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面试礼仪[摘要]如今, 毕业生求职的高潮又席卷而来, 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富于个性的审美趣味对于一名大学毕业生求职面试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这就需要每一位大学毕业生必须学习正确的职业礼仪,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为这是求职面试成功的第一步。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面试职业礼仪1.案例一家合资饭店招聘各类服务人员350名,700多名应届往届毕业生怀着对这家企业的向往,很早就排起“长龙”等候应聘。
7点30分,第一次目测在众多人的期待中开始了,一位应聘的女大学生,环佩叮当,浓妆艳抹,昂然来到目测人面前,话不过三句,目测人眉心轻皱,却彬彬有礼,连声说谢谢!女大学生心下明白,这就是被淘汰了……一位20出头的男大学生,气宇轩昂,据说会两门外语,目测人以礼相待,连声“请坐”这位男大学生如入无人之境,屁股落座,二郎腿一翘,浑身悠然自得地颠起来,……这天,700多应聘者,近目测这一关,就被“刷掉”80%。
当这些被视为“生活小节”的行为作为饭店招聘硬性条件的时候,人们不大不小地震动一下,尤其是哪些自视才大志高的应聘者更是没有想到,还没到大江大河中去施展才华呢,就在这小水沟里翻了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应聘礼仪在一个人的求职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求职者的形象给面试官的好坏,关系到能否顺利踏入社会,找到一份合适满意的工作。
为此,毕业生在面试前对个人形象进行设计是必要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包装”都能奏效,有时还会适得其反,那么,在面试的礼仪和形象设计上应该注意大学生求职礼仪哪些问题呢?2.面试的准备阶段的礼仪俗话说“有备无患”,一些必要的、充分的准备是求职路上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面试是供求双方双向了解,相互选择的过程。
面试对于求职者不单单是接受考查的过程,更是一次自我推销的过程。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所以大学生在应聘一份新职位之前要做好准备,抓住机遇,成功的推销自己。
在准备阶段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2.1知己自我定位。
决定求职之前,大学生一定要对自己的现状有个很清楚的认识,在客观把握自身条件的前提下,依据一定的标准,确定出最适合本人的职业和职位,也就是自我定位。
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的现状才能以此为基础确定自己择业和参与应聘竞争的目标、层次、范围。
所以首先要对自身条件进行客观的评价,也就是客观地正视自身的优缺点。
既要发现自己所长,又要认识自己所短,这样才能确定自己适合何种工作。
其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切勿好高骛远,定位太高或太低都无益于适合的工作。
2.2知彼搜集信息。
一般而言,大多数招聘单位都不太愿意录用那些对其单位一无所知的应聘者。
相反,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对该单位情况比较了解,可见其对此单位对此岗位的重视程度,自然会赢得考官的好感。
所以,这里的搜集信息首先就要对招聘单位的信息加以了解和搜集。
例如有关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产品或服务;招聘岗位的职能、对应聘者的要求;用人单位大致的福利待遇和薪酬等。
这些信息的获得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人脉关系进行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搜集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准确无误的。
一个错误的信息往往就会使面试发生质的变化。
另外,搜集的信息也一定是有效的,可以为我所用的。
2.3求职材料的准备。
求职过程中,材料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当今的招聘单位往往会先看一下求职者的简历,再进行筛选。
一般来说,求职材料的组成有以下几个部分:2.3.1自荐信。
自荐信是应该针对特定的用人单位撰写的。
用人单位常以此来判断求职者是否适合该岗位。
撰写自荐信要注意格式规范、要点突出、简练朴实。
切忌夸大冗长。
2.3.2简历。
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求职者的窗口,一份好的简历也创造面试机会。
撰写简历要实事求是,通常简历的组成有以下六个部分:个人资料、求职目标、教育经历、实践活动、技能特长和获奖情况。
2.3.3学校推荐表。
这类表加盖了学校的公章,因此用人单位十分重视。
在填写时,要工整认真,在自我评价中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2.3.4相关证明材料。
成绩单、获奖证书、资格证实(复印件)是一份自荐材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它们可以增强该分自荐材料的可信度。
2.4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是面试者应该在面试前必须做好的,我们无不希望在面试的时候留给主考官一个优良而深刻的印象,以增加录取的可能性。
因此了解主考官一般在主持面试时会关心些什么,对应试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主考官考核应聘者的内容往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4.1主考官会先评价一个应试者的衣着、外表、仪表及行为举止。
例如,一位经理登报招聘一位商务人员,约有50人前来应聘,但是这位经理最后选中的是一位没有任何奇特特点的应聘者,其原因是这位应聘者衣着整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
2.4.2主考官也通过提问或交谈对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口才、谈话技巧、反应灵敏与否等做整体性的考核。
