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八大体质

人体八大体质

体质养生总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体质状态,《黄帝内经》中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体质与先天禀赋有关系,体质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体质的形成与后天的修为有关。

体质:具有可调性,可变性,相对稳定性。

体质决定我们的健康,决定疾病的异感性,决定疾病的反应,决定我们的治疗效果。

气血双补丸根据体质的可调性,可变性,相对稳定性,具有优化体质的特点。

八大体质类型: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淤血体质、气郁体质。

一、平和体质是一种身体和谐、自稳能力强的体质。

拥有这种体质的人,身体不一定结实强壮,甚至可能还有些气血不足、血压偏低,脉搏也不是很有力,但是脏腑、气血很和谐,七情适度。

这种体质的人,多数生在长寿家族,比如五世同堂的大家族,而平常的人家四世同堂就不容易了。

平和体质通常表现为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体重波动小等;得病少,对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比较强;生病以后,对治疗的反应敏感,好治,自我康复能力强。

拥有这种体质,一方面可以说是上天的厚爱,另一方面说明后天个人的修为好。

但是平和体质在人群里边不是太多,因为长寿的人毕竟是少数。

有的人经常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浑身毛病,但是到医院之后,照了X 光,做了核磁共振,也抽了血,结果一切正常,这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即体质出现明显的偏颇,但是又没达到疾病的程度。

凡是经常出现这些情况的人,相对于平和体质来说,有一个很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明显偏颇的体质,就像一只总是摇摇摆摆不稳的船,虽然不出大事,但是船上的人总是不舒服。

总之,每个人的体质都有相对不足的薄弱环节和软肋,当然也有优势和强项。

二、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真阳不温,活力不足。

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四季手都冷,夏天大家都喜欢吹空调,他不敢,一吹空调就手脚冰凉,还要加一件毛衣。

但是如果冬天只有手冷,那不算真正的阳虚,“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才是真正的阳虚。

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阳虚体质就是红日不那么灿烂,真阳不那么温暖,生命力不那么旺盛。

真阳在哪里?藏在肾脏,因此阳虚体质的人是肾阳相对不足。

阳气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意思是说,阳气的鼓舞使人精神焕发,阳气的温煦使人关节筋脉柔韧。

阳气盛衰还决定了人的生殖、繁衍能力。

人体运行不息的津液、血脉得寒则凝,遇温则行。

阳气作为动力、火力,能保证体温,产生能量,促进废物排泄,鼓舞生机,使生命的河流清澈、畅通。

因此,阳气不足容易使人精神不振、消沉,容易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延后、不育不孕、水肿、畏寒怕冷以及得各种痛证等,也会使生命的河流壅滞、混浊,新陈代谢不畅通,出现肥胖、多囊卵巢、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很多女性,月经前后不能受凉,稍微受凉,就会比别人敏感,出现月经延后或者痛经。

有的人不能吃凉东西,一吃凉东西就会拉肚子,拉得很厉害。

还有的人,一得病就是寒证,比如说同样是感冒,别人感冒时是喉咙疼,流黄鼻涕,吐黄痰,扁桃腺发炎化脓;阳虚体质的人感冒,就会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喉咙发痒,吐痰吐的是清稀白痰,反映出寒象。

阳虚体质的人,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火力劲不够。

三、气虚体质:气力不足,容易外感。

气虚体质易低血压、低血糖、贫血、内脏下垂、适应差。

“有气则有力,少气则无力”。

“气”令我们提劲,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出入有序,营养精微向上向外布散,糟粕废物向下向外排泄。

这股气,由空气、谷气、元气组成。

空气由肺吸入,谷气从脾产生,元气自肾提供。

因此,气虚体质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相对不足,尤其是肺、脾不足造成的。

肺司呼吸,主皮毛,和气息、呼吸、汗出有关;脾主运化,升清,和营养输送、提升血压、固定脏器有关;肾司二便和前后二阴,和二便、经带正常适度排泄有关。

俗语道:“人活一口气”。

“气”好像很玄,不好理解,但是我们可以感知到人体之“气”的存在,比如呼吸、心跳、胃肠蠕动、正常血压的维持、脏器位置的固定、营养向上输送到头面五官等。

所以气虚的人,主要表现为不够气,不够力,气息轻浅,语声低怯,肌肉松弛,四肢乏力,慵懒疲劳,排便无力,内脏下垂,血压偏低,头晕,白带偏多,月经淋漓不畅,经血色淡等。

