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流电动机的变频交流调速技术:用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频器,把50或60Hz 的交流电变成频率可调的交流电,供给交流电动机,用以改变交流电动机的运转速度的技术。
2、转差率:同步转速n0与定子转速n之差称为转速差,转速差与同步转速的比值称为转差率S。
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sn在0.01~0.06之间;空载时,sn在0.05以下。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调频调速、改变磁极对数、改变转差率。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三个主要特征点①理想空载点(N0):负载转矩T为零,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最大,达到同步转速n0。
②启动点(S):异步电动机接通电源瞬间,电动机的转速n为零,此时的和转矩为启动转矩Ts,称为堵转转矩。
③临界点(K):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有一个拐点K,此时对应的转速为临界转速nk。
5、异步电动机负载的机械特性主要是指负载的阻转矩与转速的关系。
常见的有恒转矩负载、恒功率负载和二次方率负载。
恒转矩负载(负载功率与转速成正比)、恒功率负载(转速和转矩成反比)、二次方率负载(负载的阻转矩与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6、变频器的分类:⑴按变换环节:①(间接变频)交-直-交变频器②(直接变频)交-交变频器⑵按电压的调制方式:①PAM(脉幅调制)②PWM(脉宽调制)⑶按滤波方式:①电压型变频器②电流型变频器⑷按输入电源的相数:①三进三出变频器②单进三出变频器⑸按控制方式:①v/f控制变频器②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③矢量控制变频器④直接转矩控制变频器⑹按用途:①通用变频器②高性能专用变频器③高频变频器⑺按变频器的供电电压的高低分类:①低压变频器②高压变频器7、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为什么直流电动机有优越的调速特性!答:直流电动机有两个独立的绕组:定子和转子。
定子绕组通入直流电,产生稳定磁场;转子绕组通入直流电,产生稳恒电流;定子的稳恒磁场和转子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机械转矩,拖动转子旋转。
并且,此机械转矩分别为和定子的稳恒磁场和转子电流成正比。
因为直流电动机的定子电路和转子电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可以分别调节定子磁场的强弱和转子电流的大小。
二者相互作用产生的机械转矩分别和定子的稳恒磁场和转子电流成正比。
所以,直流电动机有优越的调速性能。
8、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机械特性,画出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答: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定子绕组通过相位差为120°的三相对称的交流电,产生大小不变的旋转磁场。
此旋转磁场切割笼型转子导体,在转子中感应出电流;旋转磁场又和感生电流相互作用,产生机械转矩,拖动转子旋转。
其特性:一只有定子回路从外界供电,电枢电路中的电流是由转子导体切割定子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感应而来的,两者并不相互独立。
二两个磁场值相差很小的度数,也不相互独立,电枢感应磁场不能单独存在,很难从外部进行控制。
9、功率晶体管(GTR )的结构及其特点:其结构分为二级或三级达林管模块化结构。
其工作特点是电流控制型器件,其优点:控制方便,大大简化了控制电路,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能较好地实现正弦脉宽调制技术;具有自关断能力。
主要用于高电压、大电流的场合。
GTR 有三种工作状态:放大状态、饱和状态、截止状态。
GTR 的主要参数:①开路阻断电压CEO U ②集电极最大持续电流CM I ③电流增益FE h ④开关频率。
10、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的结构、工作特点:结构由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的模块,是单极性的。
工作特点:其是电压控制型器件,优点:控制方便,驱动电路简单;自关断能力强,开关频率高(≦20MHz );输入阻抗极高。
1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的结构与特点:其结构由场效应晶体管和功率晶体管模块组合而成。
工作特点:其是电压控制型器件,优点: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电流波形比较平滑,电动机基本无电磁噪声,电动机的转矩增大;驱动电路简单,已经集成化;通态电压低,能承受高电压;能耗小;增强了对故障的自处理能力,故障率大为减小。
12、MOS控制晶闸管的结构与工作特点:其结构是由MOSFET和晶闸管复合而成的器件。
工作特点:其是电压型器件,优点:其具有高电压、大电流、高电流密度、低导通压降;可以承受极高的电流、电压的变化率;开关速度高,损耗小。
13、智能电力模块(IPM)的结构与工作特点:结构由逆变的半导体器件和其配套的驱动、保护、检测、以及接口电路集成在一起的模块。
其优点:具有过电流、短路、欠压和过热等保护电路。
14、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只要平滑地调节三相交流电的频率,就能实现异步电动机的无级调速,就有可能使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性能赶超直流电动机。
变频调速最大的特点:电动机从高速到低速,其转差率始终保持最小的数值,因此变频调速时,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都很高。
但其需要由特殊的变频装置供电,以实现电压和频率的协调控制。
15、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方式:在基频以下调速(属于恒转矩调速)和在基频以上调速(属于恒功率调速)。
16、通用变频器五部分组成:整流、逆变单元、驱动控制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保护与报警单元、参数设定和监视单元。
