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高二化学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

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ol,水的质量为100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Na++2OH-+H2↑C.丙充分反应,能产生0.05 mol O2,电子转移0.1 molD.甲、乙、丙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1、w2、w3,则:2w1=w2=w3解析: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正确;B项中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不正确;D项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的关系为2w1>w2=w3,不正确。

答案:C2.(2018·舟山三模)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D.管右端棉球处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解析:A项错误,钠燃烧的火焰颜色为黄色;B项正确,通入氯△2NaCl,生气,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反应为2Na+Cl2=====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C项正确,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Cl2+2NaOH===NaCl+NaClO+H2O;D项正确,若氯气完全被吸收,则棉球颜色不会变蓝,若吸收不完全,Cl2+2KI===2KCl+I2,I2会使淀粉变蓝。

答案:A3.(2018·福州二模)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解析:A项,Al3+水解可得Al(OH)3,起净水作用;B项,镶入锌块,相当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项,利用了MgO熔点高的性质;D项,电解MgCl2溶液最终会得到Mg(OH)2而非Mg。

答案:D4.(2018·郑州模拟)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H2SO4和稀HN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金属粉末有剩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不可能产生H2B.剩余的金属粉末中一定有铜C.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会变血红色D.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一定会减少解析:由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可知,首先参加反应的一定是活泼性强的铁,当铁反应完后,若溶液中还有H+与NO-3或Fe3+,这时才会有单质铜的溶解,所以,反应后的剩余金属有两种可能,一是铁与铜的混合物,二是只有铜一种单质。

而反应后的溶液中若不存在NO-3,且剩余粉末只有Cu时,加稀H2SO4,金属粉末质量不减少。

答案:B5.(2018·福建高考)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

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 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 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 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 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就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铝盐、偏铝酸盐及CO2的性质,考查了考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实验评价能力。

通入过量CO2时会产生Al(OH)3沉淀和HCO-3,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B中生成的CO2气体,在除去了CO2的空气的作用下,可全部排入到C中与Ba(OH)2反应,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B中反应发生前,装置内若残留有CO2,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滴加盐酸过快,有可能导致CO2不能被C中Ba(OH)2全部吸收;因水对BaCO3质量不产生影响,Ba(OH)2又是足量的,故挥发出的HCl不会影响CO2的吸收,答案为c、d。

3.94 g BaCO3的物质的量是0.02 mol,由碳守恒知样品中含有0.02 mol CaCO3,质量为2 g,其质量分数为25%。

直接测量C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可求出生成的CO2的质量,但因从B中出来的还有水蒸气、HCl气体等,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答案:(1)Al(OH)3+OH-===AlO-2+2H2O或Al(OH)3+OH-===[Al(OH)4]-(2)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沉淀溶解(3)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4)Ba(OH)2+CO2===BaCO3↓+H2O(5)c、d(6)25%(7)B中的水蒸气、HCl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或其他合理答案)(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8·重庆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

A选项铁与氯气反应时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时生成FeCl2;B选项金属钾较活泼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而使溶液呈碱性;C选项碱金属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对应单质的密度总体趋势是依次增大的,但是钾反常,密度比钠小;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酸性:碳酸<磷酸<硫酸<高氯酸,D选项正确。

答案:D2.(2018·青岛测试)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融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A.Cu和C.Fe和Na D.Al和Na解析:分析数据得出,C错误,因为铁的熔点(1535 ℃)高于Na 的沸点(883 ℃),无法制得合金。

答案:C3.(2018·济南模拟)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B.明矾常作为净水剂C.金属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D.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解析:钠燃烧时生成Na2O2,Na2O2与CO2、H2O反应均能生成O2;钠本身能与水反应生成H2;镁能在CO2中燃烧,所以金属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答案:C4.(2018·南京调研)将铝粉与Fe3O4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三等份。

①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②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③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1=V3>V2B.V2>V1=V3C.V1=V2>V3D.V1>V3>V2解析:这是一道具有技巧性的选择型计算题,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就显得简单得多。

①和③情况铝失电子,2Al~3H2,由于Al的质量相同,因此产生的气体量相同;②铝失电子,氢离子和+3价铁共同得电子,这样产生的气体减少,所以选A。

答案:A5.下列除杂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铁粉中混有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B.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加入适量NaOH溶液D.Al(OH)3中混有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解析: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应使用加热的方法使NaHCO3分解。

答案:C6.(2018·汉中联考)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合金的质量不可能为6.4 g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C.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50 mLD.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 L解析:分析题意,镁、铜都与硝酸反应,根据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OH-的物质的量,所以n(e-)=n(OH -)=5.1 g÷17 g/mol=0.3 mo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