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检修规程韩城矿务局煤矸石电厂二O一七年九月电气检修规程下列人员应熟悉或掌握本规程全部或部分内容:1.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2.运行主任、副主任、电气专工。
3.电气检修专工及电气检修人员。
电气检修规程前言本标准规定了煤矸石电厂电气部分的小修、大修、特殊项目检修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目录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二、引用标准 (1)三、发电机部分 (1)3.1 发电机组规范 (1)3.1.1 发电机基本规范 (1)3.1.2 励磁机基本规范 (3)3.2 发电机大、小修周期及项目 (3)3.2.1 大、小修周期 (3)3.2.2 大修项目 (3)3.2.3 小修项目 (6)3.3 发电机的大修 (6)3.3.1 发电机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6)3.3.2 发电机解体 (6)3.3.3 发电机定子部分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9)3.3.4 发电机转子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10)3.3.5 发电机滑环架及其引线的检修标准 (10)3.3.6 发电机穿转子 (11)3.4 发电机的有关试验 (11)3.5 励磁机的检修器人 (13)3.5.1 大小修周期及项目 (13)3.5.2 励磁机的检修标准 (14)3.6 发电机局部缺陷和特殊项目的处理 (14)3.6.1 滑环冒火的原因及处理 (14)3.6.2 发电机的干燥 (15)四、电动机部分 (16)4.1 电动机的检修周期 (16)4.1.1 电动机的大修周期 (16)4.1.2 电动机的小修周期 (17)4.2 电动机的检修项目 (17)4.2.1 大修项目 (17)4.2.2 小修项目 (18)4.3 电动机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18)4.3.1 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18)4.3.2 电动机的解体 (19)4.3.3 定子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20)4.3.4 转子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22)4.3.5 轴承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22)4.4 电动机的组装、试运及验收 (24)4.4.1 电动机的组装 (24)4.4.2 电动机的试验 (25)4.4.3 电动机的试运及验收 (26)4.5 电动机线圈重绕工艺 (27)4.5.1 线圈重绕准备 (27)4.5.2 制作绕线模和线圈 (29)4.5.3 下线与整形 (29)4.5.4 试验检查 (29)4.5.5 浸漆与烘干 (30)4.6 电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30)五、变压器部分 (33)5.1 检修周期及检修项目 (33)5.1.1 检修周期 (33)5.1.2 检修项目 (33)5.2 变压器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35)5.3 变压器的检修工艺 (36)5.3.1 拆装附件及吊罩 (36)5.3.2 线圈及引线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38)5.3.3 铁芯及夹件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40)5.3.4 无载分接开关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41)5.3.5 有载分接开关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42)5.3.6 铁芯接地装置检修及质量标准 (42)5.3.7 套管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43)5.3.8 油枕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46)5.3.9 呼吸器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48)5.3.10 净油器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49)5.3.11 冷却装置及管阀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51)5.4 变压器投运前的检查及试验 (53)5.4.1 投运前的检查 (53)5.4.2 投运前的试验 (54)5.5 变压器常见故障分析 (55)5.5.1 铁芯层间绝缘损坏 (55)5.5.2 铁芯片局部短路与铁芯局部烧熔 (55)5.5.3 线圈击穿 (55)5.6 变压器油的管理 (56)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本厂发电机、电动机、励磁机及变压器的标准大、小修项目及质量验收标准等,不包括更换定、转子绕组等非标准项目的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电气设备的检修。
特殊检修项目可参照制造厂的有关规定。
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755—87 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T7064—96 凸平型同步发电机的技术条件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SD230—87 发电厂检修规程三、发电机部分3.1 发电机组规范3.1.1 发电机基本规范3.2 发电机大、小修周期及项目3.2.1 大、小修周期发电机每2-3年大修一次,工期10天。
发电机每4—8个月进行一次小修,工期3天。
