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一、课题的提出在绘本中,孩子喜欢的小兔、小狗、企鹅、大象……被图画赋予了人的品性和感情后,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因而深受孩子的热爱。

只要走近绘本,你就会发现绘本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它们往往不以知识的方式呈现,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中性传递者,而是信息的重组者,其中有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理念……绘本的语言留白,给了孩子很大的探索与想象的空间;绘本流露出来的童趣,与低段孩子的心理发展如水乳交融一般融洽、和谐;绘本的美丽稚气,能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开发实施这个课题,让低段的孩子从绘本开始真正爱上阅读,完成从“悦读”到“阅读”的转变。

我们认为加强对低段学生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1、绘本阅读符合低段儿童的思维特点。

绘本以它的童稚的画面和思维方式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在小学低段,孩子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在绘本中,儿童文学作家使用孩子可以解读的词汇,熟悉的语句结构,将主题巧妙涵盖进去,汇聚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故事。

借助丰富的图画使孩子们在阅读文字时觉得更为简单,通过直观化的绘本内容,孩子吸收、激荡、转化着各种观点,无形中便培养出精湛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促使他们积极地由绘本向纯文字阅读过渡。

2、绘本阅读符合低段儿童的审美情趣。

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国内外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手法,或水彩,或剪贴,或水墨,用缤纷的色彩流畅的线条营造故事情节,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既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

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

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3、绘本阅读能激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

绘本里还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

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为孩子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

4、绘本阅读是新课程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绘本阅读能促进低段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促进主动发展。

通过对学生绘本阅读的指导,鼓励学生多看书、爱看书,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既学到新的汉字,新的知识,又复习巩固了已学的汉字,积累了知识。

5、绘本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

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绘本阅读,只能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很难培养起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也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的绘本阅读进行指导和推荐。

因此,只有通过有效的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利用绘本这一有益的媒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博览,凭借着和老师及全班同学共读的经验中,学习与体验绘本的阅读技巧。

让孩子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现在,国内已有不少的专家学者都在研究绘本阅读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作品来给孩子阅读,来愉悦孩子的生活,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呢?1、台湾的不少专业人士认为,绘本是早期阅读的首选,台湾的绘本阅读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深入进行有二十余年。

2、国内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教授等多年来也一直呼吁让孩子阅读经典绘本,认为《幼儿经典绘本》应该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

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幸福感,让孩子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通过绘本与一般儿童读物的比较,其一,绘本善于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幼儿平时难以理解的、较为深邃的内涵,包括哲理、生命的主题;其二,从美学的角度来讲,绘本以美仑美奂的绘图,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第三,图与文相辅共存的平衡关系,营造整个绘本的内在感觉。

3、“绘本快乐阅读”是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2004年确立的校本研究课题。

目前,全校已有10个班级进行绘本快乐阅读实验,并吸引了国内6个省的8所中小学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3所中小学的签约合作交流。

4、山东德州德城区从2002年开始实行“读书行动计划”,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北园小学渐渐探索出一条相对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并推广到全区。

他们每周设置两节阅读课,积极建设班级图书角和“快乐书吧”,并开展了“红领巾书市”、手制书和故事妈妈等活动。

三、课题研究目标1、帮助低段学生完成从“悦读”到“阅读”的良好转变。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享受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

2、提升低段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兴趣,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促进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绘本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主探索研究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绘本阅读指导策略体系及模式,带动低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化、细化,实现语文教学效益最大化。

5、通过课题研究,转变家长和教师对阅读的理解,建立全新的阅读理念。

让有志于研究课外阅读、儿童阅读教育的教师快速成长起来,成为教育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四、课题研究内容1、低段各年级绘本阅读目标构建策略研究。

2、低段各年级绘本阅读内容选择策略研究。

3、低段各年级绘本阅读方法指导策略研究。

4、低段各年级绘本阅读课型构建策略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

根据课题方案实施研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充实、调整方案,提出新的实施策略,付诸于实践,如此循环。

