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机电运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预防机电事故
1、机电设备不能超负荷运行。
2、井下供电实行双回路分列运行,通风专用回路与采掘等动力线路分开供电,并切实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高低压漏电保护及其他电器保护装置保证灵敏可靠,防爆电器严禁失爆。
电工检修或搬运电气设备前,必须先切断电源,检查瓦斯浓度,在其巷道风流中检查瓦斯浓度低于0.5%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接地放电。
3、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应由有资质的专职防爆检查员及相关业务部门对其防爆性能及“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进行检验,合格后粘贴“入井合格证”。
4、由机电科负责,安排井口放料队对没有粘贴“入井合格证”的电气产品,拒绝下井,并同时做好记录。
5、新安装及检修后的机电设备要经严格的验收,验收不合格或未经验收的设备,不能投入运行。
6、各单位检修与通风有关的电气设备时,必须依次向机电运输科、通风科、调度指挥中心审批“停电申请书”,严格执行停电、检查瓦斯、验电、放电、接地制度,严禁带电作业,严禁带电移动电气设备;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应有施工措施。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必须使用绝缘用具。
7、严格执行负荷增减审批制度,严禁无负荷申请增加电气设备。
8、严格执行低压开关漏电保护试验制度。
9、副井检修或高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靴、佩带使用合格的安全带。
严禁井筒上下平行作业。
10、采掘工作面放炮前,必须断开回风流中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电源。
11、所有的机电设备要建立使用维护责任制,要包机到人,制定定期检修计划,使全矿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90%以上,待修率5%及以下,事故率1%以下,并制订相应的奖罚制度。
12、完善岗位责任制,各单位电工应每日对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隔爆性能检查一次,机电运输科设备管理组,每周至少对全矿电气设备全面检查两遍,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特殊区域要制订专项检查措施。
13、人员可能触及的各种机电设备的外露转动部分均要安装防护罩,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要信号齐全。
14、各机电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各机电岗位必须按要求配齐安全防护设施。
15、主要通风机要保持完好状态,其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确保日常通风和反风安全。
主要扇风机应交替使用,原则上每月倒换一次,并及时对停用的风机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16、若因检修等原因,造成单风机(无备用风机)运转,机电部门必须制定单风机运转安全技术措施,确保风机正常运转。
若风机停止运转造成停风,机房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等有关部门,若在规定时间内不能重新起动,必须立即打开风门,拉开防爆门或行人门,进行自然通风。
调度室负责通知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安全撤离。
井下作业人员若发现停风,必须立即按避灾路线撤退,撤至进风大巷。
掘进工作面风机停止运转。
机电、通风等有关部门必须立即组织抢修。
17、切实搞好夏季“三防”中机电运输方面的工作,严防事故发生。
井底主排水泵及辅助排水泵必须根据涌水量大小配置,工作和备用水泵必须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水泵、水管、闸阀、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雨季前必须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
18、做好预防性检修、试验、测试、停产检修工作,将机电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9、空气压缩机应安装超温保护、断油、超压保护,安全阀定期试验、释压阀定期检查,保证动作可靠。
20、锅炉按规定定期检验,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等锅炉安全附件装备齐全,动作可靠,并按规定进行试验和校验;水处理系统运行正常,水质符合要求,锅炉高、低水位报警装置齐全,灵敏可靠;锅炉附属设备,应按机电设备管理规定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司炉工、水质化验员持证上岗。
21、锅炉的大修改造必须是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提升与运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预防提升、运输事故
1、小绞车司机、信号工、把钩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矿井的轨道下山、皮带下山提升信号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严格落实“三固定”、“四保险”。
3、斜坡提升要严格遵守斜巷提升的有关规定,运送物料不得超宽、超高、超重或多挂车辆及偏载。
4、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由专业人员负责对钢丝绳、绞车、驱动装置及各种保险装置每天进行一次检查维护,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5、胶带输送机必须装配合格的过速、防跑偏、堆煤保护、防滑保护装置,主要胶带输送机还应装配温度、烟雾、洒水保护装置。
胶带输送机严禁乘人。
对斜巷胶带输送机上运要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下运要装制动装置,杜绝堵转、磨带、撕带和断带发生。
6、副井提升司机严格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
7、副井提升系统必须有严格的检查维护计划,并严格执行。
钢丝绳要每天检查,要做好定期试验,不合格不能使用。
8、副井提升系统的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对安全保护装置要定期测试、调整,保持性能良好,动作可靠。
9、加强矿车、矿车连接装置、钢丝绳、斜井防跑车装置的管理,防止发生跑车、碰车、掉道事故。
10、主井、副井、风井必须坚持“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制度。
严禁爬、跳车。
人力推车时必须遵守: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严禁放飞车。
11、加强对提升绞车的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与维护,确保其灵活可靠,并按规定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定期检查、校验、探伤;新绳投入使用前,必须取样送公司监测中心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12、人力推车时严禁放飞车,严禁埋头推车,推车至弯道、道岔、巷道交叉口或过风门等处要持掩车棍控制车速,发出警号,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
13、加强对轨道线路的检查维修,严格按质量标准施工。
磨损超限的轨道和零部件要及时更换,不得出现杂拌道,曲线半径满足行车要求。
14、加强对钢丝绳、连接装置的管理,不使用不合规定的连接钩环和插销,矿车之间、矿车和钢丝绳之间的连接都必须使用防脱装置。
10、加强生产管理,开车前严格检查牵引车数、连接和装载情况。
按要求设置阻车器、挡车器或挡车栏。
11、加强检修工作,对斜巷防跑车装置进行定期试验,确保灵活可靠,并认真填写好实验记录。
12、当发生跑车,两车相撞,或矿车翻倒压住人员时,现场其他人员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解除压迫物体,并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组织抢救处理。
13、处理以上事故时,要有防止车体继续下滑以及车体翻倾的措施,需要将压迫物体上撬时,要随时加垫木或其他物体,以防再次压迫人员。
二、提升运输事故的处理
1、当井下发生运输事故后,现场运输队当班组长与当班矿领导要组织和指挥遇险人员迅速撤离灾区。
2、同时利用最便捷的通讯方式向矿调度室报告并设置临时警戒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3、现场运输队当班组长与当班矿领导要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有伤员的时候,要立即组织和指挥人员进行现场抢救。
4、如运输引发火灾,停风等事故时,按照处理火灾,停风等相应预案,以及相应现象处理措施处理。
5、井下某地点发生运输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首先停止事故设备的运行、如果是电气事故,立即切断其供电电源。
6、对现场受伤人员开展救助工作,对于轻伤者应现场对其进行包扎,将其抬放到安全地带,而对于骨折人员不要轻易挪动人员,要采取固定措施,对出血伤员要先进行止血,等待救助人员的到来。
7、矿调度中心接到报告,及时向矿值班报告,并按矿应急预案程序向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等人员报告。
值班领导应视事故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响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