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4 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状态【2019高考预测】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一个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近年来,本专题高考命题采用了多种形式,在能力要求上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时不仅要注重把握基础知识,而且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把这些知识与自己所了解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能力。
本单元知识与唯物论、认识论、人生观有密切联系,可以广泛分析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适合于综合能力的考查。
因此,本单元命题既可能以学科内综合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学科间综合的形式出现。
【难点突破】难点一比较内因与外因及其关系(1)内因不等于主要矛盾,外因也不等于次要矛盾。
因为在内因这个内部矛盾中既有主要矛盾又有次要矛盾。
在外因这个外部矛盾中,同样既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
(2)内外因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决不能把内外因之间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之分混同于物质和意识之间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内外因之间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内因对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有决定作用并不是说内因对外因起决定作用,内外因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3)区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因此,只能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不能笼统地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例1、一场罕见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重创素有“藏乡江南”的甘肃舟曲县城,舟曲告急。
一场争分夺秒的紧急大救援战役旋即打响:舟曲人民奋起自救,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各有关方面火速驰援,众志成城托起生命之舟,与时间赛跑,千方百计拯救每一个生命。
材料表明( )①内外因同时存在,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根据②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④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变式】法国的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
”这一观点( )①正确把握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②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片面夸大了外因的作用④表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难点二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分析法的原理(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的矛盾,从而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正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
(2)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次要方面。
所以,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思维拓展】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和“内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两者并不矛盾。
它们是从不同侧面思考同一问题,前者是从静态来看的,后者是从动态来看的,即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
事物的内部矛盾也分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与“内因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并不矛盾。
每个不同的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就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这就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也叫根据。
因此,两个观点具有一致性。
例2、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
这是由于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发生了转化②外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特殊性决定的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发生转化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③点评:做组合型选择题,应遵循“正面肯定”与“反面排除”相结合的原则,即正面肯定包含某选肢的选项一定要选,如本题中包含①的选肢必选,反之否定包含某选肢的选项一定不选,如本题中一定排除包含②的选项。
这样,既提高了正确率,又节省了时间。
【变式】在一些太空飞行器中,往往搭载植物种子。
据专家解释:这些植物种子因为经过不同于地面环境的辐射、失重等太空“修炼”,将会产生各种变异,再经过地面选育,可加快培育出新的优质农作物品种来。
种子之所以会产生变异,主要原因是( )A.人们改变了种子的生长基因B.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外在条件会促使事物内部矛盾发生变化D.客观条件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要素难点三如何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当题中设问是“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时,一般是分三个要点进行回答。
格式是:①点出内因的作用,再指出材料中的内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其作用。
②点出外因的作用,再指出材料中的外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其作用。
③点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再结合材料分析二者是如何共同起作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的。
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宝钢遇到投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
宝钢认识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
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
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围绕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656条,其中14238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
2009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27.3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
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
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宝钢为什么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逆势而上。
难点四量变与质变例4、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变式】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
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全岛人民要脚踏实地,从小处着手,抓好细枝末节,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建好国际旅游岛培基固本;另一方面,要求各地要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良机,采取有效迅捷的措施,促进本地的快速发展,让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分析怎样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难点五坚持适度原则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叫做事物的度,即事物保持其性质的限度。
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的性质时,就必须努力将事物的量变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其不超过事物发生质变所需要的度。
相反,如果我们要促进事物质变的发生,就应该努力促进事物的质变。
难点六如何用量变和质变原理来分析一件事或针对一件事应该怎样做由于此类设问是收敛式的,因此必须考虑其所有内容,再结合材料一个一个地筛选,确定留下的则进行拓展,每一点都必须结合材料分析。
先总说再分说。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然后结合材料分析。
(2)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想使事物性质保持不变,必须坚持适度原则。
然后结合材料分析。
(3)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我们必须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
然后结合材料分析。
(4)事物的数量不发生变化,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结构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我们必须学会优化结构。
然后结合材料分析。
(5)任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终结,而是要经过无数次量变到质变,再由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变化和发展。
然后结合材料分析。
例6、节能减排依靠全民参与。
夏季如果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的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节电22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
如果对全国1.5亿台空调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节电约3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
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
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做到,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相关知识分析“节能减排依靠全民参与”。
难点七运用专题相关知识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4、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
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回答:(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材料一、二、三(略)材料四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
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
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分别降到第9、第18位。
(1)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
(2)在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心要扶持”的方针试说明这一方针的哲学根据。
【易错点点睛】易错点1 从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的角度进行命题考查。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请指出蒲松龄的这幅落第自勉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A.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B.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C.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3.在当今国际经济活动中,我国企业不但要苦练内功,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要勇于和善于运用wTO 规则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