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地理第一部分(选择题)某校学生设计了验证大气受热过程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两个塑料桶中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数值呈现明显差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有土瓶空瓶16:08(开始)30 ℃30 ℃16:17(结束)38 ℃31 ℃(天气状况:晴朗、微风场地:学校操场气温:22℃)1.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 大气主要靠太阳辐射加热B. 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C. 晴朗天气不存在削弱作用D.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2. 该实验及结论可以用来解释A. 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午后B. 不同纬度存在气温差异C. 沿海地区海陆风的形成D. 阴坡阳坡植被差异明显【答案】1. B 2. A年保玉则峰是巴颜喀拉山的最高峰,位于青海省久治县境内。
这里雪山高峻、湖泊静美,灌木、沼泽密布,有“天神后花园”之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随着久治县上世纪90年代起对景区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全球变暖的影响,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8年9月,被取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A级资质,无限期停止对外开放。
左图是年保玉则峰及附近地图,右图是驴友拍摄的景区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景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①岩浆活动②地壳运动③变质作用④冰川侵蚀⑤流水侵蚀⑥风力侵蚀A. ①④B. ②⑤C. ②④D. ③⑥4. 年保玉则峰附近开发旅游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是A. 冰川消退B. 土地荒漠化C. 水土流失D. 湖泊面积减小5. 旅游产业喊停之后,久治县拉动经济发展的措施是A. 增加牲畜养殖数量B. 大量采集野生中药材C. 发展畜产品深加工D. 鼓励藏民到四川打工【答案】3. C 4. B 5. C【解析】伊犁河谷许多地区将苹果等果树种到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南坡。
读“伊犁河谷位置及地形”和“伊犁河谷月平均气温与高度的关系”。
完成下面小题。
6. 伊犁河A. 干流流向自西向东,属于内流河B. 常年接受海洋水汽补给,无汛期C. 流域内部协作开发需要国际合作D. 流量大,含沙量小,可全年通航7. 据图可知,伊犁河谷果树种植高度的选择主要考虑该地A. 海拔高,气温较低,病虫害较少B. 全年各月平均气温最高,光照强C. 处于迎风坡,降水多,水源充足D. 冬季出现稳定暖带,可防御冻害【答案】6. C 7. D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市开幕。
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一句“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引发广泛关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这句话体现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有①人口数量众多②人口分布不均③人口增加速度较快④购买力强的人数较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 充分利用进博会的带动效应,上海市应A. 打造成进口商品集散地B. 吸引人口大量迁入C. 建设港口和发展重工业D. 扩大城市占地面积【答案】8. D 9. A又到驯鹿迁徙时,大群的驯鹿小心翼翼地迈动着脚步,趁着漫长的极夜到来之前,到南方去寻找温暖、阳光和食物。
读“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驯鹿迁徙路线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迁徙路线)”。
完成下面小题。
10. 驯鹿寻找的“南方”是指A. 常绿阔叶林B. 常绿硬叶林C. 温带草原D. 亚寒带针叶林11. 推测与驯鹿迁徙原因最相似的是A. 东非草原动物迁徙B. 候鸟的周期性迁徙C. 鲑鱼洄游到上游产卵D. 秘鲁近海鱼类丰富【答案】10. D 11. B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总体目标是实现“绿色的”智能化生产。
以某瓶装饮料厂为例,未来的生产场景可能是这样的,生产线上输送过来空的饮料瓶,每个瓶子都自带一个二维码,里面记录着客户的定制信息,第一个瓶子走到灌装处时,通过二维码的无线通讯告诉中控室的控制器,这位客户喜欢甜一点,需要多放糖,控制器会给灌装机器手下达相应指令;第二个瓶子过来,这位客户喜欢柠檬口味,控制器就告诉机器手“添加柠檬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从描述中可以看出,智能化生产A. 不再需要任何劳动力B. 更关注客户个性需求C. 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D. 原料投入仍决定成本13. 实现工业4.0的核心是A. 完善交通B. 培训员工C. 科技创新D. 开拓市场【答案】12. B 13. C【解析】【12题详解】智能化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但仍需要人工控制,A错误。
材料中体现智能化生产可以针对客户的个人需求对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B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智能化生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C错误。
通过解读材料可以得知,未来影响智能化生产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原料,而知生产中所使用的的智能设备,D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实现工业4.0需要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智能设备和相关控制软件。
这些都需要科技创新去实现,故C正确。
故选C。
武汉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众多“始祖级”的工厂,诸如武汉最早的汽水厂、武汉第一个电灯公司(如右图)等,虽然今天它们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但它们仍是这座城市的荣光,更见证了中国工业化起步与经济腾飞的历史征程。
