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规定解读
四、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种类范围:
顾客主动选择 权 发动机 变速器
曲轴、主轴承、连杆、连杆轴承、 主要零件种类范 箱体;齿轮、轴类、轴承、箱内动力传 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气缸盖; 围 动元件(含离合器、制动器) 轴瓦;气缸体;凸轮轴、气门
13
汽车三包规定关键项解读
五、4种换、退车情况(1种免费、3种有偿) 1
基本原则,应同时符合: (一) 故障的突发性:故障发生前,驾驶员或用户无法预见将要发生的故障; (二) 故障的不可控性:故障发生时,驾驶员或用户难以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三) 后果的严重性:故障带来的后果将危及到人身、财产安全。
其中《质量法》第四章第四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 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基本原则中的“财产”指的是“他人财产”
2013年1月 15日,《家 用汽车产品 修理、更换、 退货责任规 定》正式公 布。
1. 汽车三包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拟定《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 任规定》 2. 汽车三包规定历经10年,7个阶段,已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3
目
1 2 3
录
汽车三包规定制定背景 汽车三包规定简介 汽车三包规定关键项解读
汽车在行驶时动力突然中断或自行加速或减速。 约束系统无法对乘坐人员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如安全带、气囊、座椅失效或车身结构 强度不足、行驶中车门自开、事故发生后车门无法打开等。
5
6 7
车辆起火
视野丧失
由于电器故障、油液渗漏或局部过热等原因引起的明火。
车外前方视野完全受阻。如行驶中发动机舱盖自行掀起。
车辆姿态失控或行 由于汽车受力构件的原因,失去保持车辆稳定平衡的能力,造成车辆姿态失控或行驶轨 驶轨迹突变 迹突变。如车轮、悬架、前/后桥、动力传动、车身等部件质量原因造成。
Q1 问:什么是家用汽车产品? 答:家用汽车产品,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和使用的乘用车。 乘用车,是指国家标准规定的除专用乘用车之外的乘用车。(GB/T 37302001) Q2 问:非家用汽车产品是否适用于《三包规定》? 答:《三包规定》是针对家用汽车的规定,未特别声明非家用汽车不实 行三包。非家用汽车,如企事业单位购买的汽车,可以不按本规定实行三 包,其质保条款由企业自行规定。家用汽车产品,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 需要而购买和使用的乘用车。乘用车,是指国家标准规定的除专用乘用车 之外的乘用车。(GB/T 3730-2001)
25
附:常见问题解答
Q7 问:如何界定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 答:第二十条 …家用汽车产品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都行 驶里程 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出现转向系统失 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消费者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 或退货的,销售者应当负责免费更换或退货。 失效:功能完全丧失。 车身开裂:结构件开裂。 燃油泄漏:明显的燃油泄漏或突然泄漏。 Q8 问:客户在2年或5万KM内,因产品质量问题,更换过1次发动机总成, 后又更换过2次气缸盖,才彻底排除故障。该客户可以向经销商要求换车 吗? 答:不能要求换车。三包有效期内,更换发动机、变速箱总成2次以上, 或发动机、变速箱的同一主要零件更换2次以上,故障仍未排除的,消费 者可选择换成或退车。但是,更换总成与更换零件的次数不能重复计算。
26
附:常见问题解答
Q9问:新车售出60日之后或行驶里程超过3000公里,车辆出现严重安全 故障 或产品质量问题时,消费者能不能直接选择退车或换车? 答:不能直接选择退车或换车。新车包退换期过后,不管车辆出现何种质 量问题,消费者不能直接请求退车或换车,只能请求先行维修。维修2次 后,故障仍然不能排除,或出现新的安全性能故障,可选择换车或退车。
17
汽车三包规定关键项解读
1 短里程故障导致换、退车(无偿)
18
汽车三包规定关键项解读
2 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七大总成或其主要零件更换超过2次导致换退车
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消费者选择更换或退货的,销售者应当负
责更换或退货:
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了2次修理,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现新的严重安 全性能故障的; 发动机、变速器累计更换2次后,或者发动机、变速器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 换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发动机、变速器与其主要零件更换次数不重复计算;
2011年9月, 国家质检总局 再次组织修订 发布了《汽车 三包规定》 (第一稿)
2011年10月, 国家质检总局在 北京召开《汽车 三包规定》立法 听证会。
2011年12月,国 家质检总局组织 汽车企业召开专 题会,收集汽车 企业意见。
2012年 1月,国家 质检总局再次向公 众征求《汽车三包 规定》(第二稿) 修改意见。
23
附:常见问题解答
Q3 问:修理时间如何计算? 答:第十九条 …修理时间自消费者与修理者确定修理之时起,至完成修 理之时止。一次修理占用时间不足24小时的,以1日计。 确定修理之时:修理记录中的送修时间。 完成修理之时:修理记录中的交车时间。 诊断时间是否算在修理时间内:对于质量问题,应当计算在修理时间内。 例如,维修项目确认是8月1日15:00,完成修理时间是8月2日11:00, 不足24小时,按1日计。 Q4 问:损耗件是否计入维修时间和次数? 答:因损耗件的正常磨损、消耗而导致的保养、维修不计入三包维修站时 间和次数。在损耗件质量保证期内,因损耗件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更换或维 修计入三包维修时间和次数。在损耗件质量保证期外,因损耗件质量问题 而导致的更换或维修不计入三包维修时间和次数。
汽车三包规定解读
销售公司客服中心 2014年4月
1
目
1 2
录
汽车三包规定制定背景
汽车三包规定简介
汽车三包规定关键项解读
3
2
汽车三包规定制定背景
2012年5月,国 家质检总局组织 国内汽车合资企 业召开专题会, 收集合资企业的 意见。 形成 (送审稿)
2004年12月, 质检总局起草 了《汽车三包 规定(草案)》, 当时汽车三包 政策未能出台。
注:江铃驭胜车、宝威车如用于家用,则属于三包规定范畴.
