1.3%,整个电网的调峰完全由火电承担。

尤其是近几年来大量风电的建设和投运,使得电网的调峰压力更为显著。

由于电力市场空间和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特别是在冬季为保居民供热,蒙西电网无法全额收购现已投运的风电电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风电“弃风”问题。

3.高耗能产业项目大量停产,进一步加重电源富余局面。

2003年到2004年,沿海和内地遭遇“电荒”,大量高载能工业看好内蒙古能源基地的资源优势,纷纷进入内蒙古投资办厂。

内蒙古为满足迁入企业的电力供应,鼓励中央发电企业到内蒙古兴建电厂,推进了内蒙古电力的高速发展。

2006午,国家陆续出台限制高耗能产业的政策,蒙西地区相当部分拟建和在建的高载能项目停工,已建成的耗电项目大量停产,大批落后产能被淘汰,电网失去大量负荷,成为近年来蒙西装机富余的重要原因。

4.外送通道建设滞后,富余电力外送困难,影响网内风电开发进度。

蒙西电网超高压第三、四通道建设方案2007年已通过中国电科院论证,至今未开工。

国家电网公司规划的替代蒙西第三、四送出通道的蒙西特高压通道一直未获得国家能源局核准,致使蒙西电力送出问题多年来未得到解决,装机富余问题日趋严重。

国家电网公司目前上报国家发改委的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方案,未考虑与蒙西电网联网,蒙西电力送出困难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另外,已有输送通道使用效能不高,加剧了电力外送紧张矛盾。

蒙西电网现有两个外送电通道,输电能力430万千瓦,实际高峰段协议送电390万千瓦,低谷段协议送电250万千瓦左右,通道送电能力还没有充分利用。

内蒙古现有的托克托、岱海、上都三个“点对网”送电通道富余容量超过300万千瓦,仍有较大的潜力可挖,但由于不与蒙西电网相连,不能接纳蒙西电力。

蒙西是国家一类风资源区,开发规模全国最大,开发成本和上网电价全国最低。

由于外送通道不足,蒙西风电不能融入更大的电网,风电只能在蒙西电网内部消化。

而蒙西电网风电接纳能力与风电开发规模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自治区风电的开发进度。

5.500千伏主干网架结构仍较薄弱,尚未形成完整“三横四纵”结构,电网运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不高,不能完全满足各地区之间电力交换和向外送通道汇集电力的需要。

由于蒙西电网地域狭长、地区资源不平衡,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乌海、包头、乌兰察布地区,而电源相对集中在鄂尔多斯地区,因此整个电网需要各个地区电网之间相互支援,目前有些地区电网之间的联系依然薄弱,如乌海与巴彦淖尔地区仅由单回500千伏线路联络。

即使是在一个地区电网内部,也存在变电容量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匹配现象,出现部分220千伏线路过载和变电站220千伏母线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不能完全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如包头等地区电网。

但同时由于自治区大部分盟市用电结构相似,各地区之间的高耗能企业存在着竞争,新老高耗能企业也存在着竞争,激烈的竞争使得大批高耗能企业停产或限产,致使部分地区电网输变电设备利用率较低,如以高载能企业为主的乌兰察布与乌海地区。

6.中低压配网建设与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城市、农村中低压配电网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要,存在配网结构薄弱、设备老化、供电能力不足、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

二、风资源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全区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3.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8亿千瓦,占全国50%以上,居全国首位,且风向稳定、连续性强、无破坏性台风和飓风,风能利用率高。

根据年风功率密度及有效风速时数大小,将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分为4级:丰富区、较丰富区、一般区、贫乏区,内蒙古风能资源分布统计见表4.1.3-1所示,风能资源分布图见图所示。

内蒙古风能资源分布统计表图4.1.3-1 内蒙古风能资源分布图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丰富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150W/m)面积为10.53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总国土面积的8.9%,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平均风速3~25米/秒)6500小时以上。

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阿左、阿右旗北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后旗,包头市达茂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北部部分地区以及锡林郭勒盟西苏旗西部、镶黄旗西北部。

此外,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西部、阿巴嘎旗东部、西乌旗东部、东乌旗东南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巴林左旗北部及兴安盟科右中旗东北部、突泉县东南部有少量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较丰富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100~150W/m)面积为17.52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总国土面积的4.8%,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5000~6500小时。

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西部、南部及东北部部分,赤峰市北部地区。

另外,阿拉善盟东北部,巴彦淖尔市、包头市中部的部分地区和乌兰察布市中部,通辽市扎鲁特旗西北部以及呼伦贝尔市新巴旗中西部、满洲里市,赤峰市敖汉旗中南部、兴安盟科右中旗、突泉县有少量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一般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50~100W/m)面积为50.29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总国土面积的42.5%,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4000~5000小时。

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中南部,鄂尔多斯市中部,通辽市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呼伦贝尔市西部和南部地区。

赤峰市中部,兴安盟北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乌兰察布市东部等地区有零星分布。

该区域主要位于阴山山脉以南、大兴安岭以东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贫乏区(年平均风功率罾度<50W/m )面积为39.97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总国土面积的33.8%,占全自治区风能资源储量的12.8%,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小于4000小时。

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南部、巴彦淖尔市南部和鄂尔多斯市南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大部和乌兰察布市南部,赤峰市中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和兴安盟阿尔山等地区。

三、太阳能资源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数据库气象资料统计,全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太阳能总辐射为1331~1722千瓦时/(平万米·年),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

全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是自东向西南递增,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津尔市等地区太阳能资源较好,尤其是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

根据资源数据,暂将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划分为6个区较丰富区I、较丰富区Ⅱ、较丰富区Ⅲ、较丰富区Ⅳ、较丰富区V和较贫乏区。

l、较旱富区I太阳能总辐射1700~1740(千瓦时/(平方米·年)),主要务布在阿拉善盟阿右旗、额济纳旗;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鄂托克旗。

2、较丰富区II太阳能总辐射1650~1700(千瓦时/(平方米·年)),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包头市东河区、昆都仑区、青山区、九原区、石拐区、白云矿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达茂旗;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镶黄旗;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丰镇市、察右前旗、察右后旗、凉城县、卓资县、兴和县、商都县;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乌海市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阿拉善盟阿左旗。

3、较丰富区IⅡ太阳能总辐射1600~1650(千瓦时/(平方米·年)),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太仆寺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磴口县、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

4、较丰富区Ⅳ太阳能总辐射1500~1600(千瓦时/(平方米·年)),主要分布在兴安盟科右中旗、突泉县;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赤峰市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敖汉旗;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东乌旗、西乌旗。

5、较丰富区V太阳能总辐射1400~1500(千瓦时/(平方米·年)),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满洲里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左旗、新右旗、陈巴尔虎旗;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科右前旗、扎赉特旗;乌兰察布市化德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