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洪湖市远景LPT液化气站可行性报告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xx4、法人代表:卢圣勇5、所有制形式:民营企业6、建设地点:洪湖市滨湖办事处远景村7、建设规模:形成日供应100辆出租车液化气能力8、建设周期: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9、主要建设内容:储气区(包括三个储气钢罐、出租车充装灌气区、灌气泵房)、辅助区(包括综合楼、职工宿舍、食堂、机修车间等)以及相关设备和其它水电等配套设施。
10、项目申报单位:远景液化气站11、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10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项目总投资额130万元。
1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额13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企业年生产能力可创销售收入300万元,总成本270万元,年实现税收为xx万元,年总利润xx万元,投资利润率为xx,投资利税率为xx,资本金净收益率为xx,盈亏平衡点为xx。
第二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液化石油气是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一种主要能源,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建设城市出租车燃气供应设施可以节约能源,减轻城市污染,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工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社会综合效益。
对加速现代化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
近些年国际油价一直居高不下,处在高位的石油价格严重挤压了广大出租车司机利润空间,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同时提高了大批市民群众的出行成本。
由于我国天然气供应一直不够稳定,一旦遇到严寒天气天然气站就不能保证天然气的供应,而液化石油气因为有充足的供应源,所以随时随地都能保证有充足供应。
在保证安全和出租车驾驶性能的前提下,出租车进行液化气改装的成本远比进行天然气改装的成本低。
并且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环境保护也日益突出,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也成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步实现城市出租车液化石油气改装将会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为此,特提出项目建设计划,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一、编制依据1、国家及湖北省有关法规《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建设部1997年12月《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湖北省人民政府2007年10月2、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1726-1998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B14193-1993《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B8334-1999 《液化石油气钢瓶》 GB5842-1996《城市燃气分类》GB/T13611-923、其它文件《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洪湖市规划管理局《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以及湖北省、荆州市的有关法规、政策、各种收费标准的规定,项目建设的地方经济及市场的价格指标。
二、编制原则1、LPT液化气站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并应与城市能源规划、环保规划、消防规划相结合。
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建设内容,提高工程实施可操作性。
3、气源选择要按城市性质、当地资源供应状况、供气规模供需目的不同而异,选择符合环保标准、工艺成熟、运行可靠、综合利用好的气源。
4、严格服从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贯彻国家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采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尽可能节省投资和节约用地。
第三节项目综合评价结论1、本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远景村村民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2、本站具备了设计、筹建、现场施工、调试投产、正常运行等各方面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这为本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本项目建设运行后,能为洪湖市运行的出租车以及普通的各种乘用车提供清洁安全高质量的液化石油气,对提高城镇生活环境质量是很大的益处,同时也能为企业和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新建洪湖市远景LPT液化气站项目,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已具备了较有利和充分的条件,项目建设投产后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有较强抗风险能力,项目可行度高,有建设价值。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城市发展的需要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与东荆河之间,西南隔长江与湖南省临湘县相邻道24km,东部与武汉市相邻。
随着全省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洪湖市将部分工业建在紧邻城区的大兴工业园区,将城市框架向东部拉开,大兴工业园区也已具相当规模。
镇城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迅速。
外来务工人员迅速增加,人民群众对交通工具的增长需求带动了城区汽车数量的增加,给城区空气和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
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标志之一的清洁液化石油气能源建设已经势在必行。
第二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洪湖市城区出租车目前主要能源是以汽油为主,价格相对液化石油气更加高,增加了社会经济成本。
