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花粉粒萌发
3.花粉管生长途径
花柱中空:沿花柱道向下生长。 实心花柱:沿引导组织向下生长。
4.受精方式
珠孔受精 合点受精 中部受精
受精过程
5.花粉管生长速度及影响因素
(1)生长速度 木本植物慢,草本植物快。
(2)影响因素:温度。
(二)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
双 精子(N) 受 卵(N)
七、种子与果实
(一)种子的形成
胚芽
卵细胞
胚 胚轴 胚根
子叶
胚珠
胚囊
极核 助细胞 反足细胞
胚乳
消失
种 子
消失
珠心
被吸收或称外胚乳
珠被
种皮
1.胚的发育(以荠菜为例)
双子叶植物胚(荠菜)的发育过程
精子
休眠
合子分裂

顶细胞 基细胞
八分体 球形胚
(原胚)

胚柄

(消失)
分 裂
子叶

胚芽

胚轴 马蹄形胚 鱼雷形胚
3.传粉媒介:
风,昆虫,水,鸟
a:风媒花: 花被小,不具鲜艳花被或
无花被,无蜜腺及香味;花粉 量大,花粉粒小、轻、光滑; 柔荑花序;花丝细长;柱头呈 羽毛状, 早春开花,先花后叶。 如杨、柳。
b:虫媒花:
具鲜艳花被, 有蜜腺及香味;花 粉粒大、具花纹; 两性花。
昆虫种类:
蜂、蝶、蛾、
蚁、蝇等。
发育形成胚,为单倍性胚,常不育。 C:胚囊外的珠心或珠被细胞分裂形成多胚,称为
不定胚,是二倍性胚。
A 岩白菜的双生胚 右边为 未受精的助细胞衍生的胚 B 紫萼的三个原胚 中间为合子胚,两旁是不定胚
2.胚乳的发育
2

被子植物:
精 子
+
个 极
生 胚
核乳

( 胚三 乳倍
体 )

裸子植物:
配 子

( 胚单 乳倍
背缝线:一个大维管束 腹缝线:小维管束——胚珠
核桃:2心皮,1室,1胚珠 百合: 3心皮,3室,胚珠多数
2. 胚珠的发育与构造
胎座 胚珠原基
上部
两侧细胞
分裂加快
珠心
珠被
外珠被 内珠被
合点(珠被珠心愈合处) 珠孔
基部:珠柄
胚珠组成:珠被、珠心、珠孔、珠柄、合点。
胚珠的发育过程
4. 胚珠的类型
倒生胚珠 直生胚珠 横生胚珠 弯生胚珠
胚乳的 贮藏组织,包在胚乳之外。
如石竹科、藜科等植物。
3.种皮的形成
外珠被 内珠被
外种皮 内种皮
两层种皮
毛茛科、豆科 —————— 一层种皮
假种皮:从胚珠基部向外突起,发育形成包裹在 种子外面色泽鲜艳的一种结构。如荔枝。
(二)果实的形成
胚珠 种子 子房壁 果皮
果实
真果: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桃、李、杏。
体 )
(1)核型胚乳(核桃,单子叶植物)
初生胚乳核
分裂
许多游离核
边缘—中央
形成细胞壁 细胞质分裂
胚乳
(2)细胞型胚乳(连香树,合瓣花植物) 初生胚乳核
多细胞结构
(3)沼生目型胚乳(沼生目植物)
初生胚乳核
珠孔室 游离核 合点室 游离核
形成细胞
功能:供胚发育;贮藏
(4)外胚乳 在种子成熟时,珠心组织发展成一种类似
花 药 结 构
花药的发育与构造
初 生
纤维层
壁 中层(逐渐消失)
幼 嫩孢
细 胞 绒毡层(逐渐消失)
细 胞
原 细
平周
胞 分裂
造 孢


