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大学中文课程(文学写作)

复旦大学中文课程(文学写作)

复旦大学文学写作招生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院系说明:本系拟招收70%左右推免生。

专业代码050126 专业名称文学写作招生人数 2研究方向01 小说写作研究与实践02 散文、传记写作研究与实践03 大学写作研究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6写作④809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复试科目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考试方式口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文学语言基础知识二考试方式笔试文学语言基础知识一考试方式笔试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50%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招生院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院系说明:本中心拟招收30%左右推免生,欢迎跨学科申请推免生。

专业代码060103 专业名称历史地理学招生人数17研究方向01 历史人文地理02 历史自然地理03 边疆历史地理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复试科目历史地理综合知识考试方式口试和笔试历史地理文献阅读能力考试方式笔试专业外语考试方式口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国古代史考试方式笔试中国自然地理考试方式笔试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50%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中文专业基础课程古代汉语Ancient Chinese 3 3 54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各个方面——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变化、发展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课程一个学期上完,每周三课时。

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现代汉语(上)Modern Chinese 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各个方面--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修辞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变化、发展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课程分两个学期上,第一学期的内容是现代汉语绪论、语音、词汇、文字,第二学期的内容是语法和修辞。

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现代汉语(下)Modern Chinese 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各个方面--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修辞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变化、发展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课程分两个学期上,第一学期的内容是现代汉语绪论、语音、词汇、文字,第二学期的内容是语法和修辞。

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

主要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总体概况,着重讲解“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经过,以及新文学发展时期各类文学样式的创作概况。

介绍“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文学社团的文学主张和主要代表作家的创作概貌;介绍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奠基者的生平和思想发展过程,及其代表作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历史贡献。

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

以中外文学史和文化史为背景,着重讲授一九四九年以后的中国文学;诗剧、散文、小说以及文艺思潮、文艺批评发生、发展的史实,揭示当代中国文学起伏变化的规律,探讨当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及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总结当代文学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评论、研究当代文学的审美和写作能力。

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

系统介绍中国文学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过程,对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流派、思潮进行评述,并探索其民族特点及发展规律,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古代文学基础知识。

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中国古代文学史(中) History of ClassicalChinese Literature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

系统介绍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以唐诗、宋词和唐宋散文为重点,评述该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流派,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古代文学基本知识,认识到中国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价值。

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

系统介绍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以戏曲、小说为重点,评述该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思潮,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古代文学基本知识,认识到中国文学的民族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文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Literarure 3 3 54 为中文系本科生基础课。

主要讲授文学的基本理论。

包括文学起源、文学本质、文学意象、文学创作、文学文脉与文学接受等问题,结合古今中外典型的文学现象进行理论教学。

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文学专业课程必修课外国文学史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3 3 54 本课程讲授欧洲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发展历史,评析著名作家作品和文学运动、思潮,以及欧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著名的作家作品,注重史的线索和文学发展的规律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比较文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 2 36 本课程旨在以比较方法研究探讨跨国界、跨民族、跨语言的文学,通过教师讲授,并结合答疑与讨论,让学生认识比较文学学科在整个世界宏观文学发展范围内的价值、地位与作用,懂得运用比较方法.作国与国之间文学的研究比较,从中获得在本国文学研究范畴内难以得到的启示与教益,扩大视野,开拓领域,深入把握文学在世界大背景下的发展规律。

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中国文学批评史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3 3 54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讲解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元明清时期文学批评家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作品,总结中国文艺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民族特色。

文学专业本科四年级专业英语(汉语言文学)English Readings for Undergraduates 3 3 54 本课程为提高中文系学生英语文学原著的阅读水平而开设。

它精选英美作家乔伊斯、劳伦斯、安波特等人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和艾略特等人的文学批评论文。

针对中文系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将语言难点的解析和文学问题的阐释相结合,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文学专业四年级选修课程西方美学经典导读Selected Works of Western Aesthetic 2 2 36 本课程通过对于西方美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些美学著作的选讲,使学生对这些第一手资料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从而为学习西方美学史打下扎实基础。

本课程选读的西方美学名著主要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布瓦洛《诗学》、莱辛《拉奥孔》、狄德罗《论美》、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采《悲剧的诞生》等。

文学专业唐代政治与文学Politics and literature of Tang Dynasty 2 2 36 本课程详细解剖唐代近百年间历次重大政治事件的始末缘由,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衰退,研究这一系列事件对唐代文学成就、文学家命运和文学创作走向的影响。

课程注意采用诗、史结合的方式,注意详尽占有史料,深入研究有关问题,剖析学术界的研究分歧,使学生对唐代政治文学的交互关系获得宏观而具体的把握,并从中学习治学方法。

文学专业中国文学史料学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Literature 2 2 36 本课程分通论和分论两部分,通论重点讲授文学史料的范围与特点,介绍文学史料搜集、鉴别和运用的途径和方法,并说明古代书籍制度和典籍聚散的一般状况,指出史料信值的差异和鉴别区分的必要,并进一步介绍文学史料搜集的途径、鉴别的方法及运用的基本规则。

分论部分拟分时期、分部类地介绍各类典籍的特点及与研究工作的关系。

本课程广征博引,力求深入浅出,以期让同学开阔视野,掌握方法,提高研究能力。

文学、语言专业文化新诗学Studies of Free Poetry from a culture Perspective 2 2 36 将新诗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分析,旨在比较全面而系统地阐释新诗的文化内涵,全课程着重讲授有关的10来个专题。

文学专业中国古典美学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2 2 36 本课程主要讲授先秦道、儒之学、汉初黄老之学、魏晋玄学、唐代禅学及明清理学中的美学思想,以先秦为重点。

其特点是,以文化学的观念与方法解析中国古典美学的本质特征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史论结合。

文学专业屈原与世界文化Qu Yuan and World Culture 2 2 36 本课程着重介绍屈原其人及其作品,并将屈原置于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之下,通过比较,认识屈原及其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本课程既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专业选修课,也是涉及比较文学的课程。

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艺思潮论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s 2 2 36 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学过《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专题课。

因此,不拟全面介绍作家作品,而是在近现代文化思想的背景上,着重研讨文艺思潮的发展流变。

本课程拟讲授语言文字学专业4个专题,通过这些专题讲授,引导学生用唯物史现从宏观角度来深入研究现代文学史的发展问题。

文学专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Western Literary Theory in 20th century 2 2 36 本课程涉及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时间跨度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到八、九十年代。

对于在这一时期内的主要派别作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西方文论的全貌加以概括。

本课程主要介绍的西方文论流派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精神分析学、直觉主义与意识流、语义学与新批评派、现象学、存在主义、荒诞派、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解释学与接受理论、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