3.2.2大修项目3.2.3 小修项目3.2.3.1 消除运行中发现的缺陷。
3.2.3.2 发电机定转子吹灰,励磁机吹灰。
3.2.3.3 检查发电机引出线及端部线圈垫块等。
3.2.3.4 检查清扫励磁机各部分及滑环、刷架、刷握、引线,并更换电刷。
3.2.3.5 根据预试规程及设备情况做预防性试验。
3.3 发电机的大修3 3.1 发电机大修前的准备工作3.3.1.1 落实大修的标准项目及所需的备品、材料、专用工器具和检修工时预算。
3.3.1.2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上次检修后遗留的问题提出本次大修的非标项目和更改项目,并编制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落实这些项目所需的材料、备品和检修工时。
3.3.1.3 准备好大修所需的图纸资料和检修记录、台帐。
3.3.1.4 检修人员(包括外援人员)应学习“技术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有关安全规程已学习并经考试合格。
3.3.2 发电机解体3.3.2.1 发电机连接部分的解体3.3.2.2 拆开发电机主引线软连接部分,螺丝后的软辫用白布带系牢,以免落下砸坏瓷瓶。
3.3.2.3 拆除滑环、刷架引线、励磁机引线,在各引线两端系记号牌。
3.3.2.4 取出所有电刷压簧,点清数目,放入专用袋。
3.3.2.5 将碳刷放至不影响起吊的位置。
3.3.2.6 解开发电机联轴器、拆除轴瓦进出油管。
3.3.2.7 拆励磁机地脚,将励磁机吊开。
发电机解体及注意事项;解体步骤:1、拆卸滑环连接引线及滑环架固定螺丝,提起电刷,拆卸接地电刷;2、打开两侧端盖,做好各部测量记录;3、检查转子大齿在街垂直位置,待汽机拆卸靠背轮螺丝、励侧轴承地肢螺丝,抽出其垫片后,放入5—7根φ12mm圆钢;4、在励侧轴承座上绑一根钢丝绳,接于励侧正前方的倒链上,抽出转子;5、在汽侧用行车大钩吊起转子;6、行车与倒链并进抽出至第一段;7、转子汽侧端用工字钢和垫块支起,吊装假轴;8、用行车大钩吊起假轴,取下垫块,抽出工字钢,行车与倒链并进,抽出至第二段;9、然后吊起假轴,待转子重心移出定子后,汽侧用工字钢和垫块支起;10、在转子中部装好衬垫木条,平稳吊出转子。
解体时注意事项:1、拆卸的螺丝、稳销、垫片及各部件,应无损伤、短缺,妥善保存,保证原拆原装;2、吊端盖时要稳妥,切不可碰伤风叶、护环及定子线圈;3、护环、风扇、滑环及引线处不得作为受力面使用,要保护轴径不受损伤;4、抽转子时应用透光法检查,不得与定子碰撞,不得将转子直接放在定子铁芯上;5、起吊转子时,在钢丝绳下必须垫20—30mm厚的衬垫木条,两道钢丝绳平均距离不小于500—700mm,所用钢丝绳必须是专用的,使用前应检查合格;6、抽转子的分段尺寸应与假轴长度相符,以免返工,假轴连接应牢靠;7、转子放置时,必须用专用轴承支座,也可将转子铁芯置于带有圆弧形凹槽的道木上,且大齿应在垂直位置。
3.3.3 发电机定子部分的检修及质量标准定子端部的检修标准1、检查绕组端部及支撑部件应无油垢,检查线棒绝缘应无膨胀现象。
2、检查极相组连接线,并联引线、主引线的绝缘应无损伤、起皱、膨胀、过热现象。
3、检查定子绕组端部渐开线部分、各支架、绑线、防振环、斜形垫条、间隔垫块、槽口垫块、适形材料等应无松动、变形、过热、松脱、断裂等现象,否则应及时处理。
4、检查绕组端部绝缘应无龟裂,漆膜无脱落,屏蔽应无脱漆、过热、裂纹。
屏蔽与压圈的固定螺丝应无松动、过热、脱漆等。
定子槽部检修标准1、检查定子楔条无松动发空、铁芯无过热变色,风道畅通无异物,线棒绝缘无损伤,导风板无松动、损伤。
清理定子腔内灰尘应用大功率吸尘器,禁止使用压缩空气吹。
2、检查线棒防晕层应无小黑点或小黑面,否则应将黑色粉末用毛刷清扫,再刷低阻防晕漆。
3、检查结束后,可在端部喷刷环氧红瓷漆。
3.3.4 发电机转子的检修及质量标准转子的检修1、检查转子风扇叶片应无裂纹、变形、蚀斑,螺母紧固,叶片抛光面应光滑,并进行叶片的金属探伤。
2、检查护环、风扇座环、风扇环应无裂纹、变形,并探伤。
3、检查平衡块无松动,护环与本体搭接处无变色、电腐蚀、电烧伤现象。
转子本体表面无变色、锈斑,铁芯无过热。
4、槽楔无断裂、凸出、位移,风斗无积灰、油污、歪斜,护环环键的搭子应无变形、开焊现象,导风叶无裂纹、松动。
5、检查滑环表面应光滑、无锈斑、烧痕,凹凸不平度不超过0.5mm,否则应车旋,粗糙度在▽1.6以上。
3.3.5 发电机滑环架及其引线的检修标准1、清理刷架上每一个刷握,将各刷握调整至距滑环2-3mm,并垂直于滑环,无歪斜。
2、滑环每次大修要倒换正负极位置,以使其磨损程度一致。
3、更换损坏或较短的碳刷,并使接触面吻合良好,接触面积达75%以上。
电刷在刷握中应有0.1mm间隙。
4、电刷牌号一致,电刷应无破裂,刷辫应牢靠、无断脱、松散,接触电阻相差不应过大,弹簧压力在2×5.88±7%牛顿范围,相邻电刷压差≤10%,如振动,可加大压力50%--75%。
5、用干燥压缩空气吹扫刷架和滑环,测绝缘良好。
3.3.6 发电机穿转子穿转子方法与抽转子相同,步骤相反。
3.4 发电机的有关试验电气试验试验工况(冷态或热态下)根据具体项目和情况确定。
试验项目如下:3.4.1 发电机大、小修前、后或小修时应测量定子线圈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用1000v摇表测绝缘电阻应≥1MΩ,或在相同温度下与初次测量相比,如低于初次测得值的1/3—1/5时应查明原因,设法消除。
各相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吸收比R60/R15≥1.6。
3.4.2 定子线圈对地及相间交流耐压试验为1.5UN1分钟。
3.4.3 发电机大修前后或更换绕组后应进行定子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的测量:电压自0.5UN 升至2.5UN每段停留1分钟,应符合下述标准:泄漏电流不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各相间差值与初次试验结果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3.4.4 发电机大修时应测定子线圈的直流电阻:各相的直流电阻在校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最大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大于最小值的2%,与初次测量的差值比较,相对变化也不大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