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附件二:
武昌职业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教研室主任:马涛
院(系)负责人:姚建永
教务处处长:吴高安
主管院长: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系)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人才培养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着力解决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就业岗位脱节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按照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思路,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工学结合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它是学校进行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向)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以及专业评估的指导性文件,也可以作为学生选择专业、选修课程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

依据本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教学时,应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以适应电子商务互联网网络营销企业的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在百捷集团校企联合办学为基础, 按照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思路,设计学生的知识内容、职业技能、素质结构制定本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工学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等多种方式, 着力解决高职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的突出的问题,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具有与电子商务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互联网的实践技能和互联网营销推广能力,能从事营销型网站构架与设计、营销型网站运营、网站维护和内容编辑、网络营销策划、搜索营销、SEO优化网站编辑、网络营销顾问、整合营销、电子商务网站与网店规划与运营、网络营销客服等方面工作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向)620405
要求: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专业目录,确定我院开设的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二)【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武汉都市圈为主,面向互联网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技术企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与本专业技术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从事互联网网站构架、设计、制作、维护、运营,电子商务网站的网络营销、搜索营销、网站优化,企业网络营销顾和网络营销客服与运营等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职业范围】
四、【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本专业工作的要求,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练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学习过程分成三大步即:专业认知、专业课程学习、拓展课程学习,并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阶梯式三步教学体系:
第一阶段(第一学年):主要学习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岗位初级技能。

第二阶段(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课程,在课程中穿插单项技能训练。

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学习拓展课程,进行岗位适应性训练。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我们从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角度,细分技术支持、销售推广、服务管理三个部分,具体以校企合作百捷集团电子商务项目为导向,情景教学、课训合一的方式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实现与企业电子商务实际应用“零距离”,与就业岗位实现“零适应期”,能快速胜任企业具体电子商务类岗位。

五、【职业能力分析】
六、【专业核心能力】(3-5项)
七、【课程体系结构】
PHP程序开发、、营销心理学、信息安全技术、动漫形象造型设计、经济法和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商务谈判。

【说明】:“通识课程”是国家和学校规定应开设的课程,例如:思政课、体育课、军训等。

“专业课程”包括原来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

“拓展课程”主要是业务领域的拓展、新技术或者是知识的深化,还有综合素质的提升等。

八、【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1、HTML网页编程 6 学分
2、网络营销 4 学分
3、网店建设与运营推广 4 学分
4、网络整合营销4学分
5、SEO优化技术4学分
九、【教学进度安排表】
备注:
1.专业核心课程请在课程名称前用★表示。

2.本专业学生至少须修满13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课程33学分,专业课程92学分(其中专业拓展课程不少于3学分,综合拓展课程不少于3学分,创业拓展课程不少于3学分,综合素养拓展课程不少于8学分,其中,“我讲十分钟”2学分、自主实践活动2学分、学生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拓展2学分。


3.校本专业素养拓展课程原则上每门课程教学总学时为18学时,计1学分;校本人文素养拓展课程原则上每门课程总学时为18学时,计1学分;校本创业素养拓展课程每门课程教学总学时为18学时,计1学分。

拓展课程具体名称表中不必列出,只安排选修学期和学时分配,但在课程结构图中必须详细列出选修课程名单。

4.学业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制作的实物(包括设计思路与使用说明)、产品设计方案、加工工艺方案、调查分析报告、专题策划方案、商业计划书、应用性研究论文、生产(经营)性案例分析报告等。

学业作品经过批准允许学生参加竞赛、参加科研项目等,表中不安排具体完成时间,从第二学年开始在任何时间段完成均可。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的学时学期分配由开课方自行确定,在4学期提交成绩即可。

6.《应用文写作》学时学期分配根据当年招生情况,在第一和第二学期平均安排。

十、【课程考核】
1、考核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2、考核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
3、各门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对采取不同方式、对各个方面的考核结果,通过一定的加权系数评定课程最终成绩,具体每门课程的考核要点权重由课程教学方案负责制订。

4、作品考核,通过学生作品来进行考核,考核按学生完成作品期间的流程进行成绩评定。

学生完成作品的设计报告,产品完成质量,产品完成时间等方面进行量化给予成绩。

十一、【教育活动设计】
十二、教学进程表
十三、【课外参考】
十四、【毕业资格】
本专业学生达到下述三个方面要求,方可毕业。

(一)学分
本专业学生至少须修满13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课程总学分33学分,专业课程总学分92学分,拓展课程总学分10学分,(其中专业拓展课程4学分,公共拓展课程4学分,义务工作或青年志愿者服务1学分,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1学分。

)(二)能力测试
1、通过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四级认证考试或者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水平考试。

2、通过普通高校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三)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十五、【教师要求】
(一)专任教师要求
1、技术领域:电子商务、网店营销等相关技术领域。

2、学历:本科及以上。

3、教学能力:具备高校的教师资格,通过学校的教学能力水平测试,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

4、具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

(二)兼职教师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善于沟通。

2、企业的一线技术主管或技术骨干。

3、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专业教学团队要求
1、逐步建设一支“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2、常年聘请兼职教师5-8人,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促进专业的发展。

3、专业带头人: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行业动态。

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发展规划,实现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十六、【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一)校内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二)校外实训基地
十六、【专业指导委员会组成】
十七、【其它说明】
1.课外活动学分计算:
2.方案实施建议
采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但是,由于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涉及技术知识面广、客户需求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使得教学计划无法与网络营销项目实施进度协调一致,这就给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带来困难。

对此,我们将采取以下两个措施来解决这个难题。

其一,根据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工作过程,选取源于真实项目的“教学项目”,打破原有知识体系,将完成项目所需知识作为支撑知识融于完成“教学项目”当中,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教学项目,教师在讲授完成项目的方法中传授知识,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这种教学项目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

其二,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期间,由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共同解决学生在完成岗位任务中发现的知识欠缺和能力欠缺的问题,从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做到“寓学于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本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必然要求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

经过双方共同探索和研究,确定采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

这个教学方法的内涵就是确定源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将知识融于完成项目过程当中,由校、企双方教师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实施,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十八、【培养方案论证意见】
附件一:外聘兼职教师及兼课教师师资库
附件二: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专业专家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