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等方面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了解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旧称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
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阿拉伯帝国。
二、新课讲授。
(一)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创立。
1.教师讲述: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2.创立背景。
阿拉伯半岛地处亚洲西南部,大部分地区是草原和沙漠,仅有一些绿洲可供人类居住。
古代阿拉伯人很早就在这里过着游牧生活。
为争夺有限的水源和牧场,阿拉伯半岛各部落间战争不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人们渴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
提示: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
②创立者:穆罕默德。
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主要传教活动——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实现了统一。
4.问题思考。
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
提示:政教合一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国家权力与宗教的宗教权力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
(二)阿拉伯帝国。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描述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过程。
提示: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称为“哈里发”,开始向半岛以外的地区扩张,先后打败拜占庭,灭亡波斯。
到8世纪中期,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持续了百余年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活跃,国势强盛。
首都巴格达盛极一时,闻名遐迩。
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
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灭亡。
2.教师提问: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提示: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三)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1.材料展示: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说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提示:在汲取各种文化成就的基础上,阿拉伯帝国在科学、文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阿维森纳的《医典》曾长期是西欧大学的标准教科书,在中世纪的欧洲先后出版了16次。
花剌子米创造了“代数学”一词,在几何学领域成就非凡。
白塔尼算出一年为365天5小时46分24秒。
文学巨著《天方夜谭》生动地描绘了帝国各地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反映了阿拉伯人的智慧和想象力,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阿拉伯医学、数学、哲学等领域的许多著作传向欧洲;阿拉伯文译本的希腊、罗马文化经典也陆续传回欧洲;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的0到9数字等东方科学成就,通过阿拉伯人泽及西方,对西方的科学、文化与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课堂总结。
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和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迅速走向分裂;阿拉伯人民吸取了境内各族人民的文化成就并加以发展,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阿拉伯人民同中国人民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往。
【板书设计】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独尊安拉。
2.阿拉伯帝国:8世纪中期形成。
3.阿拉伯文化成就:阿拉伯数字、医学、文学;沟通东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