9
汽车三包规定关键项解读
二、判断家用汽车的要素
行驶证的“车辆类型” 小型轿车,多功能越野车等满足9座以下的 家用汽车标准纳入法规要求 行驶证的“所有人” 所有人为个人纳入法规要求,集体所有或 者公司所有不纳入 行驶证的“使用性质” 使用性质为非营运纳入法规要求,否则不 纳入
24
附:常见问题解答
Q5 问:三包有效期内,客户正常索赔汽缸盖。维修站与客户签维修单, 承诺2日后交车,结果发现备件缺货,7天后才能交车。客户可以要求服务 店提供代步车,或合理的交通补贴吗? 答:可以,根据限时限次原则,因产品质量问题,车辆维修站时间超过5 天的,消费者可以要求服务店提供代步车或合的交通补贴。
汽车三包规定关键项解读
三、三包期限和包修期限 1.汽车三包规定:
包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6万公里, 三包有效期限不低于2年或5万公里 (先到者为准);
2.江铃现行政策:
N350 除发动机系统大件,变速箱箱体,齿轮,传动轴,全车钣金,前桥四驱分动器等为三 年/六万公里,其余均低于三年/六万公里(2013年10月1日前) 全顺,宝威车型总成和系统质保期均未达到三年/六万公里(2013年10月1日前) 江铃家用车辆的保修期限为三年/六万公里(除易损件).
Q6 问:同一产品质量问题怎么理解? 答: 第二十一条 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内,因产品质量问题修理时 间累计超过35日的,或者因同一产品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5次的,消费 者可以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由销售者负责更换。同一产品:指可维修 或更换的最小零部件单元,以维修手册或零部件手册为准。质量问题:可 以是相同质量问题,也可以是不同的质量问题。
短里程出现转向 或制动系统失效、 车身开裂或燃油 泄漏无偿换车/ 退车
2
严重安全性能故 障修理2次以上; 七大总成件或其 主要零件更换次 数超过2次,可 有偿换车/退车
3
同一零部件维修 次数超过5次, 可有偿换车
4
三包期内累计维 修时间超过35 天可有偿换车
风险评估: 1. “一次性修复率”面临市场高标准检验; 2. 对零件供应率、配送周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 售后系统需要预警功能,DMS面临升级需求。
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前/后桥、车身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
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
制动系统 制动主缸; 弹簧(螺旋弹簧、扭 转向机总成; 轮缸; 七大总 杆弹簧、钢板弹簧、 转向柱、转向万向节; 助力器; 成主要 空气弹簧、液压弹簧 转向拉杆(不含球 驻车制动器; 零件 等); 头); 制动踏板及其 控制臂、连杆; 转向节 支架 悬架系统 转向系统 发动机 变速器 曲轴、主轴承、 车身骨架; 箱体; 桥壳; 连杆、连杆轴承、 副车架; 箱内机械和液压 主减速器、差速 活塞、活塞环、 纵梁、横梁; 传递部件; 器; 活塞销;气缸盖; 前后车门本 齿轮、轴类、箱 传动轴、半轴; 轴瓦;气缸体; 体; 内动力传动元件; 凸轮轴、气门 前/后桥 车身
注: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
汽车三包规定关键项解读
四、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件更换范围:
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 发动机、变速器的主要零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免费更换发动机、变速 器。
12
汽车三包规定关键项解读
4
汽车三包规定简介
一、汽车三包规定组成
5
汽车三包规定简介
二、汽车三包规定与召回条例的区别
注:公开召回不计入三包维修时间、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