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控制基准面的地质因素: • 沉积地形 • 海湖平面升降 • 盆地沉降 • 沉积物补给 • 沉积负荷补偿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关键术语
2.基准面旋回 基准面的一个上升与下
降旋回称为一个完整的基 准面旋回。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关键术语
自旋回与异旋回
自旋回:是指主要受发生于沉积盆地内部或盆地 内某一局部区域自身的过程所控制的沉积旋回。自 旋回形成的沉积层通常连续性差且延续时限较短。 非周期性的风暴沉积、浊流沉积、冲积环境的河道 及凸岸沉积的侧向迁移等都属于自旋回沉积。
古暴露标志,大型冲刷间断 面或侵蚀面,岩性、岩相突 变面
反映同一或相邻沉积体系的 大套进积→退积组合的测井 相转换面、突变面
限于盆地边缘的构造削截削 蚀面,沉积超覆面,反映地 层不协调关系的连续强反射 界面和反射终于类型
Ⅳ类
与偏心率周期中 气候波动引起的 基准面升降和物 质供给变化有关
局部发育的沉积间断面和 相关整合面,较大范围内 具较好的等时性
油层对比原理与方法
第四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及特点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关键术语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的关键方法
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及特点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核心是在基准面旋 回变化过程中,由于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通 量比值 (A /S) 的变化,相同沉积体系域或相域 中发生沉积物的体积分配作用,导致沉积物的保 存程度、地层堆积样式、相序、相类型及岩石结 构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储层的展布及其物性也发 生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其在基准面旋回中 所处的位置和可容空间的函数。
间歇暴露面,小型冲刷面和 非沉积作用间断面,相似岩 性和岩相组合的分界面
反映韵律性沉积旋回的进积 →退积组合的测井相组合转 换面
一般不能识别
Ⅵ类
与岁差周期中气 候波动引起的基 准 面 升 降 和 A/S 值变化有关 等时
小型冲刷面,非沉积作用间 断面,相似岩性、岩相组合 的地层分界面
T.A.Cross引用并发展了这一概念,并赋予 其时间单元意义。他进一步阐明,基准面既 不是海平面,也不是海平面向陆方向延伸的 水平面。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关键术语
因此基准面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要求搬 运沉积物的能量同储存沉积物的能量是平衡的。基 准面又是一个势能面,它反映了地球表面与力求其 平衡的地表过程间的不平衡程度。
风化壳,底砾岩,下伏地层 部分缺失的假整合,岩性、 岩相的突变面
反映不同沉积体系和不同测 井相组合特征的转换面、突 变面
盆地范围内的大型构造削截 削蚀面,沉积超覆面,微角 度或假整合面
Ⅲ类
与同一构造演化 阶段中的次级构 造活动强度周期 性幕式变化有关
限于盆地范围的次级构造 不整合面和相关整合面, 具幅度不大的穿时性
通过对基准面旋回的分析,在等时对比的基础 上,可以预测等时地层单元的地层分布样式、空 间展布和储层的非均质性。
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及特点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特点(邓宏文,2002)
①基准面是控制地层形成的不同地质过程的综合反映,不需 要以海平面为参照面,因此可以同时运用于海相盆地和陆相 盆地; ②该项技术将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相结合,以相互标定的岩 心、测井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基础,依据可容纳空间和A/S 比值的变化趋势识别基准面旋回界面。因而各级次、不同性 质的基准面旋回均具有可识别性。在缺乏不整合发育的地层 中,根据沉积作用的转换即可识别高频时间界面,因此可以 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③基准面旋回内部相域构成的二分特征在不同沉积环境不同 级次的层序中是客观存在的,基准面变化过程中相域的构成 是由特定的沉积背景与沉积环境所决定的,不一定符合被动 大陆边缘受海平面控制的三分低位、海进、高位地层模式。
反映单一岩性或数个岩性组 合的进积、退积、加积或退 积→进积的测井相转换面
不能识别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关键术语
各级别基准面旋回特征及对应关系表
间歇暴露面,较大规模的冲 刷面,岩性、岩相的突变面 或均变面
反映同一沉积体系中相似或 相邻相序的进积→退积组合 的测井相转换面、突变面
未作特殊处理的剖面很难识 别,或表现为地震反射结构 变化的分界面,地震相类型 转换面
Ⅴ类
与斜率周期中气 候波动引起的基 准 面 升 降 和 A/S 值变化有关
局部发育的沉积间断面和 相关整合面,区块内基本 等时
在各个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岩石为一 个旋回层序(短期旋回形成的旋回层序又称为成因 地层单元,即成因层序)。由于旋回层序的顶底界 和沉积转换面是等时的,因而其以时间面为界面, 是一种等时对比。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关键术语
各级别层序界面成因、特征和识别标志简表
界面 类型 Ⅰ类
Ⅱ类
成因
区域构造 运动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关键术语
1.基准面
基准面、可容空间和反应可容空间与沉积物供给之间 平衡时的地貌状态(据Cross T A,1994,修改)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关键术语
基准面是 H.E.Wheeler于1964年提出的, 是指相对地球表面波状升降的、连续的、略 向盆地方向下倾的抽象面非物理面,其位置、 运动方向及升降幅度不断随时间变化。
异旋回:是沉积体系的各种外部过程所引起的沉 积旋回,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 等因素有关。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关键术语
3. 旋回层序及其规模
地层的旋回性是基准面相对于地表位置的变化产 生的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物路过形成的非沉 积作用及沉积物非补偿造成的饥饿性乃至非沉积作 用随时间发生空间迁移的地层响应。
产状及等时性
地表和岩芯剖面
主要识别标志 测井剖面
穿越盆地边界的区域构造 不整合面,具大幅度穿时 性
风化壳,角度不整合或下伏 地层大套缺失的假整合
各项测井参数的 突变面
地震剖面
大型构造削截面、沉积超覆 面,角度不整合面
与盆地构造演化 各阶段相关的应 力场转换有关
遍及盆地和对应构造演化 各阶段的构造不整合面, 具较大幅度的穿时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