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高校教师的细节——值得各位博士一看。
(转)已有13人参与这篇文章是在本论坛的其他板块有的,但是我觉得有必要在次板块发布一下,因为,可能有很多准备毕业的同学可能看不到此内容,各板块的帖子刷新很快,不一会就沉下去了,为此,有很多需要的朋友就很难看到了。
次文章属于转贴,我QQ空间也转了。
在找工作的板块,我觉得对将要进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等,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你们能看到,并祝你们顺利拿到想要的OFFER。
希望不要沉下去了。
以下是主要内容:招聘高校教师的细节——值得各位博士一看。
(转)由于学院出于锻炼人的要求,有幸被挑选进院长办公室工作,负责人才招聘打杂工作,在2年的工作中,也有一些体会,希望能给想来高校工作的虫子们有所帮助。
1.接受简历。
一般周一和周五接受简历,简历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三种,一种从校人事处转发的电子板和纸质版,由于我们内部有办公系统,院长和副院长以及我们办公人员机子上都安装了客户端,一般教师用机不安装。
所以电子版本一般每天上班就能看到。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发电子版也比较多,可是有的人电子邮件主题很不鲜明。
我个人建议主题为:XX博士或硕士,XXX专业,应聘XXX学院,这样看到你的主题,校人事处也好转发到办公系统,为我们这些打杂的人节省了精力,说不定多一个机会。
二是从人才招聘市场收到的。
三是学校教师转交的。
一般来说,简历很多。
一是由于我们学校处于沿海发达地区,尽管只是个省属院校,但条件肯定比西部好。
二是由于我们硕士博士都需要,所以简历多,三是学校给新进人的待遇也可以。
根据我们经验,一般人才市场投的简历,想来我们这类学校的不多。
2.筛选简历。
由于简历很多,按我们院长的话就是“撒胡椒面”,按我的话就是“遍地撒网,重点培养”。
对于这么多简历,院长哪有时间看。
并且学校的人事主要决策权其实都在院里面或者系主任上。
所以我就会分成博士,硕士两类,把符合条件推荐给院长或系主任看。
看到这么多简历,有的简历做的好,有的简历就是一张纸,有的简历做成彩色的。
给我工作带来方便的经验是简历不在厚薄,“关键在与信息的传递”。
(这句话尤其大家做简历的时候注意,如何让我们一眼发现你的基本信息和闪光点,很重要)最好三页纸。
一个封面,两页内容,最好用表单或者表格时,反正让人能一目了然。
(至于什么获得证书,不必要复印附在后面,可以在前面内容说明一下就可。
还有自我推荐信等,那么多简历,哪有时间看你的自我推荐信。
如果你要写自我推荐信呀,那么最好展现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要什么套话,比如,你说自己编程能力强,还不如指出你到底会什么语言最好。
证书这些,如果要你面试的话,你带来看一下不就得了嘛。
如果这些都搞上的话,你又投的电子版,还要多浪费我的纸张。
)最好有封面,封面上标上你的学校,你的研究专业方向,你的联系电话和E-MAIL,这些信息,我收到有的简历,封面上没电话,如果要他的话,我还要去内容里面找把它写到封面,所以心理上对这样的简历有抵触,一般放到最后整理。
我们筛选简历原则顺序是:首先看专业,其次看学校,再次看性别,再次看学历背景,最后估计您的意向。
专业:专业是第一。
所以,封面上如果标明了专业研究方向,首先可以筛选掉一批,学校再好,专业不对口,肯定不考虑。
所以,专业决定了一切,北大卖肉卖糖葫芦,很正常,不值得惊喳。
学校:学校或者科研所代表了实力。
对硕士,学校有影响,因为现在很多三流院校也有硕士培养权,还有硕士多,挑选余地大。
对博士,对于我所在学校来说,学校没什么影响,能有博士培养权的学校也不差。
应聘其他有些211学校是有影响的。
性别:男士优先,女士紧急关头考虑。
由于现在很多女生想来高校,但是女生的科研能力或者说后发力不足,还有一个院也要考虑性别均衡,所以,象我们院,宁要差一点的男的,不要女的,除非紧缺的研究方向和专业,因为我们院女老师饱和了。
学历背景:最好本科的专业,是我们院有的专业或者相关专业。
本科,硕士,博士都是一个专业领域。
原来,我看过一个帖子,说博士还看本科出身,即读的院校,确切的说,应该是本科读的专业。
我们原来曾收到过一个博士的简历,本科是船舶,硕士是力学,博士是岩土,应该说力学贯穿于三个学科,也很想来我们学校,但我们没要,关键是本科是船舶。
于我们差异太大。
因为一个博士来了,不仅仅是科研,还有教学,如果你本科学的专业就是我们院的专业,那不得心应手了。
看到其他帖子说学历查三代,对于现在博士这么多了,特别想进高校一般也不是特别热门专业,这个很正常,因为实践证明,本科学本专业或相通专业的或者本科是出于名牌大学的,上班后上课上手快和科研学习创新能力都较好,当然不排除个别优秀。