(2)经验总结法。

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与策略等。

六、课题的实施(一)构建小学低段各年级绘本阅读指导目标体系。

针对作品特点,针对低段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阅读发展水平,制定出了一至三年级各年级段的绘本阅读目标,以检验不同的指导策略达成目标情况。

(二)、构建小学低段各年级绘本阅读内容体系。

在研究中,我们初步形成了绘本阅读的内容体系。

在绘本的选择上,我们坚持适应性、价值性、丰富性、系统性的原则。

适应性:篇幅适中,符合一年级至三年级孩子的接受能力。

价值性:不求实用,但求审美,选择在语言、内涵、内容情节上均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且绘图、设计、印刷、装帧精美的。

丰富性:内容上、类型上力求丰富,知识性的,情感性的、哲理性的,能涵盖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

系统性:避免绘本选择上的随意性,盲目性,要求围绕主题,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形成一个阅读的序列。

(三)构建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指导方式体系。

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时,不应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而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儿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知识和智能。

绘本快乐阅读课的基本原则是:自主、开放、互动、发展,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有:1、阅读共情式。

首先,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并积极鼓励他们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参与到编写故事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续编结尾;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例如,读《彩色的乌鸦》可以让儿童将自己想象成一只色彩斑斓的彩色乌鸦,然后他们就会很自然的以“我”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我”会怎么做。

其次,让孩子从书的封面到封底、从扉页到版权页、从前言到目录等认识书,再引导孩子在参与中学会挑选图书。

当孩子积极借书捐书时,要不断提出参与的要求——选择适合的书,最好是优秀的书;扉页不能空着,必须写上自己的话。

第三,从第二学期开始就可以一节课读几本书了,或一起读一套书中的一本,其余的由孩子们课外阅读。

如可以先一起读《恐龙温馨故事》中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再让孩子们自己读《你真好》《我是霸王龙》;先一起读《彩乌鸦》系列中的《彩色的乌鸦》,再让孩子们自己读《一只孤独的乌鸦》《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

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读一套书中每一本的开头,或由教师“预告精彩片段”,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己在课外读完整本书,如可先一起读《杨红樱亲子绘本故事》中的一本,预告其余四本的精彩片段。

或选择内容或形式相关的几本书,以一本带其他。

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应在课内交流分享,让儿童有一个展示的平台。

在交流中,孩子们既可以体验成就感和分享的快乐,又可以强化其阅读兴趣。

2、主动质疑式。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若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往往比教师的设问更有效,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支架作用。

因此,在绘本阅读课中,我们的教学常常以学生的提问为主线,创设动口、动脑、动手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在为学生提问答疑解惑的同时,我们还鼓励、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开放性地将阅读活动与生活、游戏、学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使学生的经验、情感得到迁移,推进阅读的深入。

例如在教学绘本《我是霸王龙》时,引领学生阅读了故事的开头之后,教师就引导学生自己根据故事的题目和封面插图质疑:在爸爸妈妈离开小翼龙之后,他会遇到哪些危险?如果遇到了可怕的霸王龙,小翼龙一个人能对付得了他吗?小翼龙还有可能再和爸爸妈妈见面吗?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索。

3、家长参与式。

我们设计了家庭绘本拥有量调查表,并进行调查,了解家长对于绘本阅读的现状;召开关于绘本阅读指导的座谈会,主要内容是关于绘本阅读的理念、选择、阅读指导等;通过家校平台,推荐绘本;发放关于经典绘本阅读资料;家长会上注重家长之间交流心得,请优秀家长做经验介绍。

对家长进行循环螺旋式上升辅导。

此外,针对亲子阅读中大部分家长过度追求阅读结果的误区进行指导,我们着重从这几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家长在阅读绘本中注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阅读不是“上课”,是家长在和孩子一起进行有趣的“阅读旅游”。

在家长会或座谈会上,我们引导家长在亲子阅读中,注重营造宽松、有趣的、自由表达的阅读氛围。

不刻意追求阅读效果,让孩子感受阅读的快乐。

第二,引导家长在阅读中讲究一些阅读技巧,帮助孩子增强阅读兴趣,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