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历史解题技巧及主观题答题思路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三看三思”的方法
审题干“三看”: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
搞清历史现象
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
围和空间。
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实;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思是
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特别要注意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
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二、非选择题解题的“五步法”
1.先仔细研究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
2.带着每一个问题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相关材料,正确、全面理解材料含义,边阅读材料,边把与该问题有关
的关键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分值都勾画出来。
3.分层,材料越长,越要处乱不惊,要一层一层来找
层意,就是找段句号的关联句,每个段句号就是一个意思,每个关联词的转折和并列就是另外一层意思或者两个意
思的构成,这样就会清楚,有很大的得分效应。
4.回忆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观点及方法,根据问题的
要求,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5.归纳整理,以简炼准确的文字去表述。
三、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
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
诸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
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
借口等)
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
素
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
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
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
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
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四、非选择题答题思路和技巧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
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
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
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
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
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
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
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
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
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
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①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
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②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
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③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
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④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⑤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⑥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
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
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
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
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
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
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
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
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