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亭送别(剧本)

长亭送别(剧本)

*** 小二用布头蹭蹭手,匆匆忙忙跑过去。

*** 老板娘算盘算账。

【老夫人】这茶水少了,再添点来。

【小二】好嘞,老夫人。

*** 小二把茶壶端走,住满了些又呈了上来。

*** 红云斟茶。

*** 张生转头看着崔莺莺发呆。

*** 红云把脸凑到崔莺莺耳旁。

【红娘】小姐,你看,哪里有个书生盯着你呢。

*** 崔莺莺惊奇,偷偷朝张生的方向看了一眼,又马上把头转了回来。

*** 张生连忙把头低下。

【旁白】张生见到崔莺莺容貌俊俏,不禁在心里赞叹“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却也知自己刚刚那番盯着别人看,有失礼节,饮了几口茶便匆匆离开。

【张生】小二,结账。

【小二】一共是两文钱。

*** 张生从口袋里拿出两枚钱币,一枚不慎滚落,直到莺莺脚边。

*** 红云弯腰去捡,抛回给了张生。

*** 崔莺莺回头看发生了什么。

*** 张生对着莺莺、红娘尴尬的笑笑。

【老板娘】钱收好了没啊,小霖子,又在折腾啥呢!*** 张生收回目光,离开。

----------------------------------------------------------------------------------------------------------------------<音乐- 佛寺>*** 地点:普济寺花园*** 张生上,停立在月光下。

【张生】(念)银河倒泻影,花荫布满庭。

【崔莺莺】红云,开角门。

【红娘】是啦!*** 红娘捧香盘上,开角门设香案。

*** 崔莺莺随上。

【红娘】小姐,香案摆好了,烧香吧!【崔莺莺】一炷香愿亡父早升仙境。

二炷香愿老母长寿康宁;三炷香——三炷香——<音乐渐停……>【红娘】小姐呀,每晚你祝到这三炷香,怎么都没有下文呀?* 崔莺莺羞无语。

【红娘】我来替小姐祝告吧!* 崔莺莺笑着看着红娘,好奇、嗔怪的样子。

* 红娘也拿起香,学样叩拜道。

【红娘】愿小姐早配个如意相公。

【崔莺莺】(羞)红娘,羞得调皮!心中无限伤情事,尽在深深两拜中。

* 崔莺莺、红云起身。

【崔莺莺】老夫人命你去问长老,何时可与老相国做佛事,你问过了没有?【红娘】我问过了。

长老说二月二十五日是受供之日,请老夫人与小姐去佛殿拈香。

* 红娘若有所思,突然灵光一现。

【红娘】啊!小姐,说起来做佛事,我倒想起一桩好笑的事来。

【崔莺莺】什么好笑的事?【红娘】我去问斋期,在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了在酒肆里的那个俊俏秀才。

他对红云我深深一揖说道:(学着张珙的声姿)“小娘子莫非是莺莺小姐身边的红娘姐姐吗?”又说:“先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氏,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崔莺莺】(微笑)谁要你去问他这些事来?【红娘】谁问他来?我说我又不是算命先生,要你的生辰八字何用?【崔莺莺】他是如何回答呢?【红娘】他说:(学张珙腔调)“我……我尚未娶妻呢!”【崔莺莺】(羞,沉脸)嗯!【红娘】小姐别生气,我这是学他的呀。

不仅如此,他还有话呢。

【崔莺莺】他又说什么?【红娘】他还唤着小姐的名字说:“莺莺小姐可常出来吗?”一听这话,我就恼了,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

【崔莺莺】(听后为之一震)你不教训他,也罢!【红娘】哼!不教训他,不知道还要说出什么疯话来呢!我一说要对老夫人去讲,他就没有敢往下说了。

世上竟有这样的书呆子!真是个傻愣秀才。

【崔莺莺】(略有思索)红云,此事你对老夫人说过没有?【红娘】此事还没有对老夫人说。

我只是吓唬吓唬他罢了。

【崔莺莺】这些小事不对老夫人说也罢。

【红娘】是。

小姐,你看月到中天,夜深人静了。

【旁白】每个女孩心中都有自己的梦,如莺莺,亦如红娘。

张生,一位呆呆傻傻的读书人,深深烙印在了她们心里。

而红娘,一名不起眼的小小丫鬟,怎敢与小姐爱上同一个人呢?爱,便永远沉在了心底。

----------------------------------------------------------------------------------------------------------------------<音乐- 花园>*** 地点:花园【崔莺莺】(对月凝视。

微叹)唉!月色洗空,花荫遮院;形只影单,芳心自怜。

*** 莺莺叹。

*** 张生下石山。

【张生】(独白)小姐对月长叹,必有所感。

(思索)我不免以月光花影为题,吟诗一首,看她如何?*** 张生走近墙下高吟。

【张生】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崔莺莺】(听吟诗,猛振动)红云!何人墙外吟诗?【红娘】听这声音,就是二十三岁不曾娶妻的那个愣秀才呀!【崔莺莺】好美的诗啊!【红娘】小姐,我不懂诗。

他吟得好吗?*** 莺莺点头。

*** 红娘略思。

【红娘】小姐,此处无人,你也吟诗一首,也叫他听听咱的行吗?*** 莺莺点头,漫步行吟。

*** 张珙贴墙边注意倾听墙内动静。

【崔莺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生】(喜悦)小姐,你酬和得好呀!我高吟、你低咏,两心相印……*** 崔莺莺迟疑着、慢慢走回房。

