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XXXXXXX工程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审核:编写:XXXXXX公司二零一六年三月目录1 前言11.1工程概况11.2工程地质条件11.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22 项目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33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54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94.1工程质量目标94.2质量保证体系94.3质量责任制度104.4质量保证措施125 安全、文明施工135.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35.2安全管理体系135.3安全管理制度135.4安全保证措施165.5安全应急措施195.6安全事故处置程序245.7文明施工245.8环境保护措施266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26 6.1 施工进度计划266.2工期保证措施287雨季施工方案298 劳动力配置及保证措施298.1劳动力保障措施298.2劳动力计划表299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3010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表3211配备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32 12竣工验收331 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xxxxx内。

场地北侧为预留用地,南侧为XXXXX,其余两侧为厂区内道路,交通方便。

1.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在45.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世冲洪积黄土状土、第四系晚更新世冲积粉质黏土及砂卵石土、第四系中更新世冲积粉质黏构成。

现根据室内工程地质分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①-填土Q4ml:杂色。

以素填土为主,局部含有建筑垃圾、灰土、植物根茎及腐殖质等,结构杂乱。

本层厚度1.20~2.80m,层底深度1.20~2.80m,层底标高389.33~391.19m。

②-黄土状土Q4al+pl: 黄褐、褐黄色。

土质欠均,大孔隙发育,含蜗牛壳碎片及氧化铁,粉粒含量较高且局部夹有粉土或粉砂薄层。

坚硬~硬塑,局部含水量较大,呈软塑状态,易缩孔。

中等压缩性,个别土样为高压缩性。

本层具湿陷性。

本层厚度6.30~9.00m,层底深度8.80~10.60m,层底标高381.56~383.94m。

③-黄土状土Q4al+pl:褐黄色。

土质较均匀。

孔隙发育,含蜗牛壳碎片及铁锰质斑点,粉粒含量较高,场地北部大部分孔中可见③-1粉细砂夹层。

中上部为硬塑~可塑,下部为软塑且易缩孔。

中等压缩性。

本层中上部土样具湿陷性。

本层厚度1.60~6.90m,层底深度12.50~17.80m,层底标高374.94~379.99m。

③-1粉细砂Q4al+pl:褐黄色。

本层主要分布于场地北部③-黄土状土中、下部。

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零星圆砾。

分选性差,稍湿,稍密~中密。

本层厚度0.40~6.90m,层底深度13.00~17.60m,层底标高374.46~379.16m。

④-粉质黏土Q3al:黄褐色。

土质较均匀,含蜗牛壳、铁锰质斑点,粉粒含量较高且局部夹粉土、④-1细砂夹层或结核。

可塑,个别土样软塑。

中等压缩性。

地下稳定水位处于该层上部。

本层厚度0.50~10.50m,层底深度20.00~27.00m,层底标高365.06~372.78m。

④-1细砂Q3al:褐黄色。

本层主要分布于场地西北侧、东南角,层位处于④-粉质黏土层中上部,局部下部少量分布。

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零星圆砾。

分选性差,饱和,中密。

钻探时易塌孔。

本层厚度0.80~10.00m,层底深度19.50~27.30m,层底标高365.37~373.05m。

⑤-卵石Q3al:杂色。

成分主要为灰岩、砂砾岩、石英岩,粒径1~4cm,分选差,局部夹圆砾、砾砂,偶见漂石,中粗砂和黏性土充填,胶结性较差,含泥量相对较大,钻探时易塌孔。

饱和,中密~密实。

本层厚度4.40~5.70m,层底深度31.00~32.30m,层底标高360.05~361.47m。

⑥-粉质黏土Q2al: 褐黄色~褐灰色。

土质较均匀,可见蜗牛壳碎片及块状钙质结核,粉粒含量较高且局部夹粉土或粉砂薄层。

可塑,个别土样软塑。

中等压缩性。

本层未穿透,揭露最大厚度为13.60m相应层底深度45.00m,相应孔底标高为347.22m。

1.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XXXX工程桩位布置图》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 项目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项目部管理机构图(见2-1)项目部组织机构图2-1项目部人员组成及岗位见下表(见2-2)主要人员岗位职责项目经理(1)对本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负全面责任。

负责财务和合同管理;(2)负责建立健全该项目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并对质量、安全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3)制定项目部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并负责实施奖惩办法;(4)负责材料、物资采购和劳动力调配及平衡;(5)负责及业主、监理单位的工作协调,搞好外协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需求关系、经济制约关系和合同结算事宜。

技术负责(1)参及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策划,编制分阶段施工进度计划;(2)对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因素组织技术攻关,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对质检员提出的有关质量问题会同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会同技术组制定技术方案;(3)检查验收施工员填写的各种报表和施工记录;(4)进行技术人员的调配和管理;(5)严把材料关,及时调整保证质量的最佳方案;(6)进行工程质量自检及评定。

