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可以参加地竞赛汇总情况

大学生可以参加地竞赛汇总情况

大学生可以参加的竞赛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注:加黑赛事为教育部资助的九大赛事,上面共有八个,还有一个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文案大全文案大全重庆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一览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注:1 含(*)赛事为教育部资助的九大赛事,上面共有 6个,还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2 加黑赛事为在机械学子关注较多、有广泛参与度的比赛。

重点项目竞赛的介绍及获奖情况主要分为三类,一.实践类1.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该项目隶属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原名“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国家直接面向大学生组织开展的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

该计划项目的开展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文案大全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开展项目申请,每队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

项目申报对象主要为学习成绩优良(或个别有特长)、学有余力、项目开展期间为2、3年级(五年制本科为2-4年级)的在校本科学生,申报项目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弘深学院学生;(2)、课程成绩平均分值≥ 70 ,平均学年重修课程数不得多于 1 门,学有余力的学生;(3)、不满足1、2条中任何一条,但个别有特长的学生,经审查批准后可参加申报。

目前我校已连续开展六届,立项项目近400项,参与学生1100余人。

2.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简称 SRTP ),是学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的一项创新教育计划,是学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计划以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该计划主要资助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项目开展期间2、3年级(五年制本科为2-4年级)在校本科学生。

文案大全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兴趣驱动和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立题、可行性分析论证、设计实验、结果分析比较、撰写研究报告等过程;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项目;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向学院申报,项目组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

该项目每年申报一次,目前已成功开展四届,共立项2435项,参与学生近7000人。

3.“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该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与“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共同主办,竞赛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

该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

该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是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与汽车等多学科专业的创意性比赛。

文案大全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时间一般在7-8月。

竞赛对象为在校本科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电工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自愿组合,三人一队。

竞赛评奖分为赛区奖和全国奖。

4.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该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部分著名高校共同承办的一项大学生机械学科知识创新与设计大赛。

竞赛旨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实践工作能力。

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一般逢双数年举行。

竞赛对象为具有一定机械设计原理等相关知识的在校学生,大赛题目采用自选式或命题式,参赛作品以个人或小组申报,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不得多于5人。

大赛由省或邻近的省区市组成分赛区,大赛分高校选拔赛、赛区预赛、全国决赛三个阶段。

5.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唯一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

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文案大全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和广大高校的积极协作下,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覆盖面广,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

竞赛以学校为参赛单位,每年举办一次,2008年举办第一届。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参赛者以小组形式参赛,自愿组合,每组不得超过7人。

参赛作品以“节能减排”为主题,包括体现新思维、新思想的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作品。

在2008年举办的首届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二.理论类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被国家教育部规定为全国大学生九大竞赛之一。

竞赛以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文案大全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竞赛对象为具有一定高等数学知识的在校本、专科学生,自愿组合,三人一队。

竞赛每年举行一次,时间一般在9月,以参赛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赛区进行。

竞赛设国家级奖和赛区奖。

近三年我校获全国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

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一项国际级的竞赛项目,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

MCM/ICM 是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和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 的缩写,即“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

MCM 始于 1985 年,ICM 始于 2000 年,由 COMAP(the 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得到了 SIAM,NSA,INFORMS 等多个组织的赞助。

MCM/ICM 着重强调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原创性、团队合作、交流以及结果的合理性。

竞赛对象为具有一定高等数学知识的在校学生,自愿组合,三人一队。

该竞赛1985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一般在2月的一个周末举行,历时四天。

竞赛共设置四个奖项,分别为文案大全特等奖、特等奖提名、一等奖、二等奖。

近三年我校学生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3.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该竞赛由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英语辅导报》社承办。

竞赛内容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学习基础知识和读、听、说、写、译五方面的技能。

本竞赛是测评全国性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竞赛,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打好英语知识基础,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所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参加,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一般在4月,决赛在5月,学校根据初赛成绩择优选择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决赛,竞赛评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008年我校学生获全国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7项。

4.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该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大学生科技活动。

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大学生学习力学的文案大全兴趣,有助于发现和选拔力学创新的后继人才。

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一般逢单数年举行。

具有一定力学(包括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相关知识,在校年龄在30周岁(含)以下的在校大学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

竞赛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采用个人闭卷笔试方式,团体赛采用团队课题研究方式。

三.制图类“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该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大赛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尺规绘图技能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给全国各高校图学工作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探索研究制图技术的发展方向,学习先进的制图技术与手段。

该竞赛每年举办一次,2008年举办第一届。

具有一定制图基本知识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参加。

在2008年举办的首届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

文案大全奖励加分参赛获奖学生,学校根据竞赛参与范围、级别及获奖级别给予以下奖励:(1)学分●对参加综合性、创新性学科竞赛的学生,如果学生经过培训选拔代表学校参赛,学生获创新实践2个学分;对没有经过培训选拔而直接参赛的学生,学校根据其竞赛特点进行考核,记1-2个学分。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学生,其任选课成绩为优秀,获奖省部级奖的学生,其任选课成绩为良,代表学校参赛未获奖学生,其成绩记合格。

●对参加课程竞赛的获奖学生记全校任选课程1学分,获奖竞赛最高奖项及国家级奖项任选课成绩为优秀,获省级奖项任选课成绩为良。

●参赛校级学科竞赛不记学分。

各类学科竞赛记学分奖励见下文案大全(2)研究生免试攻读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在学校营造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对竞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在研究生免试攻读中优先选择,对获得直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学校单列计划,不占学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名额。

具体细则请按照《重庆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实施办法(试行)》(重大校[2009]146号)执行。

具体见《重庆大学学生手册》P53-57文案大全1.下列条件学校单列计划,直接推荐。

特等奖2.学校单列计划,但需参加复试。

全国一等奖3.按“重庆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奖励分值细则”加分。

参加创新实践活动信息获得途径:教务处网站:,学校会将竞赛及创新实践所有信息及时发布在网上;民主湖论坛:分类讨论区/学术学科/本科生创新基地,将会有老师在线回答同学问题;学院通知:学院将通过张贴通知或网络等方式通知同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