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考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考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考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学生
的口头表达能力。

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教者本身的问题,如:教者忽视了学生的
心理素质的培养,忽视了语言情景设置,忽视了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合作学习方式
的合理利用等,本文就其这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村小;英语;口语教学 Rural Primary English Teaching in Oral
Wei Xiaojuan
【Abstract】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unsatisfactory areas, particularly the student's oral expression. The reason, or do we teach those who own problems, such as: teaching students who ignor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the training scenarios ignore the language settings, ignore the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the rational use, etc. This paper on their carried out a number of aspects to explore.
【Key words】Village is small;English;Oral English teaching
1口语教学的现状
现行小学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年级越低,回答问题越积极,课堂气
氛越活跃,然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反倒越不愿发言了。

有些学生考试
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让他流利地说几句英语却很难;有的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十
分害羞,不愿积极参与口语活动;有的学生虽然参与积极性较高,心里或许也想
得不错,但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不知怎么表达;还有的学生小组自由会
话时语言流畅,一到正式发言时就结结巴巴,甚至会出现一些错误。

2原因分析
2.1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大多数内心会焦虑紧张。

性格开朗的学生善于表现自己,不怕丢面子,举手发言的情况会稍微好一些。

但关键时刻,也容易胆怯。

有一次,我们班举行英语演讲比赛,一个平时表现非
常好的孩子却紧张得站不稳,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后摇晃,声音也非常小。

事后,
我问他为什么会那么紧张,他说:“英语毕竟不是汉语,平时练的机会少,说起来就不自信了。

”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就更是如此了。

有了这样的自卑心理,自然会影响表达效果。

2.2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同样,要想提高英
语口语水平,必须要在好的语言环境中多练。

但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生活在真实的
语言环境中,他们很少或几乎没有与外国人对话的机会,生活中,爸爸妈妈也少
能用英语与他们对话。

即便在课堂上,不少教师由于缺乏对情境的精心创设,缺
少学生能力培养与展示的舞台,缺乏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兴趣
也就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其结果是拳离了手,曲离了口。

2.3小组合作交流仅是形式。

不少老师在有效教学模式的推动下,也开始注重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的应用,但学生交流的前期准备不充分。

如:老师在出示教
学目标或任务时,就让各学习小组立即进入讨论交流,此时只有个别优生能勉强
应付,其他学生只能做观众或听众,因为他们尚未进行过充分思考,自然难有实
践与锻炼的机会。

久而久之,多数学生容易养成依赖习惯;不仅如此有的教师又
不及时掌握各小组情况而及时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导致课堂的失控,其后果两
极分化严重。

3相应对策
3.1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英语交际的信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批评
是一种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评的刺激,就会产生恐惧感和自卑心理,也就不会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俗语说:“自己是最大的敌人。

”只有鼓励学生战胜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如:在一次教学复习单词时,我请了一位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他非常紧张,不敢回答。

我一直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并对他说:“I believe you 。

”(我相信你。

),遇到他回答不上来的尴尬局面,我就请其他同学帮忙,回答正确后,我又和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

此后,我经常用这种方法为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渐渐的他的发言也多了起来。

另外,教师还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中察觉出学生的内心活动,寻找机会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比如:一个孩子平时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可是当别的学生在说的时候,他却听得非常认真,时而微笑点头,时而静默摇头,并充满期待地看着老师点他的名,这时,我们就应该把握时机,果断地请这位学生回答,让他知道老师心中有他,我们经常坚持这样做,他的信心就会逐渐增强,心理素质也会随之提高。

3.2创设英语交际环境,激发学生英语交际的欲望。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新大纲也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

”因此课堂上,应尽可能多的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例如,我在教学Is this a\\ an ……?这个句型时,可借助实物进行口语训练。

我把准备好的苹果、梨、香蕉、动物(玩具)、汽车(玩具)等装在一个小纸箱里,然后请一个被蒙着眼睛学生上来,从箱里拿出一件物品,其他同学便问:“What is it ?”他则猜测:Is this a/an——?若说错了则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

在这种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参与激情高涨,展示欲望强烈,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真是一举多得。

课堂外,我也尽可能地营造一些英语氛围,如:倡导师生之间用英语互致问候;建立班级和校园英语角、开展英语歌咏,英语诗朗诵比赛、表演课本短剧等等。

尽量让学生置身英语的情境,调动学生应用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3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小组合作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平台,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6A 第六单元《Holidays》中的“Look and learn”这一环节中, 我根据“When's…?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Did you…at last…?”几个句型,先让同坐的学生各自准备一段对话,在彼此熟练的基础上,在进行小组交流,此时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最后由各小组推荐一对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选出最佳小组,最佳个人予以奖励。

长期坚持这种方法,既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有增强了他们的争先意识,学生的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肯定会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9
[2]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学科教育,2000.7
[3]周玲.《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南平师专学报, 200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