本项目实施后,大部分居民将乘坐由优质、清洁、安全的液化石油气作为动力的出租车,从而给广大市民带来经济实惠,能显著的提高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进行出租车油改气是必要的。
第三节环境保护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以石油燃煤为主的燃料结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被人类所共识,治理环境刻不容缓。
液化石油气在燃烧时其CO2、氮氧化物、硫化物、烟尘的排放量与煤炭相比均有大幅度的减少,环境效益显著,液化石油气作为优质、清洁的一次性能源被全世界广泛使用。
项目实施后,将会使洪湖市城区的大气环境污染大为缓解,对城市环境的净化起到巨大的作用。
因此,加快石油气供应站的建设是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的需要。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第一节电力供应工程单位用电可以由建当地供应,当外界供电出现状况,工程单位备用发电机可以随时供电,满足经营和安全需要。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其它条件第三节项目单位基本概况XXXXX第四章项目规模及方案第一节建设规模及指导思想项目由洪湖远景LPT液化气站管理单位组织实施建设。
本次项目建设方案是遵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设备配套、方便快捷”的要求,新建汽车液化石油气供应站以及所需的相关的配套设施、检验设备等。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建筑造型力求简洁、别致,符合工业建筑的特点的同时,注重建筑物的艺术性、互动性及建筑效果,注重室内外空间的围合与渗透,力求使空间呈现多层次、立体的特质。
第二节厂址选择项目建设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布置各生产流程中的车间,做到工艺流向合理,不产生流程上的倒流和工艺上的重复现象,按照现代化的绿色工厂进行布局,为工人生产和企业管理创造更好的条件;站址选择在洪湖市滨湖办事处远景村村委会旁,北边隔着乡村公路紧邻水渠,西部是两个巨大的鱼塘,南部是农田,东部是一处空旷地。
周围没有居民点和工业生产区,是最理想的项目建设选址。
距离乡村公路一百米处有一条直通城区的大马路。
因此加气站这种地理位置在满足满足国家消防各种要求的同时,也为出租车司机加装液化气提供了巨大的交通便利。
其地段场地地质状况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地、粉土和全风化砂岩,未见地下水。
其中素填土不宜作基础持力层,粉土、全风化砂岩分别可作浅基础和基础持力层。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湖北省部分)》(GB18306—2001),本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场地岩土地震稳定性良好,属相对稳定区域,项目建设可不考虑地震设防。
第三节总体布局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总图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以及现场的地形、地貌、主导风向等因素进行总体布置。
总体布置指导原则为:在满足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考虑最合理的利用土地,提高站区的环境质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此原则指导下将整个站区分为生产区和办公辅助区。
办公辅助区位于站区北侧,设综合楼一座,集办公、维修、控制室为一体;并设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设施。
生产区则位于站区西侧,以构筑物为主,且生产区与办公辅助区以大面积绿化带分隔,这种分区使生产区和办公辅助区之间联系紧密又有相对独立性,互不干扰,工艺流程简洁,联系使用方便,为建设一个环境舒适的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考虑合理分区的同时,对站区的人流、车流进行了组织,在站区设置二个进入口,满足生产运输及消防的要求。
第四节建筑单体设计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内主要建筑物为办公区综合楼以及辅助生产建(构)筑物,构筑物体量不大,且造型单调,因此在生产区与道路间加大绿化密度,在视觉上加以遮挡,同时尽可能利用空间绿化来丰富站区空间。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建筑造型力求简洁、别致,符合工业建筑的特点的同时,注重建筑物的艺术性、互动性及建筑效果,注重室内外空间的围合与渗透,力求使空间呈现多层次、立体的特质。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第五节电气设计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电气设计包括站内建构筑物的动力、照明、防雷、接地及通讯等,10kV供电电源的进线及电话进线的设计不在设计范围内。
1、供电系统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本站内正常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站内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本工程正常电源采用一路10kV农电,另采用燃油发电机组作为消防用电的备用电源。
变配电所向各用电建构筑物及工艺设备放射式供电,计量方式为高供低计,功率因数补偿方式为低压侧静电电容器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不小于0.9。
2、电力与照明站内生产区为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场所,其电气设计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下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电力和照明设备选择相应的防爆产品。
站内生活区的电力及照明设备选用一般型产品,对于22kW及以上电机应采用软启动器起动。
供配电及控制线路敷设方式采用电缆直埋敷设,进出构筑物处应穿钢管保护并做好防水措施。
3、消防系统供电消防系统采用两路电源供电,正常工作电源为10kV 农电,10kV农电停电时发电机组自动投入运行。
消防泵采用软启动,控制方式为就地和远程两种控制方式。
4、防雷与接地①站内防雷及接地设计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及《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②站内生产区内的建构筑物按二类防雷建筑设防,工艺设备的防雷应满足工艺相关规范的要求。
③站内高压系统采用保护接地,低压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各用电设备应可靠接PE线。
④站内工艺管道的防静电及防感应雷的设计应满足工艺相关规范的要求。
5、通讯在生活区办公楼内设置电话分线盒,办公楼及辅助用房部分房间装设电话通讯,生产厂区的电话装置应为防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