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奇妙的绳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结”及其用途,掌握一些“结”的打法。
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
【活动准备】
学生查找关于“结”的相关资料,对结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穿绑有鞋带的鞋子。
3.制作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教具。
【活动过程】
一、激趣
师: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哪怕是一条小小的丝巾也能千变万化。
(教师现场展示丝巾变变变)刚才老师给丝巾打了几个结,就让丝巾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多么有趣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有趣的结的世界。
二、了解“结”
(一)认识生活中的结
师:大家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用到结,能看到结的身影呢?生:
师:可见绳结不仅日常生活中需要,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还在急救、野营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出示课件)
(二)绳结的用途结绳记事
师:其实不仅我们现代人在生活中需要“结”,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很会利用“结”来为自己服务。
还记得我们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了解过的“结绳记事”吗?(出示课件)把你们记忆的闸门打开,回忆一下“结绳记事”是怎么一回事?
师:我们来进行一个思维体操,大家看看这四个差不多大的小结,大胆地猜测一下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很有想象力,至于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暂不去追究,但从这些史料中,我们足以知道绳结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
云南十八怪
师:我们再把视线转移到我国的云南,郑老师没去过云南,但我听说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和绳结有关。
老师先问问你们,你们平时买鸡蛋论什么买?生:一斤一斤。
生:一盒一盒。
师:你们知道吗,在云南鸡蛋是论串来卖的。
(出示课件)云南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不被碰坏,便以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三、实践
(一)绑鞋带
1.师:刚才我们聊了结,现在我们动手实践一下,现场展示一下大家绑鞋带的技巧,大家先自己练习一下。
2.分别请鞋带绑法不同的四位同学上台展示,每演示一个全班就跟着学习这种绑法。
3.师:刚才这四种绑鞋带的方法哪个绑得最快呢?对,是第一种,据专门研究绑鞋带的人士所作出的研究和统计发现,这种方法在众多绑鞋带的方法中是绑得最快的,它还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伊恩结
4.请四个示范的同学上来用刚才介绍的方法绑好鞋带,老师检验哪种绑得最牢。
5.师:既然四种方法绑得都不够牢,使得同学们都常遇到鞋带被踩松的情况,而伊恩结又是公认的绑得最快的结,你能不能设计一个绑得又快又牢的方法呢?(生演示)真聪明,先用伊恩结绑好鞋带,在此基础上再打一个结,问题就解决了。
6.师:就是绑鞋带这样一件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一件事情,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能设计出多种的绑法。
(二)称人结
1.了解称人结(出示课件)
2.师:我们就按照图示来学系称人结。
3.生活动
4.师:不同的结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根据结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结大比拼
师:下面要给你们每个小组出一个难题了,请大家集小组成员的智慧看那个小组结的绳结种类多。
(生实践,师巡视)生汇报
师:我们在用绳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还要注意根据事物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让绳结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老师把大家带进了有趣的结的世界,其实关于绳结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现,大家想继续在有趣的结的世界里探索吗?回去后大家再去了解一些绳结的名称、特点、用途,学习一些绳结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