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管理者的自我认识

03管理者的自我认识

– 与人为善,能宽容和尊重待人 – 具有实干和拼搏的精神,要听得进
风言风语 – 愿意把成长机会和荣誉谦让他人
3、讲信誉 ,能为群体所接受
讲信誉就是 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并持之以恒。
信誉是一面旗帜,靠 内在的品质和自觉。
管理者不讲信誉,就 无法指挥下属。
能为群体所接受 认同组织共同理念,
在遵循企业文化理念 上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思考题 那么,怎样的人才能成为 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一名 合格的管理者应具备怎样
的素质?
从长远来看,德才兼备是任何一个管理者 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有才无德的管理者, 凭借其才能有可能带 领组织取得辉煌的成 果,并因此使自己的 事业获得成功。但国 内外大量的事实表明, 这种辉煌和成功往往 是短暂的。
无才有德的管理者 对组织发展和自身 的成功是不利的。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 社会,管理者和组 织要想获得成功首 先必须面对市场的 激烈竞争,没有一 定的才能是难以在 竞争中获胜的。
[讨论题]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 管理者?
管理者有什么特 征?请摆POSE来
描绘
第三章 管理者的自我认识
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特征 管理者的职能 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 管理者的素质
一、管理者定义
拥有组织制度权,以权力为基础指挥他人活 动的人。 强调:1、组织— 2人或2人以上共同完成
特定使命的人们具体安排。 2、拥有制度化权力。权力由职权引
总结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管理者的,管理者必须具 备一定的特殊素质。
管理者的职责不同,所需要的素质也有所侧重。 但不管是哪一个层面的管理者,他们都应该具备
一些基本的管理素质。 学习和了解这些素质要求,并努力培养自己具备
这些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管理者的开始。
课后个人作业
阅读雷恩著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并通过 网络或其他手段了解著名管理学家的生平和 主要贡献,形成介绍稿(生平、主要贡献、 主要著作),或阅读一篇经典文章,形成该 论著的简介文稿(可参阅张纲主编的《管理 学基础文献选读》) 。





结论3:管理者的知识结构
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管理 者具有阔广的知识,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 问题。
因此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从总体上而言应该 是讲政治、懂法律、精经济、强管理、精 数字,了解人文历史和科学技术。
七、管理者素质的培养
思考题 • 在管理者的素质结 构中,品质、能力、 知识是否同等重要?
限 的空间 反


消费者
外部环境
我们将进一步
降价
竞争者
内部环境
案例分析:谁应该对此负责?
外部因素:
–. –. – ……
内部因素:
– 下属 – 下属 – ……
管理者自身因素:
– ……
分析:
六、管理者的素质
从管理者的职责出发,并不是什么人都 可以成为合格的管理者的。
管理者必须具备特有的素质才能履行好 管理者的各项职责。
基层
中层
高层
概 念技能 交际技能
技术技能
5、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区分
有效:管理效果佳,绩效在质和量 上俱佳,得到下属满意或支持。
▪ 成功:提升速度快。
工作侧重点不同:
成功管理人员:网络联系>沟通> 传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有效管理人员:沟通>人力资源管理 传统管理>网络联系
[讨论题] 当管理者所在部门的工作没有达 到预期绩效时,管理者应如何向组织 说明未达到预期绩效的原因?
总结
从管理者的职责出发,并不是什么人都可 以成为合格的管理者的。
管理者必须具备特有的素质才能履行好管 理者的各项职责。
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可以通过品质、能力、 知识结构三方面来描述。
品质塑造
在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构成中,良好品德 的形成取决于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教 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履行好自己应该履行 的职责,并能与群体 建立良好的关系。
管理者应具备的品质
讲信誉,言行 一致
公私分明有奉 献精神,
公正 待人 能为群体接受
具有强烈的事 业心和责任心
虚心好学不满 足于现状
管理者应具有的品质
(二)管理者应有的能力


