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莲花图案发展与演变
第二部分 组合吉Βιβλιοθήκη 莲纹吉祥图案的组合方法:取意、谐音
❖ 最早在隋唐之际产生,兴盛于宋以后
❖ 取意有: ❖ 多子,繁衍兴旺,生育等 ❖ 谐音有: ❖ 莲(连,廉),藕(偶),荷(和、合)
花牡丹。 ❖ 3、过渡时期
❖ 应用:莲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渐多,花形饱满华丽,活泼而富有情趣。 除建筑中大量使用外,陶瓷、金银器、染织应用越来越多
宝相花
❖ 宝相花非一种实际存在的花,而 是由莲、牡丹、石榴及缠枝(忍 冬)等各种植物纹样元素组合而 成。
❖ 牡丹纹典型样式
石榴纹典型样式
缠枝(忍冬)纹 或卷草纹样式
❖ 辽代墓顶壁画中的 莲花图案
写实的莲花:
汉画象砖中的劳动场面
二、佛教影响期:
时间:东汉、魏晋、南北朝
❖ 佛教为什么尊崇莲花
❖ ——与莲自身的植物学习性有关,并受到古印度崇拜荷花习俗的影响
❖ ——佛陀有四德,佛经也给莲花总结为“四义”,与“四德”相应。 据《华严经》载,“大莲华者,梁摄论中有四义: 一如莲华,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 二如莲华,自性开发,比真如自性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 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比真如为众圣所用。 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比如四德,谓常、 乐、我、净。”
❖ 3、莲瓣的造型饱满,瓣尖体现了中国原生莲瓣的 形式
❖ 4、各种样式出现,风格丰富多样 ❖ 应用:目前可见主要为:佛教造像、宫室建筑 ❖ (莲花纹饰成为本期最重要的植物纹饰)
印度的莲纹
❖ 中国花经:佛教中的莲花, 并非荷花的同义词,它还 包括不同属的睡莲,具体 来说,含五种睡莲,一种 白莲花
❖ 发展:莲花早期在佛教的 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对印度 莲纹的模仿
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 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 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
佛教影响期:东汉、魏晋、南北朝
❖ 变化:1、汉代早期中国原生莲纹瓣数较少,以四 出、八出居多,佛教影响下,瓣数明显变多,
❖ 2、莲花纹饰的中心位置增加了比较写实的莲子和 花蕊的形象,这和印度的相关纹饰很相似
生克之道 ❖ 汉代——莲常应用在建筑的顶端,是一种天象的寓
意纹样,代表着宇宙天象的穹庐之意。 ❖ 张衡《西京赋》:“蒂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
狎猎”,将莲花植于藻井之上
著名的莲鹤方壶
❖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青 铜器。
❖ 高126厘米,口纵25厘米,口横 31厘米,重64.28公斤,1923年 河南省新郑市李家楼出土一对两 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 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 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 厘米,称“莲鹤方壶”。
等 ❖ 典型纹饰:莲瓣纹,缠枝莲纹,折技莲纹,把莲纹,莲池纹、组合莲
纹
莲瓣纹
缠枝莲纹
缠枝莲纹
折技莲纹
把莲纹
莲池纹
小结:
❖ 1、历史最悠久、应用最广泛的植物图案之一。莲花纹饰是 伴随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传统植物纹饰,历史悠久,在完成 装饰使命的同时,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同时期 的莲花纹饰记录了中国传统装饰审美的发展过程。
南北朝礼佛图中的 莲花插花
佛教建筑中的各种莲花图案
三、融合时期:隋唐延续到宋代
❖ 背景:中国特色佛教——禅宗出现兴盛,佛、道、儒三教融合,宗教 意味的淡化,世俗化倾向。
❖ 特点: ❖ 1、形态较往期明显饱满,纹饰线条近乎圆形的饱满弧线,以宝相花
为典型 ❖ 2、隋代开始出现吉祥观念的图案组合形式,如鱼莲、莲花石榴、莲
印度莲纹 对中国莲纹的影响
佛教进入中国后莲纹图案的变化: 瓣数增多;出现莲蓬;瓣尖的变化
龙门石窟的莲花藻井
(北魏时期)
佛教影响期的花砖
南北朝时期礼佛图中的莲花
南北朝莲花图案
南北朝自由风格的 莲花图案
隋朝佛教中的莲花图案
潇洒随意的 隋朝莲花图案
规整威严的 唐代佛教莲花图案
唐代佛教莲花图案
❖ 2、寓意最美好的植物图案: ❖ 神秘的神性之花:人与天与自然的沟通方式——圣洁的信仰
之花:佛教期,崇高、圣洁、光明、纯净——吉祥的世俗之 花:因莲花多子的自然特性演化为生殖繁盛的象征,发展为 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 3、莲花图案发展脉络:从神圣走向凡俗,从小众走向大众。 ❖ 4、莲花纹饰的演变,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不同时期莲花纹饰虽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但本质上都是通过 莲花纹饰表达人的信仰、意愿及向往。
❖ 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 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 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 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 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仙 鹤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翘首望 着远方,造型灵动。
春秋以前的礼器: 顶部的莲花象征天穹、人神的沟通
原生时期顶部饰莲花的礼器
汉代莲花藻井图案
天穹的象征
莲纹
后世流传 宝相花的 变形
融合期的莲花藻井(宝相花)
融合期的莲花藻井(宝相花)
宝相花
四、兴盛普及期:宋代至明清以降
❖ 背景: ❖ 1、伴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宗教、神权象征退居其次,世
俗化占据主流。 ❖ 2、个性化、人格化的莲花审美:著名的《爱莲说》 ❖ 3、绘画的兴盛造成的影响:写实院体画与文人写意画的兴起 ❖ 特点: ❖ 1、莲花图案与植物、动物纹样的组织,形成丰富的吉祥图案 ❖ 2、风格多样、自由 ❖ 3、应用广泛,载体包括陶瓷、砖石雕刻、建筑、织绣印染、家具等
中国莲花图案 发展与演变
附:广昌莲花图案
邹东旺
第一部分 中国莲花图案发展的四个时期
❖ 一、原生期:秦汉以前 ❖ 二、佛教影响期:东汉、魏晋、南北朝 ❖ 三、融合期:隋唐延续到宋代 ❖ 四、兴盛普及期:宋、元、明、清
一、原生时期
时间:先秦~汉代,本民族原生自创的莲花图案
❖ 应用:常用于礼器,或建筑顶端 ❖ 象征: ❖ 先秦时期——突出神秘性,象征天穹、人神沟通、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 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性,象征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 大皆空; 莲花的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象征人死魂不灭,不断 轮回中。 莲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 象征我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