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之游山西村 人教新课标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之游山西村 人教新课标学习精品

《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资料准备
1背景音乐与诗境相关的挂图
2字典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游历山水农家
师:出示《游山西村》,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

当时,陆游回到家乡绍兴,住在乡下农村,和村民一起劳动,一起生活。

第二年的春天,外地的朋友来看陆游,陆游就带着朋友去山西村游玩。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自由地朗读。

师:在去山西村的路上,陆游对朋友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没想到这山西村隐藏在大山深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哈哈,终于找到了山西村。

指名朗读古诗,正音。

变着“花样”让学生反复朗读古诗。

第二部分:探究丰饶越地
师:我们都知道绍兴是闻名中外的酒乡、水乡和鱼米之乡。

那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绍兴是不是酒乡、水乡和鱼米之乡呢?
生:我从诗中的“腊酒”看出南宋时期的绍兴是酒乡。

师:腊月,指的是农历十二月。

腊月酿造的酒,到了新年开春的时候就可以
喝了。

那时候,只有一户人家酿酒吗?
生:家家户户都在酿酒。

师:每到腊月和正月,村子里到处弥漫着酒的香味。

这种酒啊,绍兴人叫它“新酒”,因为没有经过沉淀和过滤,所以看上去是浑浊的,但喝起来,特别地道。

生:过年的时候,我们去乡下做客,主人就会舀“新酒”给客人喝。

师:在主人看来,这是最好的酒。

“莫笑”的“笑”是“笑话”“嘲笑”的意思吗?
生:不是。

应该是“在意”“在乎”的意思。

陆游跟朋友说,你千万不要在意这“新酒”看上去有点浑浊,其实喝起来,特别地道。

师:你来读读第一行诗,读出“不在意”的语气。

生:莫笑农家腊酒浑。

师:一起读。

生:莫笑农家腊酒浑。

生:我从第三行中的“水”看出800多年前的绍兴是水乡。

师:光是一个“水”,还不足以说明绍兴是水乡。

生:后面的“复”字,表示河流多、湖泊多。

师:你真行!这个“复”和前面的“重”都表示“多”。

古时候绍兴人出行少不了什么?
生:乌篷船。

师:这是绍兴特有的船,绍兴是名副其实的水乡。

生:从“丰年”看出绍兴是鱼米之乡,丰年就是丰收年。

师:绍兴在历史上很少有大的自然灾害,几乎年年风调雨顺,年年都有好收成。

生:“足鸡豚”说明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养鸡、养猪。

师:有肉吃就算是过上了好日子。

生:我从“酒”看出绍兴是鱼米之乡,因为绍兴的酒是用米酿造的。

稻米丰收了,就有足够的米用来酿酒。

师:你能带着丰收的喜悦读读第二行诗吗?
生:丰年留客足鸡豚。

生:我从“留客”也能看出这是一个丰收年。

正因为有足够的鸡和猪,所以村民们才会留客人多住几日。

师:可不可以把“留”改成“招待”的“待”?
生:还是“留”字好,“留”更能体现出村民的热情好客。

生:“留”已经把“待”的意思包含进去了。

师:来,我们一起读读前两行诗,读出村民的热情来。

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第三部分:漫步山阴道上
师:陆游笔下的“山西村”到底在哪里呢?据说,是在山阴道旁。

山阴道在绍兴城的西南郊外,书法圣地兰亭就在这条路旁。

早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山阴道就很有名了。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说过这么一段话,跟老师一起读——
生: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师:王献之说,行走在山阴道上,这里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美妙的风景太多了,看都看不过来。

这段话中哪一个词表示看都看不过来?
生:应接不暇。

师:从东晋到南宋,经历了700多年,南宋时期的山阴道上,还能见到美妙的风景吗?
生:我从“柳暗花明”这个词发现山阴道上风景很美。

师:这里的“暗”是“黑暗”的意思吗?
生:摇头,不是。

师:是说柳树长得很——
生:茂密。

生:茂盛。

生:繁茂。

生:长得郁郁葱葱。

师:“柳暗花明”的“明”又是什么意思?
生:鲜艳。

生:花儿艳丽。

生:花儿争奇斗艳。

生:花儿开得很灿烂。

师:还从哪看出山阴道美景没有变?
生:从“山重水复”可以看出山阴道上的景色很美。

生:重重叠叠的山,碧波荡漾的水,再加上柳枝摆动,花朵争艳,景色就更美了!
师:是啊,700多年后的南宋,山不变,水不变,依旧风景如画。

谁来读读后面两行诗?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哪一个字写出了陆游当时的惊喜?
生:“又”字。

师:来,你把惊喜的感觉读出来。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又过了700多年,到了1913年,鲁迅从北京回到家乡绍兴探亲,第三天和他的三弟乘船去兰亭游玩,经过了山阴道。

他在《好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回忆: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鲁迅先生回忆了山阴道旁的许多景物,有植物、小动物、建筑。

“伽蓝”就是寺庙,有人物,还有许多自然景物,真可以说是应接不暇。

咱们一起轻轻地读读这段美妙的文字。

师生配乐朗读。

师:山阴道上的风景依旧那么自然、淳朴、赏心悦目。

第四部分:回味经典诗行
师:同学们,陆游写绍兴山水农家的诗有很多很多,偏偏这一首——《游山西村》,800多年来,一直被后人所喜爱,特别是其中的两行,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

你知道是哪两行吗?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为什么是这两行呢?俞老师在网上搜索到一些新闻标题,这个标题跟我们的学习有关——学习如逢山重水复,名师指点柳暗花明。

这里的“山重水复”指什么?
生:遇到了难题。

生:指学习上的困难。

生:一直没有进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师:“柳暗花明”在这里指什么?
生:学习成绩提高了。

生:学习上有进步了。

生:解决了难题。

师:这个标题跟学校办学有关——只看“生源”难免山重水复,培育“特色”也能柳暗花明。

跟企业有关的:华北油田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跟外交有关的:相信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跟炒股有关的:山重水复仍无路,柳暗花明待龙年。

这些标题中的“山重水复”还可以指什么?
生:很难发展,遇到了阻碍。

生: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生:形势不好,没有转机。

师:说得真好。

那这里的“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
生:走出了困境,胜利后的喜悦。

生:看到了希望,解决了问题。

生:有了好消息,就要获得成功了。

师:我最喜欢这一个标题,这是一种乐观面对困难的态度。

一起读——
生:为了柳暗花明,拥抱山重水复。

师:同学们,陆游生逢乱世,遭遇过无数的坎坷,可他始终坚信,一定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陆游一生勤勉,光是诗歌,留存下来的就有9300多首,是古代诗人中写诗最多的人。

出示书法对联,一起读——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其实,无论是谁,都会遇到困境,都会感到迷茫,但只要坚持寻找出路,奋勇拼搏,一定能看到希望,一定能收获成功!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