花 粉 母 细 胞
绒毡层作用:1、2.、3、4、5
(二) 雄配子体的形成和发育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单子叶植物)
减数分裂
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母细胞)
四分体
冠生雄蕊(茄)
花药在花丝 的着生方式:
全着药 基着药 背着药 丁字药 各字药 广歧药
雌蕊群:雌蕊
柱头:接受花粉 花柱 子房 子房壁
子房室:胚珠,胎座
雌蕊形成过程
组成雌蕊 的变态叶
心皮
背缝线 腹缝线:胚珠
1. 离心皮雌蕊(木兰);2、3、4. 复雌蕊(丁香) 单雌蕊(豆科)
胎座的类型
1.边缘胎座;2.侧膜胎座;3、4.中轴胎座;5、6.特立中轴 胎座(石竹属);7.顶生胎座(榆);8.基生胎座(菊科)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多边形 圆形
减数分裂的意义:
双子叶 植物: 四分体
单子叶 植物: 同一平 面上
影响因素: 低温; 干旱; 光照不足. 外形标志:未经减数分裂的花药,表皮无色;
经过减数分裂的花药,表皮呈现 特有颜色。 如:梨——紫红色;苹果——黄色
桃——黄色后渐变红色
花粉粒的发育
单核花粉粒
反足细胞 ,N,3个
中央细胞 (两个极核或一个次生核, 2N,1个)
蓼型胚囊——八核胚囊,被子植物中占81%。 柳叶菜型胚囊:4个核,缺少一个及核和三个反
足细胞。
五、开花与传粉
(一)开花: 1.概念:当雄蕊当中的花药和雌蕊当中的胚囊 达到成熟时,花萼、花冠张开,进入 开花传 粉 阶段,这一过程叫开花。
心形胚
胚根
胚:实际上是一团幼嫩的有极性分化的细胞组成的, 合子是新的有机体的第一个细胞,而胚是植物 的原始体,是种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子叶、
胚芽、胚轴、胚根组成。
多胚现象:
来源: A:经过受精的细胞形成胚。如合子分裂产生多胚;
或胚囊的其他细胞受精形成多胚。 B:胚囊内的细胞,如助细胞、反足细胞不经受精
短柱花:花丝长,花柱短。 D:自花不孕
2雌 雄 异 熟
3)花柱异长
六、 受 精
(一)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1.花粉粒与柱头的识别 花粉壁蛋白;
柱头表面的溢 出物或亲水的 蛋白质薄膜 (表膜)
* 同种异花的花粉可以萌发;如果是自花或 远缘花粉,则产生“拒绝”反应。
2 花粉管的萌发及生长

作 精子(N) 用 2个极核
(2N)
合子

(2N) (2N)
初生胚乳 核(3N)
胚乳 (3N)
(三)受精的选择性
亲和的花粉能够萌发,不亲和的受到排斥。 表现为种内异花受精。
(四)受精作用的生物学和实践意义
1. 受精意义:实质是雌雄配子相互同化过程。 2.双受精意义:
由合子发育的胚具有父母双方丰富的遗传 特性,胚乳也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使后 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适应力。为被子植物特 有的现象。
(三)胚囊的发 育与构造
单核胚囊 (大孢子)
二核胚囊
四核胚囊
八核胚囊
八核成熟胚囊
胚囊的发育与构造
孢原细胞 2N
胚囊母细胞 减数分裂 四分体 三个消失
(大孢子母细胞)
一个发育
N
2N
八核胚囊 N
成熟胚囊
(雌配子体)
四核胚囊 N
二核胚囊 N
单核胚囊 (大孢子)
卵细胞(雌配子),N, 1个
N
助细胞 ,N,2个
二核花粉粒
3-细胞花粉
花粉粒萌发
花粉粒的发育过程
四分体
单核花粉粒
二核花粉粒 营养细胞 (2-细胞花粉) 生殖细胞
营养细胞 3-细胞花粉粒
精子:2个
花粉粒的形态与构造
1.形状: 多种多样。
2. 大小:直径10-50m之间。 3. 结构特征 外壁:厚,具花纹、图案、萌发孔(沟),黄色。
主要成分:孢粉素、纤维素。性质:稳定。 内壁:薄,成分:纤维素、果胶质、半纤维素。
(二)花部变化及花序 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都有的花。 不完全花: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的花。
雄花 单性花
雌花
单生花:在枝顶或叶腋处只生一朵花。 花序:许多花在花轴上按一定顺序排列。
(三)子房的位置变化
1.子房上位下位花(刺槐);2.子房上位周位花(李); 3.子房下位周位花(马齿苋);4.子房下位上位花(犁)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花的形态
繁殖
裂殖与芽殖 自然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 人工营养繁殖
殖 方
无性生殖(孢子生殖)

同配生殖:衣藻
有性生殖 异配生殖
卵式生殖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及生殖过程
被子植物的花 花芽分化 雄蕊的发育及构造 雌蕊的发育及构造 开花与传粉 受精 种子与果实
单性结实:不经过受精子房便可膨大发育成果实。 营养性单性结实:子房不需传粉或其它任何刺激,
便可膨大形成无子果实。如香 蕉,柑橘。 刺激性单性结实:子房不需受精,仍需传粉,需 要花粉 刺激,才形成果实。 如:用爬山虎的花粉刺激葡萄的柱头; 或用生长 素一类(如IAA)也可诱导单性结实。
3.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小孢子叶球的发生与雄配子体的形成 大孢子叶球的发生与雌配子体的形成 传粉与受精 胚与胚乳的发育和种子的形成
裸子植物的特征:
1.不形成花而产生孢子叶球,胚珠裸露,种 子裸露,不形成果实。
2. 高大,常绿,总状分枝,针叶树种。 3. 春季当年生枝条上形成生殖器官。
大孢子叶球(雌球花) 大孢子囊 小孢子叶球(雄球花) 小孢子囊
(三)雄性不育、花粉败育
(四)花粉生活力
1. 几小时、几天、几个月。 2. 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的生活力要强。 3. 3-胞花粉比2-胞花粉的寿命要短。 4. 贮藏:低温、干燥,缺氧。
花粉粒的发育过程

花 粉 母 细
小 孢 子 母
四 减分数裂 分 体
胞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