能够不断创新完善


有 的 一 般 能
有较强的 洞察预见 能力,能 够清楚地 进行计划
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可以通过品质、能力、 知识结构三方面来描述。
(一)管理者应有的品质
不满足于现状
居安思危居危 思进
1、具有强烈
的管理意愿 强烈的责任心:
强烈的事业心:
愿意多做事情,
进取心,创新精神
勇于承担责任,不
,竞争精神
怕犯错误
2、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公私分明 公正待人 任劳任怨 厚人薄己
– 不以权谋私
– 平时有意识地约束自己 – 从日常生活和小事做起 – 养成良好的习惯
知识和能力获得
基本途径:一是通过教育,二是通过实 践锻炼。
– 通过教育获得各方面知识和管理技能 。正 规教育的好处是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熟 悉关于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各种不同 的管理理论。
– “干中学”,通过实践提高管理能力 。只 有在实践中你才会碰到一个管理者每天会碰 到的各种问题、压力和各种严峻的成败负有
结论:管理者对组织绩 直接的责任。
效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环境
收 集
信 息
研究 变化
预测 趋势
分析 影响 程度
作 出
反 映
组织
要保护环境
下月我们 将涨价
供应商
环保组织 不许违法
机 会
资源 威 胁

管理者 持
能够有资源 观 所作为 望
政府
我们希望获 得更好的产 品和服务
请问:A和B为什么要对这一失误负责,他们究竟 该负什么责任?
管理者执行管理职能分布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高层
中层 基层
28% 18% 15%
36% 33% 24%
22% 36%
14% 13%
51% 10%
分析:
高层管理者花更多时间考虑组织 发展、战略
基层管理者更多考虑如何与下属 沟通,激励下属完成组织目标。
应 该怎样理解,这说明管理者是万能的 还是象征性的呢?
三、管理者的职能
1、计划。具体体现为六个字: 预测、决策 、协调
例:组织一次集体出游。 如何具体体现管理者的预测、决策、
协调能力。
2、组织
人员的职务设计 原材料供应多少 资金调配多少 组织文化的塑造
分析组织文化塑造
在创新文化中—— 成员期待改革 在相对保守中——成员害怕改革
——如何总结提高,避免原地踏步?
1、专业技能
指专项领域拥有的技能 例如:
财务科长必须掌握会计相关财政知识; 车间主任有一手技工本领; 办公室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系统知识
2、交际技能
管理者具备敏锐洞察力,知他人之所需。
3、概念技能
着重是创意 思考:武汉市的创意有哪些体现管理
者的概念技能?
4、专业、交际、概念技能关系图:
• 谦虚
– 善学
结论2:管理者的能力
管理者不仅强于管理:计划、组织、控制,能 够把事情做好。
而且善于决策、领导、合作,选择做对的事并 充分运用他人的力量。
同时好的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面 对各种新问题,与时俱进。
(三)知识结构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大 方 向
5、传播者(信息传播者)
企业树立形象 注重时刻告之他人 “企业内部管理你要做,同时将你要 做的告诉别人。”
思考:“酒好不怕巷子深”
6、发言人
恰当场合将情况表示出来 议“政府发言人制度”
7、企业家
理智决策; 领导艺术性; 善于策划各项活动。
8、混乱驾驭者
学会处理危机
例:作为某企业部门经理,当发现职员不小 心将公司资料泄露给其竞争对手,如 果是你,你这时将怎么办?
管理者与环境
管理无能论
管理万能论
观点:管理者对组织的 观点:不论环境条件如
业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何,管理者对组织的成
一个组织的成败完全取 败负有直接的责任。
决于管理者无法控制的 环境因素。
前提假设:“一个组织 的管理者的素质,决定
前提假设:“管理者影 了这一组织本身的素质”
响结果的能力受制于组 织内外部各种环境因素”
◆员工直接站在客户面前,员工比经理重 要,客户比员工更重要。
图片:
顾客 员工 经理
1、挂名领袖(名誉领导者) 例 :公司董事长 善于注重公司形象
2、领导者(善于领导) “领导是风,下属是草” 慎重对待与员工打交道的机会.
思考:如何树立权威?
3、联络者(结交朋友)
直接与下级建立非常密切的关系; 要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联系。 4、监听者(信息接受者) 例“老总是一部摄像机” 时刻保持收集信息; 注重听的艺术。
3、领导
管理者学会在取得权力后 ➢ 学会指挥坐镇 ➢ 学会沟通 ➢ 学会激励
4、控制
➢预算控制 ——从经济角度充分利 用组织资源,实现最大效用。
➢非预算控制——多是质量控制
例:管理工作的分层结构
A是某建筑公司安装部经理,B是安装部下属的管 道安装队队长。上个月,A吩咐B带领一班人马去 某工地安装一套管道系统。在工程验收时,发现 这套管道存在严重的渗漏现象。公司经理认为A应 该对此负责,哪怕管道安装时A正出差在外。同样, A会认为B必须对此负责,哪怕B已不拿扳头干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