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开放性试题基础巩固练习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开放性试题基础巩固练习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开放性试题基础巩固练习含解析【巩固练习】1.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例如食盐有咸味、无毒,常用作食品调味剂。

仿照上述示例,请你再举出两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中,你能知道什么?(至少写出三点)3.著名化学家罗博特·波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花瓣出现红点点。

他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成功。

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现象,你有哪些假设?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4.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

5.初中化学中有许多“化学之最”例如: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②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等等。

你能模仿写出几条吗?(至少二条)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还能总结出:(1) 。

(2) 。

(3) 。

(4) 。

7.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例如:(1)实验室制气装置都要检验气密性。

(2)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你还能总结出哪些规律? (写出两条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8.今年,我市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情,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带来了严重困难,为缓解旱情,有关部门实施了人工降雨,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_ ;(2)净水器中用来作吸附剂的物质是_________ ;(3)如果一个未拧紧的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毫升来计算,一天(24小时)流失水的体积为_________ 升;(4)抗击旱灾,从我做起,你对节约用水的建议是_________ (写一条)。

9.选用不同类型的试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无色溶液区别开来,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0.铜及其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请你依照示例写出2例有关铜及其化合物有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

示例:在2Cu+O2CuO反应中,固体由光亮红色变为黑色。

(1)在_____中,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中,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1.【答案】①氢气能燃烧,可用作燃料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解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物质解答。

2.【答案】(以下答案任选三条即可)①水在通电的时,生成氢气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通电;③反应物是水;④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⑤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4份质量氢气和的32份质量氧气;⑥在通电下,2个水分子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解析】抓住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概念和含义来完成该题。

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等。

3.【解析】试题以波义尔发现指示剂为素材,要求学生根据科学家探究过程,提出设想并开展实验研究。

素材中仅涉及盐酸和紫罗兰花瓣,结合中学化学实际,学生应该能敏锐地感知,试题旨在考查酸的性质(指示剂遇酸变色)。

此题属于开放性的问题,假设存在多样性,对应的实验设计也存在多样性。

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上述现象做出假设:①从宏观的角度,从物质的属类出发,可以考虑其它的酸是否具有同样的现象;或者考虑中性溶液、碱性溶液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现象;②从微观的角度,可以从盐酸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出发,探究变色是由H+、Cl—、还是H2O引起的。

对应的实验就可以依据假设来进行设计和展开。

4.【答案】镁条燃烧时有一缕白烟(是生成的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去了,造成了氧化镁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一层粉末,该粉末是氧化镁,也造成了氧化镁的损失【解析】镁带燃烧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试题常以“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

而镁带燃烧在新课标下的人教版教材里这个实验,课本是没有作出结论的,事实上,学生有可能做出“相等、大于、小于”三种结果来的。

该题归定了一定的范围,但结论却不唯一。

5. 【答案】(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2)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6.【答案】(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4) 不是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解析】解题时,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照表中所给的一组信息,分析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

①由每一纵行以及纵行间对比、分析数据,整理后发现规律:第一纵行的不同原子,其质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第二纵行,氢原子没有中子,其它原子中子数也不一定相同,或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

②由纵行对比看: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或原子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③由每一横行以及横行间对比、分析数据,整理后发现规律: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答案】①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②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反应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8.【答案】(1)干冰(2)活性炭(3)8.64 (4)用洗菜水浇花、冲厕所(其它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2)净水器中用来作吸附剂的物质是的活性炭,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24×60×60×2)÷20=8640ml=8.64L;(4)节约用水的措施有: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菜水浇花、冲厕所;随手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等。

9.【答案】①向三支洁净的试管中倒入三种溶液各少许,分别滴加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的原溶液为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三支洁净的试管中倒入三种溶液各少许,分别滴入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另一瓶为稀硫酸。

向变红的两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出现白色浑浊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不变浑浊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10.【答案】(1)Fe+CuSO4=FeSO4+Cu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溶液(2)H2+CuOCu+H2O 黑色固体逐渐变为亮红色固体(或Cu2(OH)2CO32CuO+H2O+CO2↑绿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固体)2019-2020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开放性试题基础知识讲解含解析【中考展望】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按命题的要求和发展的倾向来分类,条件不唯一或解题方法多样化,或答案具有不确定性的试题。

开放性试题是中考命题的“亮点”题型。

开放性试题的增设,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题答案,同一个学生也可能会想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积极的作用。

因此,开放性试题在近几年中考试卷中频频出现,预计未来的中考中,开放性试题仍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方法点拨】一、开放性试题的题型特点1.内容的新颖性:传统封闭型试题是传统教学中条件充分、结论确定的问题;而开放性试题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可以套用,其条件可能不完全,需要在求解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或增设假设,其结论是丰富多彩的。

2.形式的生动性:化学开放性试题的形式,有的探求多种结论,有的探求多种规律,有的探求多种解法;命题形式多样,如简答题、探究规律题等。

3.解法的发散性:解答开放性试题要求探索多个解决方向、创新思想和方法。

4.从答题要求看,答案是灵活开放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去分析、优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解答只要合理,都可认为是正确的。

二、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1.条件(信息)选择型:此类试题是题目中提供多种信息,其中用于解题的信息为有用信息,对解题无用的信息为多余(或干扰)信息。

解题的关键是:识别各种信息,排除干扰思路的多余信息,联系旧知识,合理有序地选择运用有用信息。

解题时注意去伪存真,排除“假信息”的干扰,凸现“真信息”的作用。

2.条件增补型:此类试题是解答题目的条件不够,需要增加补充必要的条件才能正确解出合理的答案,补充的条件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的组合。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把握内在联系,依据解题途径增加补充恰当的条件。

3.内涵拓展型:此类试题是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思维能力的发展,处在不同阶段的同学可得出不同的答案。

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已有化学知识、规律进行分类组织,有序存储,解题时要及时联想、重组、转化。

4.结论不定型:此类试题是题给条件相同,但可以得到并列的多种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题的关键是要进行发散思维,全面思考,有序解答。

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谨防遗漏答案。

【典型例题】类型一、条件(信息)选择型1.现代中学生戴的近视镜,有些镜片是用一些树脂材料制作而成的,联系实际,你认为该种镜片所用材料具有什么性质?(至少答出三点)【思路点拨】根据眼镜的用途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眼镜造成的损害等方面解答。

【答案】(1)密度小(2)透光性好(3)不易破碎(4)无毒(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眼镜每天都作为我们面部的一个部分与面部整体活动,重量不能太大;眼镜是用来帮助我们看清事物的,透光要好,平时有可能会将其掉在地上,抗摔的能力要强。

【总结升华】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可知,用新型树脂材料制作的眼镜片,该材料应该具有耐腐蚀(抗老化)、质轻(密度小)、透光性好、不易摔碎、无毒等性质。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是一氧化碳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1)当煤气泄漏时会闻到特殊气味,这是因为分子在。

(2)请另写一个与上图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3)将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的产物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色。

(1)不断地运动(2)C+O2CO2(3)红(4)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类型二、条件增补型2.科学家正研究在太空建一座把太阳光转变成激光的装置,然后用激光照射添加了催化剂二氧化钛(TiO2)的水,水就能有效地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即2H2O2H2↑+O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