*** 红娘关角门随下。

*** 张生呆立。

【张生】一首和诗两心印证,更胜似白日里眼角含情。

我们两个人,不直言心已通,海誓山盟也有可能。

*** 望着崔莺莺的房门,看了许久,走开。

---------------------------------------------------------------------【旁白】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

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

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

危急之中老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

”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

* 张生彻夜写信。

【旁白】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

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旁白】张生也向崔莺莺许下了“此生,非卿不娶”的诺言。

莺莺眉眼弯弯,轻扬笑脸,答:“此生,非君不嫁”。

----------------------------------------------------------------------------*** 地点:酬谢席上【老夫人】这次多谢了张生,彻夜忙碌,得以将贼人孙飞虎打退。

老身在此以茶代酒,替小女谢过张生了。

*** 老夫人举起酒杯,举目望着张生,饮了一口。

*** 崔莺莺微笑,满心欢喜地看着张生。

*** 张生笑着看看崔莺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 张生放下酒杯。

【张生】老夫人不必多谢,这是小生应该做的。

小姐国色天香,能献一份微薄之力也是小生的荣幸。

【老夫人】只是张生也许不知,莺莺早已与郑尚书之长子——郑恒立下婚约。

*** 崔莺莺大惊,急忙放下手中的酒杯,看向母亲。

*** 郑桓从席上站起,作揖。

【郑桓】你就是张生?在下是郑尚书的长子——郑恒,也是莺莺的未婚夫。

【崔莺莺】母亲!*** 老夫人伸手,做出制止状,让崔莺莺不要说话。

*** 红云扶住崔莺莺的肩膀。

【红娘】小姐……(摇头)【张生】这……这……这可是事实?*** 崔莺莺哭着,离开酒席。

*** 红云经过老夫人同意,和老夫人互相暗示点头,随崔莺莺离开。

【红娘】小姐……!*** 崔莺莺哭了一会儿,躲在门后听席间的谈话。

【老夫人】是。

莺莺的父亲位居相国,已经离世,早早为莺莺安排好了婚事。

老身无奈才出此下策。

郑桓为郑尚书之子,家财万贯,也不失莺莺相国子女的身份。

你且不必担心。

既然你已退敌,不如让你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如何?【张生】甚……甚好……张生感激不尽……【旁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岂是身为儿女的莺莺,小小书生张君瑞能够改变的?在故事的最开始,我们以为对方是自己人生里的最不能错失的那个唯一,但到最后才颓丧的发现,你不是非我不娶,我不是非你不嫁,只是个太伤人的误会而已。

我们都身处在这个朝代的旧思想里,又怎能在一起?这个世界上能够轻易进入人的心扉的无外乎爱情,可当面对爱情时,又有那么多的无奈。

茶,有些冷了。

*** 老夫人把装着金子的盒子放在张生面前。

【老夫人】这是老身的一点点心意,张生且收下作为盘缠,日后好离开本县,另谋仕途。

【张生】老夫人想是让小生离开永济县吗?【老夫人】莺莺已许配给郑桓,你在永济县停留太久,难免有人说你对莺莺图谋不轨,莺莺作为相国之女的声名也将不保。

我见你与红云情投意合,不如将红云许配给你,侍奉你进京赴考如何?你是读书人,我说这些,你应该能懂。

*** 红娘表情吃惊、紧张。

【旁白】红娘心头一震。

他期待张生的回答,在静默中凝视,凝视……张生的回答是:【张生】……小生……明白。

但我张君瑞此生,非莺莺不娶。

我会尽早离开本县。

小生告辞。

【旁白】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

因为有爱,才会有期盼。

或许暗恋者的职责,是沉默。

*** 崔莺莺泪未干。

张生看见了门后的崔莺莺,她与张生凝视几秒,渐渐退后了几步失声痛哭着离开。

*** 红娘尾随。

*** 张生伸手,却什么也没有抓住。

【旁白】他伸手想抓住什么,却忽的想起:莺莺早已不再可能属于他。

红娘在一旁沉默着,她不知道张生懂不懂得她的心意。

她仿佛觉得自己是他前生脚下踩死的一只蚂蚁,所以今生,他还是一样的无视她的存在。

红娘终生的等候,始终换不来他刹那的凝眸。

*** 老夫人得意地坐下,与郑桓相视一笑。

【郑桓】谢老夫人!【老夫人】还叫老夫人哪?【郑桓】谢岳母!*** 郑桓饮茶。

*** 老夫人笑着点点头。

-------------------------------------------------------------------------------*** 地点:长亭*** 老夫人、长老坐在亭内【旁白】暮秋季节,路旁黄花凋零枯萎,一片片枫叶随风落下。

蓝天上白云朵朵,大雁成对往南方飞去。

【老夫人】(坐,敬酒状)今天送张生赴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

老身先行动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莺莺来。

【长老】(饮酒)阿弥陀佛,老夫人不要着急。

离别总是如此啊,且再等等吧。

【老夫人】(点头,望一眼天空)诶……----------------------------------------------------------------------------------------------------------------------*** 地点:前往长亭的路上。

*** 莺莺、红云跟在后面<音乐- 马车>【崔莺莺】张生进京赶考,离别本来就使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暮秋季节,多让人烦恼。

【红云】(倒一杯水递给莺莺)小姐,喝口水吧,你今天一天都没吃什么东西,如今是越发削瘦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