17、滤波电路中的电容除了具有滤波外,还具有在整流与后面的逆变电路之间起去耦作用,消除两电路之间的互相干扰;为整个电路的感性负载提供容性无功补偿;电容还具有储能的作用。
18、交频器主回路的外置硬配件:断路器、主接触器、交流电抗器、进线与电机侧滤波器、直流电抗器、外接制动单元与外接电阻。
19、V/F控制型通用变频器的优缺点:优点:转速开环控制,无需速度传感器,控制电路比较简单;电动机选择通用标准异步电动机,因此通用性比较强,性价比比较高。
缺点: 不能恰当地调整电动机转矩,不能补偿适应转矩的变化。
②无法准确地控制电动机的实际转速。
③转速极低时,由于转矩不足而无法克服较大的静摩擦力。
20、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控制思想:当转差频率fs 较小时,如果11/f E 为常数,则电动机的转矩基本上与转差频率fs 成正比,即在进行11/f E 控制的基础上,只要对电动机的转差频率fs 进行控制,就可以达到控制电动机输出转矩的目的。
21、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在电动机转子上安装测速发电机等测速检测装置,转速检测器可以测出fn,并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的调节变频器的输出转矩f1,就可以输出电动机具有设定的转差频率fs0,即使电动机具有的输出转矩,就是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
优点控制电机的转差频率还可以达到控制和限制电动机转子电流的目的,从而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
而且过电流的限制效果也更好。
22、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仿照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特点,使异步交流电动机的转速也能通过控制两个相互独立的直流磁场进行调节。
矢量控制的核心:是等效变换,变换分别为坐标变换矢量旋转变换。
23、试述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思路:直接转矩控制是继矢量控制变频调速技术之后的一种新型的交流变频调速技术。
他用空间矢量的调速方法,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计算与控制转矩,采用定子磁场定向,借助于离散的两点式调节产生PWM 信号,把转矩的检测值和转矩给定值做比较,使转矩波动限制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直接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以获取转矩的高动态性能。
24、直流转矩控制系统的结构:电动机的定子电流、母线电压由电压、电流检测单元测出后,经坐标变换器变换到模型所用的d 、q 坐标系下,计算出模型磁通和转矩。
它与转速信号n 一起作为电动机模型的参数,同给定的磁通、转速、转矩值等输入量比较后送入各自的调节器,经过两点式调节,输出相应的磁通和转矩开关量。
这个量作为开关信号选择单元的输入,以选择适当开关状态来完成直接转矩控制。
25、简答:变频技术的发展方向:①、高水平的控制。
②、开发清洁电能的变流器。
③、缩小装置的尺寸。
④、高速度的数字控制。
⑤、模拟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26、交-直-交变频器的主电路包括哪些组成部分:整流电路、中间直流电路、逆变器。
27、高压变频为什么不采用双电平控制方式?简述其工作原理:在高电压、大电容、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调速系统中,为了减少开关损耗和每个开关承受的电压,不采用双电平控制方式,人们提出了三电平或五电平逆变器。
进而还可以改善输出电压波形,减少转矩脉动。
1变频器的额定数据和性能指标有哪些?额定数据有:输入侧的额定值:电压、频率、相数;输出侧的额定值;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n;输出电流的最大值In;输出功率容量Sn=(√3Un*In);配用电动机功率Pn;超载能力;性能指标有:频率指标;在0.5HZ时能输出多大的启动转矩;速度调节范围的控制精度;转矩控制精度;低转速时的转速脉动;噪声及谐波干扰;发热量2变频器的选择主要考虑哪些方面?负载情况;工作环境;选择变频器的特性和根据需要选择附件3变频器所带负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个负载的机械特性及功率特性是什么?恒转矩类负载;其机械特性为转矩恒定;其功率特性为功率正比于转速N。
恒功率负载;其机械特性为功率恒定;其功率特性为转矩反比于转速N。
风机、泵类负载;其机械特性为转矩TL正比于转速n的平方;其功率特性为功率正比于转速n的三次方。
4变频器的容量用所配备的电动机功率(KW)、输出功率容量(KV*A)、额定输出电流(A)表示。
额定输出电流是指变频器连续运行时输出的最大交流电流的有效值。
输出容量决定于额定输出电流与额定输出电压下的三相视在输出功率。
5根据控制功能变频器分:普通功能型V/F控制变频器;具有转矩控制功能的高功能型V/F控制变频器;矢量控制高性能型变频器6电网与变频器的切换?一旦断开工频电网,必须等电动机完全停止以后,再切换到变频器侧启动;即使不使电动机完全停止就能切换到变频器侧,一般是先断开电网后,再使自由运行中的电动机与变频器同步,然后再使变频器输出功率。
6变频器的外围设备:1电源变压器2避雷器3电源侧断路器4电源侧交流接触器5电动机侧电磁接触器和工频电网切换用接触器6热接触器7外围设备的目的?1保证变频器驱动系统能够正常工作2提供对变频器和电动机的保护3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影响8构建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要求:1负载的机械特性,要确定异步电动机在实施了变频调速之后,能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能带动负载长时间的运行2电动机在变频调速后的有效转矩线9构建变频调速系统在机械特性方面的要求:1对调速范围的要求2对机械特性硬度的要求3对升、降速过程及动态响应的要求4负载对动态响应的要求10构建变频调速系统在运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1对于过载能力的要求2对于机械震动和寿命的要求什么是有效转矩线?它对变频调速有什么作用?1电动机在某一频率下允许连续运行的最大转矩称为有效转矩。
电动机在某一频率下工作时,对应的机械特性曲线只有一条,而有效转矩只有一个点,将所有频率下的有效转矩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电动机在变频调速范围内的有效转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