读左图“武汉市中心城区首批工业遗产分布”。
完成下面小题。
14. 武汉工业遗产A. 集中分布在城区一环路和二环路之间B. 体现早期工业布局主要考虑公路走向C. 说明城市功能区规划以工业区为中心D. 因城市化导致企业被包围进中心城区15. 工业遗产A. 可适度进行改造,保留城市记忆B. 因占地面积较大,应该全面拆除C. 应原封不动保存,形成城市景观D. 通过技术的升级,恢复传统生产【答案】14. D 15. A【解析】【14题详解】据图可知,武汉工业遗产大多分布在二环路意外地区,一二环中间分布数量并不多,A错误。
早起工业布局大多沿河流分布,B错误。
据图可知,武汉市东、南部工业分布较少,城区面积较大,证明城市功能区规划并不以工业区为中心,C错误。
随着武汉的城市化逐步发展,城区面积逐步扩大,许多原来在城市以外的工业企业被划入到城区范围之内,D正确。
故选D。
【15题详解】工业遗产大多无法进行工业生产,但又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适度的改造形成纪念馆或旅游景点,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保留城市记忆,A正确。
由于工业遗产承载了我国进来工业史的一些记忆,具有历史价值,不应全面拆除,B错误。
由于工业遗产大多与城市景观格格不入,因此应对其加以改造,C 错误。
原有的工厂厂址与现在的城市功能区规划不匹配,且硬件条件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故不建议恢复传统生产,D错误。
选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6.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休闲游游客从①②中选择一条路线,说明理由并绘制该路线剖面图。
(2)说明图示区域不同地形条件下交通与聚落的特点。
【答案】(1)选择①路线①路线整体坡度较缓,体力消耗较少。
剖面图示例:(2)平原地区交通线路数量多、密度大,聚落规模大;山区交通线路数量少,聚落规模小、分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详解】(1)题中要求为休闲游客选择旅游路线,则要注重旅行途中的强度。
②线路在接近山顶附近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大,在攀爬过程中消耗体力多,不符合休闲原则。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主要遵循以下步骤:1、定比例尺,即横坐标宽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一致,纵坐标高度在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
2、定点,将剖面线和等高线的交点按照相关高度垂直落在剖面图上。
3、连线,过所有选定的点用平滑曲线将他们连接起来。
(2)图中在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起伏小,交通线路修建难度小,数量更多,更密集。
拥有更多的平地可以修建住宅,聚落规模也更大更集中。
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大,交通线修建难度大,线路少,由于平地少聚落规模也小,布局大多分散在少有的平地处。
17.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自驾游客沿川藏线(318国道)从芒康到昌都途中看到如图1所示风光,草甸、针叶林交织,与他们在奥斯陆附近看到的“北欧风光”相似。
图2和图3分别是北欧奥斯陆和昌都的位置及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分析资料中两地景观相似的原因。
【答案】奥斯陆纬度高,气温低,降水较多;昌都纬度低,海拔高,气温低,夏季降水较多,蒸发弱;两地水热条件相似,所以景观相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气温降水量图的判读以及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比较分析。
【详解】两地景观类似,则意味着两地的气候特征较为相似。
由于主要景观为草甸、针叶林交织,证明区域气温较低,且具有较丰富的降水。
昌都位于高原地区,虽纬度较低但海拔高,导致气温偏低,同时夏季降水丰富。
奥斯陆位于北欧,虽然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但受西风和暖流影响,降水较为丰富。
综合来看两地虽区域差异明显,但水热条件相似,故形成类似的景观特征。
18.为了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北京市某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农业实践活动——种植冬小麦。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种植地点选择了教学楼前的小块空地(如图),过去是绿化用地,可利用楼内水管浇灌。
(1)据图评价“麦田”的种植条件。
10月下旬某天,同学看到天气预警信息后迅速在麦苗上铺了一层薄膜,并用石头压住固定,如下图所示。
(2)推测同学最可能看到的天气预警信息,并说明同学铺设薄膜的目的。
冬小麦发芽前,田里的种子被喜鹊等鸟类大量啄食,同学们补种以后,依然被吃掉很多,让人既愤怒又无奈。
同学们着急地四处收集解决办法,如蹲守打鸟、将补种的种子浸泡农药……(3)大部分同学不同意采取这些做法,说明他们的理由。
【答案】(1)有利:土地平坦;过去是绿化用地,土壤比较疏松、肥沃;离教学楼近,便于用水灌溉和学生观察、管理;学校支持;不利:南面有楼房遮挡,光照、热量不足。
(2)大风、降温 防止大风吹倒麦苗;避免降温冻坏麦苗。
(3)从生态保护,环境污染两个角度回答,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对平时所学知识和显示生活结合的综合分析能力。
【详解】(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主要从有利和不利角度分析,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
从有利因素来看,该地从前是绿化用地,长期生长植被,证明接受过人工改造,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且由水管可以灌溉。
人文上来看,由于离教学楼近便于学生的观察和管理,且学校给予支持(政策因素)。
不利因素通过分析图片可以得知该地位于教学楼北侧,在北京地区有教学楼的阻挡会导致全面没有光照,热量也不足。
(2)对农田进行覆膜又在10月下旬,可以判断此次天气预警应为寒潮。
寒潮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会导致农作物倒伏、冻害等问题,覆盖地膜可以防风、防冻害。
(3)材料中描述防止农作物被鸟吃主要有打鸟和种子泡农药两个办法。
其中打鸟会导致鸟类死亡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打破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