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废气
本工程项目废气排放源主要有沥青储罐挥发性废气排放,及装卸过程产生的少量废气;
沥青烟治理措施:
沥青烟主要由气、液两相组成,液相部分是十分细微的挥发冷凝物,气相部分是不同气体的混合物。
对于这种浓度不高,成分又极为分散的沥青烟,用一般方法很难将其净化。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方法:
①燃烧法
沥青烟中含有大量可燃物质。
因为沥青烟的基本成分为碳氧化合物,其中又含有油粒及其他可燃性物质。
当温度控制在800o C一1000o C之间,供氧充足,燃烧时间在0.5s左右,烃类物质就可以燃烧的很完全,其他杂质也能彻底燃烧。
如温度过高,部分沥青烟容易形成颗粒,以粉尘形式随烟气排出,形成二次污染。
②电捕法
这种方法是基于静电场的物理性质而进行的。
沥青烟中的颗粒及大分子进入电场后,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它们可以载上不同电荷,并驱向极板,在被捕集后聚集成液体状靠自身重力作用顺板流下,从静电捕集器底部定期排出,从而达到净化沥青烟的目的。
该方法的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对烟的温度要求较高,一般控制在7O℃一8O℃,因其不能用于碳粉尘的捕集,而必须采用湿式静电捕集器,也就增加了污水处理设备。
③吸附法
可采用焦炭粒、炉渣、白云石或滑石粉等具有粒径小,多孔,且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对沥青烟进行物理吸附。
具体吸附剂的选定应结合生产性质和当地吸附剂的来源情况,选用固定床及输送床等,可依据沥青烟的浓度、吸附剂的性质、净化标准等条件而定。
这种方法采用的吸附剂不用再生,可直接用于生产,系统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
④吸收法
采用汽油、柴油等有机类液体做吸附剂,使沥青烟的混合气与吸收剂逆流充分接触并洗涤,除去有毒组分,达到净化的目的。
此类方法多用于焦化厂、涂料厂和石油化工厂。
其净化效率低,存在二次污染,技术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述为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沥青烟治理办法。
一般国内沥青库只是仓储,不进行沥青深加工,存储沥青的温度一般都在130度以下,储罐产生的沥青烟气量很少,通常采用第3种吸附法,原有的储罐的大气通管加长加大,采用专业家厂不锈钢可设放活性炭的通气面罩,产生的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剂过滤后达标再排放,一般情况下要适当时间更换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