估计您的意向:按照前面筛选下来,但是还是有很多简历,我们也不可能给每个人打电话,但是争取时间给要的人发E-MAIL。
有的人肯定不会来我们学校的,尽管投了简历。
比如我们曾经收到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中科大的博士生简历,一般这些人,我们发E-MAIL,不会打电话,因为我们知道来的可能性很小。
打电话既花费银子,又难得听那些博士的套话,发E-MAIL免除了双方尴尬。
因此,我们一般给最可能来我们学校的人打电话。
所以,各位虫子,如果觉得自己的简历怎么没回音,一是别人没看到,自己投错了地方,在投之前,一定要看看那个学校的招聘计划,对口的当然欢迎,不很对口沾边的,也可以投。
为什么可以投?至于原因我准备另开一个面试的帖子祥谈。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别人认为就是给你了面试机会,你最终也不会去。
3.面试。
面试一般分为面谈+试讲。
面谈主要考审核各类证书原件,询问为什么来我们学校打算,身高和仪容仪貌。
一般来说,身高低于156不会要。
我们原来遇到过一个华中科大的女孩,只有152,也很优秀,各方面都合格,但最后我们没要,主要是写黑板就能写到下半面,比讲台高不了多少。
五官,端正即可。
对于硕士,主要是试讲一门自己最拿手的课程或者我们制定课程,时间一般20分钟到半个小时。
讲的好,时间就少,讲的差,时间会长点。
一般听试讲的人,院长,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加我秘书。
从口才,板书,内容熟悉程度三个方面做重点考虑。
硕士试讲不好,不会要的。
原来我们这里有个硕士,有点关系,试讲的时候来最基本的符号和术语都搞错,当场被我们否决,但是他又想来,最后找到我们校长,校长给我们院长打电话,院长没办法,给我们系主任说,而我们系主任直接说,那样的人不要,学院要要的话,安排到其他系去,可这又是不可能的,最后还是没要,所以,从这点看,你表现太差了,连系主任都可决定你的留去。
对于博士,一般不试讲,只是面谈,审查你发表文章和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看是否感兴趣。
所以,对于博士,如果文章档次高,很有优势,高校就是文章,文章是圈钱的机器也是升职称的阶梯,想来高校,就多发文章吧。
如果你不擅长写文章,我建议,那您最好不要来高校。
并且我们学校按照文章的档次折算成积分,按照积分高低给予住房补贴多少和科研启动费多少。
前几年,我们学校分配住房,积分高的博士具有优先挑选住房的权利,也就是说积分低,只能是再其他博士调剩下的,这就是社会规则。
4.录用。
学院确定了,你也要来,学院形成书面材料上交给校人事处,校人事处根据原来的招聘计划,形式审查,上交校长办公例行会议,一般每周一次,我们学校在周五。
一般都没问题。
那就签订协议了。
5.如何看招聘政策和签协议。
一般每个学校主页上都有引进人才招聘政策。
上面有住房补贴多少到多少,产权如何,租房补贴多少年。
这些最好写到协议后面附注里。
因为只要你来了,学校万一因为财政或者校长变动,政策往往会变。
所以,有可能到手的馍馍吃不到嘴或者不能及时吃到。
如果补贴是区间数的,那么最差就是区间数下限,最高就是上限,所以,文章决定一切。
还有有的学校提供无产权永久使用权,校内购房(小产权房)等政策。
这里面,你在与学校人事处商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您来了,万一工作几年,自己要走或者调动(两者有差别,正常升值调动,学校没有权利干涉),万一学校提供给您的是毛坯房,装修费如何算的。
校内购房,这个房子将来卖给校方,价格怎么算的,不可能按购入价格。
因为你投入的钱,即使放到银行也有利息等等。
读懂了招聘政策,就签订协议了,把你疑惑的不放心的都可以写进协议。
有的人可能会心理没自信,觉得要求太多,人事处会不要的,既然要签协议了,说明,系,院,校长办公会议都通过了,这样的人才,你想来,人事处一般也不敢拒绝你,人事处是个职能服务部门,决定权最大就是院长和校长办公会议。
即使校长办公会议通不过,院长想要,院长都可以去跟校长说的,我至今还没见到过一个院长想要,校长办公会议没通过的。
这是一个谈判的技巧问题,没用通用的经验了,各个摸索吧。
大功告成了,心里石头终于落地了!最后欢迎您成为中国高校教师中一员。
尽管这个行业充满了艰辛和悠闲,但是自己已经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哟。
后记:进高校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方了解这个单位。
因为工资全国都差不多,但高校的隐性收入相差很多了。
进了高校以后,相当于给你穿上了小鞋,眼睛最好近视一点,模糊一点,走路小心一定,只要心理清楚就行了,那么生活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