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之ARM架构培训课件

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之ARM架构培训课件

路漫漫其悠远
小知识:RISC体系结构(续二)
表2.1 典型指令使用频度
指令类型
使用指令使用频度控制类
23%
算术运算类
15%
比较类
13%
逻辑运算类
5%
其他
1%
路漫漫其悠远
小知识:RISC体系结构(续三)
197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了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 指令集计算机)的概念,RISC并非只是简单地 去减少指令,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了如何使计算 机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地提高运算速度上。 RISC结构优先选取使用频最高的简单指令,避 免复杂指令;将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寻 地方式种类减少;以控制逻辑为主,不用或少 用微码控制等措施来达到上述目的。
路漫漫其悠远
小知识:RISC体系结构(续四)
RISC体系结构应具有如下特点: • 采用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指令归整、简单、
基本寻址方式有2~3种。 • 使用单周期指令,便于流水线操作执行。 • 大量使用寄存器,数据处理指令只对寄存器进
行操作,只有加载/ 存储指令可以访问存储器, 以提高指令的执行效率。
路漫漫其悠远
2. V2版架构 该 版 架 构 对 V1 版 进 行 了 扩 展 , 如 ARM2 与
ARM3(V2a版)架构,增加了以下功能: ·乘法和乘加指令 ·支持协处理器操作指令 ·快速中断模式 ·SWP/SWPB的最基本存储器与寄存器交换指
令 ·寻址空间:64M字节
路漫漫其悠远
3. V3版架构 V3版架构对ARM体系结构作为较大的改动,把寻址空
路漫漫其悠远
小知识:RISC体系结构
传统的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结构越来越复 杂。在CISC指令集的各种指令中,其使用频率 却相差悬殊,大约有20%的指令会被反复使用, 占整个程序代码的80%。而余下的80%的指令 却不经常使用,在程序设计中只占20%,显然, 这种结构是不太合理的。
ARM架构自诞生至今,已经发生了很 大的演变,至今已定义5种不同的版本:
路漫漫其悠远
1. V1版架构 该版架构只在原型机ARM1出现过,其基本性
能: ·基本的数据处理指令(无乘法) ·字节、半字和字的LOAD/STORE指令 ·转移指令,包括子程序调用及链接指令 ·软件中断指令 ·寻址空间:64M字节(226)
现代的CPU往往采用CISC的外围,内部加 入了RISC的特性,如超长指令集CPU就是融合 了RISC和CISC的优势,成为未来的CPU发展 方向之一。
路漫漫其悠远
2. Thumb指令集 由于RISC型处理器的指令功能相对比较弱,
ARM为了弥补此不足,在新型ARM架构(V4T版以 上)定义了16位的Thumb指令集。Thumb指令集比 通常的8位和16位CISC/RISC处理器具有更好的代 码密度,而芯片面积只增加6%。可以使程序存储 器更加小。
·增加了MRS/MSR指令,以访问新增的CPSR/SPSR寄存 器
·增加了从异常处理返回的指令功能。
路漫漫其悠远
4. V4版架构 V4版架构是目前应用最广的ARM体系结构,对V3版架构
进行了进一步扩充,有的还引进了16位的Thumb指令集,使 ARM使用更加灵活。ARM7、ARM8、ARM9和StrongARM都采 用该版架构。指令集中增加了以下功能:
间 增 至 32 位 (4G 字 节 ), 增 加 了 当 前 程 序 状 态 寄 存 器 CPSR(Current Program Status Register)和程序状态 保存寄存器SPSR(Saved Program Status Register)以 便于异常(Exception)的处理。增加了中止(Abort)和 未定义二种处理器模式。ARM6就采用该版架构。指令 集变化如下:
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 之ARM架构培训课件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9
2.1 ARM架构的发展
ARM公司(Advanced RISC Machines Limited)正式成立于1990年。目前,ARM 架构处理器已在高性能、低功耗、低成 本的嵌入式应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已 占有75%左右的市场。
Thumb指令集为ARM指令集的功能子集,但与 等价的ARM代码相比较,可节省30%~40%以上 的存储空间,同时具备32位代码的所有优点。
路漫漫其悠远
3.多处理器状态模式 ARM可以支持用户、快中断、中断、
管理、中止、系统和未定义等七种处理 器模式,除了用户模式外,其余的均为 特权模式。这也是ARM的特色之一,可以 大大提高ARM处理器的效率。
路漫漫其悠远
表2.2 ARM version4 processor modes
路漫漫其悠远
4.嵌入式在线仿真调试 ARM架构的处理器芯片都嵌入了在线
仿真ICE—RT逻辑,便于通过了JTAG来仿 真调试ARM架构芯片。另外,在处理器核 中还可以嵌入跟踪宏单元ETM(Embedded Trace Macrocell),用于监控内部总线, 实时跟踪指令和数据的执行。
·带有链接和交换的转移BLX指令 ·计数前导零CLZ指令 ·BRK中断指令 ·增加了信号处理指令(V5TE版) ·为协处理器增加更多可选择的指令
路漫漫其悠远
2.2 ARM架构的特点
1.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型处 理器结构
• 尽量减少复杂功能指令 • 每条指令在单机器周期内执行 • 每条指令都是32bit,具有多种操作功能 • 访问存储空间指令采用LOAD/STORE结构 • 采用cache来提高存/取速度 • 多寄存器结构
·符号化和非符号化半字及符号化字节的存/取指令 ·增加了16位Thumb指令集 ·完善了软件中断SWI指令的功能 ·处理器系统模式引进特权方式时使用用户寄存器操 作 ·把一些未使用的指令空间捕获为未定义指令
路漫漫其悠远
5. V5版架构 这是最近推出ARM架构,在V4版基本上增加了
一些新的指令,ARM10和XScale都采用该版架构, 这些新增指令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