另外,气还调节全身各个通外官窍的适度开闭,如五官、皮肤汗孔、前后二阴等,使分泌物、二便、月经、白带等正常排泄于体外,既不过多也不太少;使人体不受外邪侵袭,适应环境。

因此,气虚体质的人还常见多汗、容易感冒、皮肤容易过敏、经常打喷嚏等现象,比如一进空调室就打喷嚏,春天春暖花开也打喷嚏。

有的气虚的人对温度非常敏感。

四、痰湿体质:易中间胖,高代谢综合症。

倦怠沉重,容易发胖,累,腿像灌铅一样,体内水太多。

人体70%水分,上游肺,中游脾,肾下游。

痰湿体质眩晕病因为痰湿上绕轻窍导致。

脾主运化、生清,调节水液代谢,为气血生化之来源,脾虚之后合成痰湿脂液,脾为生痰酿湿之根本,需要先天禀赋和后天疗养。

“脾主肌肉四肢”,“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病”,“瘦人多火,肥人多痰”,本虚彪实的一种体质。

五、湿热体质:一派浊像,又浊又臭。

特征表现口苦口臭、汗臭、皮肤油、有异味。

肝胆郁结会化热,脾胃积滞会化湿。

所以调养原则:化痰燥湿疏肝利胆健脾和胃。

六、阴虚体质:阴虚生内热、内热则上火,俗话说就是体内的水分少了,“肥人多痰,瘦人多火”一般是形体消瘦、皮肤干燥、官翘失养:耳鸣(肾阴不足)、眼干、咽喉干燥、阴道干燥。

无热不生烦,五心烦热,烦燥不安(手脚发热)、亢奋、尿黄、便干。

静生水,动生阳不润燥涩之证内热上火之下。

表现;形体消瘦、油性皮肤、皮肤干燥官窍失养(五官九窍,眼耳口鼻前后二阴)举例:1.耳鸣(肾阴不足,肾开窍于耳)滋补肾阴2.眼睛干涩咽喉干燥阴道干涩,(官窍失于阴液的儒养或是干燥引起的)特征表现:五心烦热(手脚心发热,心口发热烦躁)兴奋、亢奋、尿少、口干、尿黄、大便干燥、(如板栗、)阴血亏虚造成的便秘。

无热不生烦(水不足,容易上火,阴虚内热)养血滋阴阴虚运动:年轻人瑜伽老年人太极拳,太极剑。

静能生“水“动能生“阳”。

阴虚静养心神,阳虚运动形体。

阴阳相互制约水火相互制约。

七、淤血体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表现:各种各样以痛疼表现的症状。

分类:游走性的疼痛、刺痛、憋痛,例如:胃疼、肚子疼、关节疼、易长肿瘤、面色口唇深色、容易烙疤。

特点:持久、位置固定。

性质:刺痛,憋着痛(例:冠心病六大证型中心血淤阻型典型心绞痛。

外形发生变化:面色口唇、无光泽、黑眼圈、有疤痕。

容易长肿瘤(良性)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难治缠手的慢性病(久病脉落)冠心病、关节炎、慢性胃肠炎,持久性偏头。

八、气郁体质:气郁在先、郁滞为本,故疏肝理气为气郁体质者的养生原则。

气运行不畅,爱叹气(肝气不疏)。

特点:胀痛。

重点是在于肝。

表现:郁闷,体形偏瘦,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常有胸闷,易失眠,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神情抑郁、忧虑脆弱。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抑郁,情感脆弱,烦闷;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疑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抑郁证等。

气郁气质着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舒畅的潜在倾向,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蔬菜类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等。

