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考试卷整理

心理学考试卷整理

心理学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著名心理学家,于年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2.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3.良好的记忆品质主要表现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

4.空间知觉包括、、、方位知觉。

5.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或活动的和。

6.情绪的表达主要通过、和言语表情来表现。

7.划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主要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将答案填在题前的括号。

)()1.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难以忘怀,这是形象记忆。

()2.激情有可能导致理智水平降低,所以,教师应尽量避免激情的产生。

()3.一般来说多血质的人优于胆汁质。

()4.人们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行走是条件反射。

()5.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只有消极作用。

()6.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7.“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强调了创造性思维的酝酿阶段的重要性。

()8.焦虑水平越高,活动效果越好。

()9.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

()10. 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前的括号。

)()1.在日常活动中,适当控制某些条件并能结合日常业务工作而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是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2.同一位教师上的一堂课,全班同学往往反映不一:有的同学理解了教材并掌握了教材容;有的同学一知半解,印象不深,对教材感到难懂。

此现象说明了人的心理具有A.客观性B. 发展性C.主观性D.实践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A.见风流泪B.谈梅生津C.睹物思人D.望而生畏()4.吃糖之后,再吃苦的东西,觉得特别苦,吃苦的东西以后,再吃糖,觉得特别甜,这是什么的结果A.感觉适应B. 知觉选择性C. 感觉对比D.联觉()5.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分散B. 注意的分配C. 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广度()6.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容记忆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的影响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双重抑制D.单一抑制()7.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A.后象B.表象C.想象D.联想()8.提笔忘字,非常熟悉的答案一时找不出来,这是A.不完全再认B.暂时性遗忘C.永久性遗忘D.没有识记()9.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A.分析思维B.直觉思维C.再造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10.对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常把它看作是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将之作为“优质木材”这是什么的表现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11.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兴趣B. 性格C.气质D. 能力()1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A.对比联想B.因果联想c.相似联想 D.接近联想()13.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14.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15.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16.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A.具体化B.分析C.系统化D.抽象()17.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18.能对人的工作与学习产生实际效果的兴趣品质是A.兴趣的效能性B.兴趣的广度C.兴趣的持久性D.兴趣的指向性()19.情绪所反映的是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20.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一种A.责任感 B.道德感 C.美感 D.理智感()2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个性的什么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2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23.易激动、任性、抑郁表现了性格的A.理智特征B.意志特征C.态度特征D.情绪特征()24.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什么气质类型的特点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25.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3.简述遗忘规律及避免措施。

4.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 简述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6.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7.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请论述气质在社会实践中的意义。

2.教师应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六、案例分析题(共8分)请你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开洗衣店,一个开伞店。

老太太左右为难:晴天,担心开伞店的女儿的生意不好;阴天,担心开洗衣店的女儿的衣服晒不干。

有一天,有人劝导,老太太你好福气,下雨天,你开伞店的女儿生意好,该高兴;天气好,你女儿的衣服干得快,也该高兴。

对你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呀。

老太太想一想,也真是这样,心情顿觉好多了。

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2.以为信号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以为信号的条件反射系统为第二信号系统。

3.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或活动的和。

4.衡量一个人的意志强弱的主要标准是。

5.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包括、、和验证阶段。

6.记忆的完整过程包括、、再认和回忆等三个环节。

7. 性格是人对和与之相适应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将答案填在题前的括号。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2.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

()3.“人脸与花瓶互变图”说明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

()4.“触景生情”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是指联想的作用。

()5. 想象表象是对已有记忆表象加工改造而形成的。

()6. 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7.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表情所意味的心状态,这是思维的间接性。

()8.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容。

()9.人的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

()10. 天才和低能的主要标志由能力决定。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前的括号。

)()1.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人的正常心理的发生、发展,离不开A.自然现实B.社会实践C.人脑D.神经系统()2.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方面容的科学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D.心理现象()3.“一俊遮百丑”反映了哪种效应的作用A.首因B.晕轮C.刻板D.近因()4.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B.视觉C.色觉D.知觉()5.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属性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会由于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我们却能保持对物体原本大小、形状等属性不变的知觉,这是知觉的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6.使用新家电前要先看注意事项,然后再去实际操作。

“注意事项”引起人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7.吃糖之后,再吃苦的东西,觉得特别苦,吃苦的东西以后,再吃糖,觉得特别甜,这是什么的结果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知觉选择性D.联觉()8.下列哪项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A.广度B.强度C.时间D. 敏捷()9.学生在头脑中确定各种事物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是A.比较B.分析C.综合D.抽象()10.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什么气质类型的特点A.胆汁质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11.以下对关于影响性格的因素表述错误的是A.教育起主导作用B.社区环境起决定作用C.遗传是物质前提D.父母是第一任教师()12.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13.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7±2个组块B.7±2个数字C.7±2个单词D.7±2个句子()14.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是哪种抑制的于扰A.双重抑制B.倒摄抑制 c. 前摄抑制 D.单一抑制()15.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16.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哪种思维能力强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17.人的思维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出不同观念,这是指A.敏捷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18.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A.表象B.记忆C.感知D.想象()19.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A.常态分布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20.“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是指人的A.认识不同B.心境不同C.观点不同D.兴趣不同()21.能对人的工作与学习产生实际效果的兴趣品质是A.兴趣的效能性B.兴趣的广度C.兴趣的持久性D.兴趣的指向性()22.在教育工作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强调因材施教,其心理学的依据是A.年龄特征B.性别差异C.个性差异D.自尊心()23.由认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被称为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成就感()24.人在改造世界的心理活动中意志是A.自由B.不自由C.既自由又不自由D. 其它()25.根据动机容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可划分为A.生理性和社会性B.高尚和低级C.长远与短期D.主导性和辅助性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有哪些?。

2.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3.简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4.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品质?5.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6.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7.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 举例论述产生无意注意的主、客观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