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1)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的根本原因。
中国政府因为战败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大部分领土被割占,经济命脉被操纵,主权被破坏。
(2)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2、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1)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3)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答:(1)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
(2)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3)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4)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4、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近代教育机构,培训人才、后期选派留学生。
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5、简述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失败的原因指导思想: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害怕人们群众。
6、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及经验教训。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弱点和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没有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2)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5)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6)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7)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7、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主观上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举牌人民群众);客观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教训: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8、简述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2)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战场;(3)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9、如何评价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作用?答:战略防御阶段表现为:(1)粉碎了日本的速胜计划;(2)掩护中共;(3)鼓舞了士气;(4)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社会的同情。
在相持阶段表现为:(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对日本侵略继续组织了抵抗。
(2)牵制了日本大多士兵,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解放区战场的压力;(4)国民党站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一边,并以大国身份参加了一系列国际会议。
10、你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解。
答:中国革命所以要走这条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①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
外部没有民族独立,中国无产阶级根本没有合法斗争的权利,只能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②从中国革命动力看: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发动、领导农民阶级,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
③从敌我力量对比看: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长期占领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
无产阶级只有到农村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然后逐步夺取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的正确的道路。
它的意义:①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道路,为实现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②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范例,以新的形式和新的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
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11、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1.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沉重地打击和教训了资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粉碎资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2.在反侵略斗争中,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爱国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3.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12、试述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1、在19世纪末帝国列强瓜分中国时的它具有强烈的爱国性质2、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力求实行君主立宪来挽救危机。
3、政治与文化运动并存,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重要意义。
局限性:改良,希冀于君主立宪,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13、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历史性的巨大变化?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推翻清朝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4、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
历史局限:(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有唯心主义之嫌)。
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有形而上学之嫌)。
(3)(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15、结合中国近代的实际情况,说明为什么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答: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什么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问题,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物质斗争为主要形式。
(1)从近代中国的国情出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
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2)从近代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出发,面队庞大的反革命武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能而且必须拿起枪杆子,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以革命的战争推翻残暴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3)敌我力量悬殊,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16、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1蒋氏政府腐败专政不得人心2中共发动群众,使之困入人民战争的大海3战争期间,蒋氏政府指挥策略失败。
总之是民心向背问题17、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近代中国遭受的灾难有没有补偿?谈谈你的想法。
多难兴邦,灾难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顽强意志。
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更加成熟,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拓展必将作为历史进步的具体内涵成为这次巨大灾难的补偿。
如: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但同时它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抗日战争使无数中国人死亡,经济政治各方面都遭到很大的破坏,整个民族遭到巨大的打击。
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中国成为了新建立的联合国组织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8、格兰姆·贝克说“没有出现过一种可以代替共产主义,又为人民接受的理想,纯粹是由于中国自身情况的发展,最终使得共产党的胜利成为不可避免。
”(《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三联书店1987年版。
)请结合上述表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论题的看法。
(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而且民族资产阶级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2)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方案才符合中国的国情,才能逐步成为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19、如何认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谈谈你的看法。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的激烈较量,面临着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最后决战。
这三种建国方案就是: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土中主张“第三条道路”的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