另外气郁体质者应该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

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

气滞则血凝。

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八大体质养生原则一、平和体质:往往为生活形态简单的人。

长寿家族里的平和体质:七情适度、五脏调和、气血充足、阴阳平衡、精神好、体力好。

养生原则:不伤不扰,顺其自然,不需要特殊治疗调理。

二、阳虚体质:真阳欠缺,往往上热下寒。

养生原则注意不伤阳气,温化水湿,畅通气血。

补中阳之气,忌用消炎,下火,清热,解毒之药。

养生不伤不损阳气最好,忌食生冷多吃温热。

易表现为安静、沉静、内敛。

易受惊吓,睡眠轻微,易兴奋、易消沉。

原阳不固,虚阳上扰。

精神养生:保持安静,避免消沉。

多做深呼吸,腹式呼吸。

体质养生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过犹不及!!安静、沉静、内敛过度后化为抑郁、忧愁、悲伤,难以自拔。

运动,晒晒太阳(清早),多听一些让人振奋的音乐。

起居:注重保暖、多动少熬、阳虚生外寒,注意关节、颈部、肩部、腰腹部、背部、足部。

膝盖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必经的。

阳虚+干燥皮肤晒太阳==长斑,外出时间上午10前,下午三点后,做好防护措施。

小孩子太阳晒少了易骨骼发育不好,老年人易骨质疏松。

熬夜易面容憔悴,精神疲惫。

超过晚上12点不睡,冬季为11点。

建议11点睡觉。

补气升阳的方法调补。

党参熟地黄芪气血双补、同调阴阳。

平和补阳,防止燥热最为重要。

夏季切莫贪凉,冬令要科学进补。

阳气浮盛于肌肤,而内脏相对空虚。

党参熟地黄芪补气升阳,夏季阳气最旺的时候,借助天之阳来补人体的阳气,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适当多吃羊肉、鸡肉。

冬季易出现老寒腿发作,夜尿多、关节痛疼。

狗肉……黄芪补气养血之要药阳虚患有高血压、失眠的用户使用电热毯易出现口干、口苦、血压升高、头痛、头脑发胀。

穴位调养:中极穴、气海穴、神阙穴、关元穴。

用生姜和盐,盐在下,生姜片在上,用艾熏,用艾条灸气海关元穴阳虚的穴位调法,主要讲了一个艾灸疗法:在肚脐上需要原料:生姜片、食盐、清艾绒一斤用法:将姜片切成一元钱大小的圆,清艾绒弄成圆柱形。

将食盐填满肚脐眼,把姜片盖上面,又将圆柱形的清艾绒放上面点燃,一直到肚脐眼里的盐化了。

最后,睡觉前泡脚(睡前一盆汤,胜过良药方)水最好在膝盖一下,直到皮肤发红另一个就是艾条和姜片,对治疗:怕冷、怕凉、睡眠、痛经、气管哮喘、鼻炎、慢性胃炎、结肠炎、妇科等,药物和穴位疗法结合气虚体质:表现:疲劳、抵抗防御能力差、消化能力差、说话有气无力的、应该多出去运动原因:先天和后天1、怀孕的时候,母体的营养不足2、大病过后,元气消耗大3、用脑过度4、体力劳动过度5、过度节食6、长期吃带有抗生素的药物(清热解毒和消炎的)7、情志不好的病症:出汗、感冒、皮肤过敏、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胖(偏向于痰湿)虚胖无力、高血压、脑中风几率比较高、内脏下垂(胃、子宫下垂、脱肛)①虚胖无力②固摄失调、内脏下垂③把门的作用,分泌物的排泄过多和过少(便秘、汗液、尿液、精液等)④女性,长色斑(色淡、在额头口唇周围)有炎症,盆腔炎三、气虚体质基本原则补脾健胃:①脾是气血化生来源。

②脾土生肺金,肺主气之疏;脾健则肺和,肺和则气畅。

伤脾的行为:①吃寒凉冰冻、肥干厚腻的食物:寒凉伤中阳,厚腻滞脾气,易造成气虚间杂有痰②缺乏运动:脾主肌肉四肢,主气血生化,肌肉四肢是消耗能量的大户,总是坐着,肢体肌肉松软无力,代谢不畅通,能量消耗少,脾气抑制不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