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编写单位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查人:单位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报告提交单位:目录1 前言 (3)1.1 概况 (3)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5)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6)1.4本次工作概况 (10)1.5特别情况说明 (11)2 工作区地质 (12)2.1矿床特征 (14)2.2矿体特征 (16)2.3矿石质量 (17)2.3.1矿石物质组成 (17)2.3.2矿石化学成分 (17)2.3.3矿石风(氧)化特征 (18)2.4矿石类型和品级 (19)2.5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19)2.5矿床共(伴)生矿产 (20)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1)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5)4.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5)4.2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6)4.3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6)4.4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变化、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 (27)4.5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27)5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8)5.1生产勘探(探矿)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28)5.2生产勘探(探矿)工程质量评述 (29)5.3生产勘探(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30)5.4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 (30)5.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质量评述 (32)5.6探采对比 (32)5.6.1构造 (33)5.6.2矿体(层)特征 (33)5.6.3开采技术条件 (33)5.6.4勘查工作 (33)6 资源量估算 (35)6.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35)6.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35)6.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36)6.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37)6.5矿体圈定原则 (37)6.6采空区边界的圈定 (39)6.7块段划分 (40)6.8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40)6.9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1)6.10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41)6.11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41)6.12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42)7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43)7.1 市场分析及产品销售 (44)7.2 矿山改(扩)建设条件分析 (44)7.3 改(扩)建设方案设想 (46)7.4 投资及成本估算 (46)7.4.1 地质勘查及基建投资 (46)7.4.2 采选成本估算 (47)7.5 矿床经济概略评价 (47)7.5.1 评价指标 (48)7.5.2 矿床开发的经济效果 (49)7.5.3 概略评价 (50)8 结语 (51)8.1 结论 (51)8.2 存在问题 (51)8.3 建议 (51)1 前言1.1 概况我公司原属XXXXX公司XXXX铅锌多金属矿是我公司开发的矿山之一,在2006年—2007年的试开发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由于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在2007年完成股权变更的同时决定对该矿山的采矿、选矿工程进行扩建,为了查明矿山资源状况,为公司和矿山的发展提供依据,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对XXXX锌多金属矿进行储量核实。
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本次储量核实的具体要求是:对采矿权区的Ⅳ、Ⅴ矿体在现有工程控制程度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测量、调查工作,查明采矿权区内各级别储量的资源状况,为矿山和选厂的扩建提供依据。
在这次储量核实工作中,依据的相关规范依据和地质资料依据有:国土资源部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铜、铅、锌、银、镍、钼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固体矿山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矿产资源核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7号)、藏国土资办发[2005]26号文《关于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登记统计工作的通知》、藏国土资办发[2005]27号文《关于开展矿产企业占用矿产资源储量检测试点工作的通知》、《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2005)、《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桑日则矿区2007年度地质总结报告》以及矿山2005—2007年的深部勘探资料、采选生产资料。
本次储量核实的具体任务为:1、以2005年普查报告为基础,利用2007年11月30日以前的所有探矿、采矿成果,对扎西康矿区Ⅳ、Ⅴ号矿体开展储量核实工作。
本次矿区储量核实测量调查的面积为1.00km2。
2、在2005年普查报告的基础上,充分收集矿区历年来的各种基础地质资料和矿山各种山地工程资料,采用地质测量等手段和方法,对矿山资源储量及其变化情况进行测量、估算,评价矿产资源利用情况。
3、按照《铜、铅、锌、银、镍、钼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等规范、规定、通知等要求,开展资源储量核实和资源综合评价工作,同时提出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储量的建议。