2.4.3主考官可能会从与你的短暂的谈话中去了解你的性格及人际关系、情绪状况、人格成熟度。
2.4.4主考官也会从面谈中观察应试者对工作的热诚度及责任心,了解应试者对人生的理想、报负及上进心。
2.5 服饰与打扮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外表是人们踏上社会的第一张名片。
毕业生在应聘时,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和打扮。
许多人认为难得有一次面试的机会,一定要大出风头,于是买了许多时髦、前卫的服装。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一般正规的企业都很欣赏传统、保守的正装,所以,服装不一定要穿名牌,庄重、得体就好。
有的人则不太注重服装,穿着过于随便。
也会使招聘人员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求职时的服饰打扮应该注意稳重、正式,一般来说,套装较为普遍适宜。
而且一定要整洁干净,注意尺码一定要合身,大一码或小一码都会影响穿着效果。
衣服的颜色宜选择皮肤的中性色,注重现代感,把握积极的方向。
头发要梳理整齐,不要乱蓬蓬或粘糊糊。
穿深色衣服时最好事先拍拍两肩。
以免头皮屑掉在上面,头发要擦亮。
另外,不可忽视不同职位对穿着的不同要求,例如应聘公关职位就要适当地注意时尚,而应聘文秘、财会职位就应与时尚拉开适当的距离。
3. 面试过程的礼仪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的礼仪水平,反映出你的人品、修养等个人形象,因此,面试过程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3.1准时赴约。
一般来讲,比原订时间早5-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较好,切不可让招聘人员等候。
3.2入座礼仪。
进入主考官的办公室,一定要敲门而入,等到主考官示意坐下再就座。
如果没有指定的座位,可选择主考官对面的位子坐下。
另外,注意坐姿的优美与精神。
坐椅子时,最好只坐2/3,两腿并拢,身体可稍稍前倾。
3.3自我介绍的分寸。
当主考官要求你做自我介绍时,不要象背书似的把简历上的一套再说一遍,那样只会令主考官觉得乏味。
用舒缓的语气将简历中的重点类容稍加说明就可以了,如姓名、毕业学校、专业、特长等。
如主考官想深入了解某一方面时,你再作介绍。
3.4行为举止。
求职者在面试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3.4.1注意站正坐直,不要弯腰低头。
3.4.2双手放在适当的位置,并要安稳,不要做些玩弄领带、掏耳朵、挖鼻孔、抚弄头发、掰关节、玩弄招聘者递过来的名片等多余的动作。
3.4.3禁止腿神经质般的不住晃动、翘起等。
3.4.4自己随身带着公文包或皮包,也不要挂在椅子背上,可以把它放进自己坐的椅子旁边或背后。
3.5询问与应答的礼仪。
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是面试中智慧语言不断迸发的前提。
面谈时,讲话要充满自信。
回答问题时尽量详细,要按招聘人员的话题进行交谈。
有的主考官会故意提问一些令你感到受冒犯的问题,用来试探一下你如何对待,考查你的修养和应对多变的能力。
你一定要冷静,不能意气用事。
拒绝回答是可以的,但口气和态度一定要婉转、温和。
3.6及时告辞。
有些接见者以起身表示面谈的结束,另一些人则用“同你谈话我感到很愉快”这样的辞令来结束谈话。
对此,我们的毕业生要十分敏锐,及时起身告辞。
告辞时应同接见者握手,还要将椅子放回原位,然后面带微笑地向主考官致谢。
4面试后的礼仪许多大学生求职者只留意面试时的工作,而忽略了面试后的礼仪。
实际上,面试结束并不意味着求职过程的完结,求职者不应该翘首以待聘用通知的到来,还有三件事情要做。
4.1诚心诚意地感谢主考官面试结束并不意味着求职过程的结束。
为了加深招聘人员对你的印象,增大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对想抓住每个工作机会的人来说,面试后的两三天内,最好给主考官打个电话或写封信表示感谢。
4.1.1打电话。
打电话表示感谢可以在面试后的一两天之内,不妨给主考官打个电话表示感谢。
电话感谢要简短,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电话里不要询问面试结果。
因为这个电话仅仅是为了表现你的礼貌和让对方加深对你的印象而已。
打电话的时候,要考虑在合适的时间内打电话“合适”。
4.1.2写面试感谢信。
主考官对面试人的记忆是短暂的。
感谢信是你最后的机会,它能使你显得与其他求职者有所不同。
面试感谢信包括电子邮件和书面感谢信。
如果平时是通过电子邮件的途径和公司联系的话,那么在面试结束后,发一封电子感谢信,是既方便又得体的方式。
但大多的情况下还是写书面感谢信,特别是在面试的公司非常传统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书面感谢信最好用白色的A4纸,字的颜色要求是黑色。
内容要简洁,最好不要超过一页纸,在书写方式上有手写和打字两种。
打印出来的感谢信较为标准化,表示你熟悉商业环境和运作模式,但有时难免给人留下千篇一律的印象。
如果想与众不同,或是想对某位给予你特别帮助的主考官表示感谢,手写则是最好的方式,这个前提是你的字写得要比较正规而好辨认。
4.2耐心细致地打电话询问面试结束之后的两星期左右,如果还没有得到任何回音,就给负责招聘的人打个电话,询问一下面试结果。
打电话询问面试结果,有两个礼仪细节必须要注意:什么时候问?怎么问?4.2.1什么时间打电话从礼仪角度来说,打电话最得体的时间应该是对方方便的时间。
什么是方便的时间?以下时间之外的时间,都可以认为是方便的时间:工作繁忙时间、休息时间、用餐时间、生理疲倦时间。
因为询问面试结果是公事,所以当然必须是在正常工作日的时间段内打这个电话。
工作繁忙时间。
一般是周一上午和周五下午,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很多单位都有开例会的习惯。
即使不开例会,因为周一早上是新的一周的开始,往往还处于适应期,而且还有工作上的事宜需要安排;周五下午又要面临着周末,所以从心理上自然会“排斥”给他添麻烦的事情。
还有就是每天刚上班的一个小时和下班前的一个小时。
这个时间段内不是要忙着安排一天的工作就是没法再集中精力处理公事。
休息时间。
一般是指工作日的中午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其他私人时间,特别是节假日时间。
用餐时间。
在用餐的时间,给人打电话是不礼貌的。
而且往往在这个时间打电话会找不到人,当然影响打电话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