施工员(1)协调劳务基层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

执行总的施工方案。

(2)监督劳务基层按规范施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全面合理、有效实施方案,保持施工现场安全有效。

(2)合理调配生产要素,严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进度质量。

(3)组织隐蔽工程验收,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

(4)参加图纸会审和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

质检员根据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实施质量预控措施,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交底、质量巡检及质量缺陷处理等日常性管理工作,并负责配合监理组织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评定等工作。

资料员(1)负责施工单位内部及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材料及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文件及资料的收发、传达、管理等工作,应进行规范管理,做到及时收发、认真传达、妥善管理、准确无误。

(2)负责所涉及到的工程图纸的收发、登记、传阅、借阅、整理、组卷、保管、移交、归档。

(3)参及施工生产管理,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及时收集、核查、登记、传阅、借阅、整理、保管等工作。

(4)负责施工资料的分类、组卷、归档、移交工作。

(5)及时检索和查询、收集、整理、传阅、保存有关工程管理方面的信息测量员:1)测放轴线、控制点位置;2)桩位测放及验线安全员:严格执行国家及本市颁发的安全技术管理规范,负责日常的安全文明施工教育、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巡检、安全防护设施检查、施工落手清检查及安全事故隐患处理等管理工作。

3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本工程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采用全自动旋挖钻机成孔,桩径600mm,有效桩长分别为29.0m、28.0m、26.0m,桩数共计82根。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P8抗渗)。

施工总体方案: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灌注桩施工凿桩头竣工验收。

3.1施工准备(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向监理公司报审。

做好开工前的岗位、技术、安全培训,学习有关规范、设计图纸,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2)进行测量控制基准点交接,并复核。

(3)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编制施工预算及工料分析,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收集施工所需技术资料,准备好各种施工测量及检测仪器及工具、施工表格。

会同设计人员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

(4)施工材料进场,向监理公司报验,进行钢材等原材料的复检工作。

接通供水管道,保障施工用水,做到“三通一平”。

3. 2 桩位测放采用全站仪测放控制点、控制轴线,做好长久保护措施。

桩位测放完成后,首先由技术负责和质检员逐点复核检查,然后报请监理单位验收,验收无误后,用长500mm、Φ18的钢钎打深300mm 的钎孔灌白灰粉定位。

3. 3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本工程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泥浆护壁施工工艺,打桩顺序采用隔桩跳打方式进行。

具体打桩顺序详见附图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见下图:3.材料进场及检验4.工地临设2.桩位测放及验线1.泥浆制备3.钻进成孔4.成孔验收1.钢材复试、焊接试验3.钢笼安装2.水下灌注砼1.资料整理1)成孔根据地层情况,钻孔灌注桩成孔采用全自动液压旋挖钻机钻进,钻孔直径600mm,利用液压系统调整钻机垂直度,以防止孔斜。

a.成孔质量标准(1)孔位偏差≤20mm。

(2)孔径偏差<-20mm。

(3)孔深偏差<+300mm。

(4)垂直度≤1%。

(5)沉渣厚度≤150mmb.成孔质量保证措施(1)钻机安装就位做到准确、水平、稳固,且钻杆和桩位处于同一铅垂线上。

(2)开钻前,由质检员复核桩位,检查钻头直径及安装对位质量,并经建设方或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后方可开钻。

(3)施工过程中作好施工原始记录。

(4)终孔后经机组、质检员和监理单位对孔深、孔径等指标验收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钢筋笼制作及安装钢筋笼制作采用分3段制作,主筋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0d。

受力钢筋接头截面面积不大于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且上、下接头处截面间距不小于35d。

加箍筋采用单面搭接电弧焊,焊缝长度≥10d,加劲箍焊接在主筋外侧。

螺旋筋采用梅花点状电弧焊。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质检员复检,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安装。

钢筋笼安放采用人工运至孔口,三脚架起吊安放。

为保证钢筋笼垂直下入孔内和主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笼外侧设四组桩径卡。

a.钢筋笼制作安装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1)钢筋材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抽样送检。

(2)制作误差: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长度±100mm,钢筋笼直径±10mm,用钢尺测量。

(3)安装深度误差:±10mm,用水准仪测量。

(4)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用焊接在主筋上的导正器控制。

3)浇注混凝土本工程选用水下浇注混凝土工艺施工。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00±20mm。

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控制在2~6m之间。

灌注过程中上下串动导管,对混凝土进行密实。

混凝土浇筑高度必须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72m以上。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每班至少留一组混凝土试块。

4)破桩头桩身混凝土龄期到达后。

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桩间土开挖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