4、编写扎西康矿区Ⅳ、Ⅴ号矿体2007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本次储量核实的对象为西藏隆子县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采矿权范围内的Ⅳ、Ⅴ矿体,该矿行政区划隶属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隆子县日当镇扎西康村管辖,矿权由我公司依法获得。
本次储量核实的采矿权区拐点号、边界坐标为:拐点号X Y1、3141000.00 16401500.002、3141000.00 16402500.003、3140000.00 16402500.004、3140000.00 16401500.00采矿权区总面积约为:1.00 km2采矿许可证号:5400000720012该矿位于曲错公路(曲水—错那)中段路边,矿区至隆子县城约48km,至日当镇约27km,至拉萨市约330km,交通尚属便利(见图1)。
图1 隆子县扎西康矿区交通位置图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该矿由1995年开展的1:20万洛扎幅、措美幅、隆子幅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圈定的扎西康锑、铅、银、汞、金等多元素综合异常获得。
1996年,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对扎西康综合异常(中段)开展了三级查证,发现了锑矿体。
1997年,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对该矿点进行了矿点检查工作,对矿化体的产出形态和规模有了初步了解。
1998~1999年度,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对扎西康锑矿进行普查找矿工作,开展了1:2000地质测量工作和1:1000的重力测量工作;在1:2000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对已发现的重点矿化地段布设了相应的槽探工程及重力异常剖面;根据山地工程和采样化验结果,共圈定了五条矿化体。
2004—2005年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对该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地质普查工作,并于同年提交了《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该报告经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签发了《〈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藏矿储评字[2006]5号),通过了(333+334)Pb 29126t、Zn 80370t、Sb 14473t、Ag 227264kg 的金属资源储量。
通过前期的基础和建设工作,我公司在2006年初正式投产了扎西康矿区,并在日当镇同时建成运行了日处理(Pb、Zn、Sb)能力300t的选厂。
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在我公司2005年获得采矿权以来,对矿山进行了精心的采选设计。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挖掘资源潜力,根据国家对新开发矿山的相关要求和公司部署,对矿山的设计、开采、资源利用提出了如下方针:在合理设计、有序开采、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进一步查明资源状况,为矿山的发展和后期建设提供充分依据。
1、矿山设计根据《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和《〈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藏矿储评字[2006]5号),围绕公司办矿方针,扎西康矿山根据西北矿冶研究院提交的《隆子县铅锌锑银多金属矿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报告》(KY-KH02-03SB-2006)和湖北大冶铁矿公司提交的《扎西康锌矿选矿试验报告》(2006年3月),由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设计了《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开采方案设计》;该设计设计利用储量为:地质储量:矿石量(333)46.8万吨(334)53.98万吨合计100.78万吨设计考虑因334地质资源量占的比例较大,资源利用系数按0.7计算,设计可采矿石量为69.915万吨。
根据可采矿石量设计年采矿石量6万吨,矿山服务年限10年;设计开采方式为坑内开采,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水平分层崩落法;中段标高40—50m。
设计采矿指标见表1:扎西康矿山设计采矿综合指标表1选矿设计工艺流程根据西北矿冶研究院和湖北大冶铁矿公司的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结果,最后决定使用大冶钢铁公司提供的选矿实验资料,设计选矿工艺流程如图2,设计选矿指标见表2。
扎西康矿山设计选矿生产指标表22、矿山的开采根据设计,在近两年来矿山的生产中,使用的采矿方式为浅孔留矿法。
中段标高40—50m,采场沿矿体走向连续布置,长度50m,宽度为矿体宽度,采场上下留顶底柱,底柱厚度3m,相邻采场之间留间柱相隔,间柱距离为6m,顶底柱和间柱构成一个矿房。
中段运输平巷沿矿体走向布置在矿体内,在底柱上以6m间距布置放矿漏斗,形成采场矿石下放通道,同时,在房柱中间布置上向人行、通风、材料斜天井,此外,在放矿漏斗之上上掘拉底切割至两端矿房,形成采场最初的回采工作面。
由于在两年来的生产中,矿石开采量较小,未涉及到采场的回采。
在上述采矿作业方式下,两年来的采矿综合指标如表3:扎西康矿山2006-2007年采矿综合指标表3由表可见,矿区两年来采出矿石量较小,但损失率和贫化率控制较好。
3、资源利用概况根据两年的生产统计,在两年的生产中,采矿回收率为11.89%,贫化率为11.20%,选矿67006t,选矿生产结果见表4:由表可见,矿区两年来采出矿石量较小,但损失率和贫化率控制较好。
扎西康矿山2006-2007选矿生产指标表4由表可见:矿山选矿指标良好,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回收利用。
在两年的生产中,共处理矿石量6.7万吨,采矿成本为100元/t,选矿成本为245元/t,生产供销情况良好,两年共获得税后利润1869万元,经济指标良好。
根据矿山两年来的采出矿石量,结合本次储量核实采空区已采矿石量地质资源储量7.529万吨,探采比为1∶0.82,探采比较为合理,探矿提供的资源量较为可靠。
图2 扎西康矿山设计选矿工艺流程1.4本次工作概况2006—2007年,我公司对该矿区采矿权和周边探矿权范围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基础地质工作,对采矿权区内和周边地区进行了深部勘查;与此同时,在矿区开发和进行矿区深部勘探以及外围找矿的同时,自2007年7月开始了本次储量核实工作,于2007年12月上旬结束了野外核实、调查工作,并进入室内报告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