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功率教案[1]
第二个问题是问爬山的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我们假设游人匀速爬山,爬山过程中做的功就是克服人所受重力做的功,记为 ,所用时间记为 =60s×20=1200s。所以人的功率记为 ,根据功率的功式得 / = / =(60kg×9.8N/kg×200m)/1200s=98W。此题到这里是否已做完呢,郭泽东同学?对,我们最后还要加上一条,答:电动机的功率是1×104W,人爬山的功率约为98W。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对比讲解,辨清概念。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翻到13页的“做一做”,浏览一遍,并下去做一个小实验,名字叫“爬楼梯”。在做实验前,同学们自发组成5个人一组,每组准备好器材,并选出三位爬楼高手,另外两位则负责测量三层楼的高度和计时。实验要求各组测定选出的三位同学以最快速度上三层楼时的功率,看看谁做的功率最大。请各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请注意安全!在下周的这个时候,各组把实验报告交给我。(板书)
一个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而功的计算公式为 。
全体回忆。个体作答。
演示一
如果两位同学也都克服军棋的重力做 的功,但他们所用的时间可能会不同,这时谁做功会更快呢?为了揭晓这个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做演示一(副板书:演示一)。(把两盒军棋分别放在讲台两旁的地面上)现在我们找甲和乙两位同学同时用筷子把五颗军棋一颗一颗地捡到盘子里(副板书: ),再找一位同学丙用手机记下他们各自所用的时间,结果会是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把筷子递给甲和乙)Are you ready? Let’s go!(一段时间后)丙同学,甲乙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多少?(副板书: , )甲乙克服军棋重力做同样的功 ,但甲比乙所用的时间短,那这说明谁做功快呢?请郭泽东同学起来回答。回答正确,请坐下(副板书:甲做功快。)
甲乙丙三位同学来到讲台前准备。
听到口令后,甲乙丙三位同学紧张而认真地进行着演示。
丙报出甲乙各自所用的时间。
甲做功快。
固定一个量,探索另一个量对结果的影响。
演示二
如果时间相同,但做的功不同,这时谁做功会更快呢?为了揭晓答案,让我们来做演示二(副板书:演示二)。该演示要求甲和乙同时在10秒内(副板书:10s,10s)把军棋一颗颗的捡到盘子里,丙同学计时并在10秒时喊停。Are you ready? Let’s go!(一会儿)现在请甲和乙数出各自捡上来的军棋数,结果发现甲比乙多(副板书: , ),即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比乙克服军棋重力做的功多,这说明谁做功快呢?集体回答。(副板书:甲做功快。)
钟羽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请坐下。现在我手上有一颗军棋,假设它的质量为 ,又假设台面距地面的高度为 ,那当我把军棋从地面捡到台面上时,我克服军棋的重力做了多少功呢?请陈润平同学起来回答。
回答正确,请坐下。当然这也可以说成军棋所受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做了 的功,我们计为 。(副板书: )当我把五颗军棋从地面捡到台面上时,就可以说我克服军棋的重力做了 的功。请大家注意,为了简便,当我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说到某某做了多少功时,都是指他克服军棋的重力做了多少功。
4.单位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单位的换算,那功率的单位是什么呢?功的单位是焦,时间的单位是秒,根据公式,我们可推导出功率的单位是焦/秒。在物理学中,把焦/秒叫做瓦特,简称瓦。1W=1J/s。1W很小,但许多机器的功率都很大,功率的单位还可用千瓦和兆瓦表示。
1KW=103W
1MW=106W(板书)
认真听讲
②13页的3题和4题。
副板书:
演示一
甲:
乙:
甲做功快。
方法一:
甲: s
乙: s
甲做功快
演示二
甲: 10s
乙: 10s
甲做功快
方法二:
甲: 1s
乙: 1s
甲做功快
演示三
甲: 5s
乙: 15s
甲做功快
人 , =60s×20=1200s
求:⑴电动机做功的功率 =?
⑵人做功的功率 =?
解:⑴电动机
= / =1.2×106J/120s
=1×104W
⑵人 / = /
=(60kg×9.8×N/kg×200m)/1200s
=98W
答:电动机的功率是1×104W,
人爬山的功率约为98W
作业
①12页的1题交
“爬楼梯”实验报告;
课题
第九章第四节功率
指导教师
班级
06级1班
讲课人
时间
2010-5-06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12页到14页。
教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功率及功率的计算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3.会应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数据处理方法,并培养他们的分工协作能力和初步的数据处理能力。
课 型
概念、讲授、实验。
教学方法
讲授法、科学探究教学法和“解决问题”教学法。
教学仪器
一副军棋和两双竹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法研究
一、组织教学
上课!(同学们好)
起立(老师好)
引起注意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功。那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力学里功的计算公式又是怎样呢?请钟羽同学起来回答。
s,
s。
甲做功快。
,
。
甲做功快。
议论纷纷。
类比联系,对比分析,诱导出一个选择性难题。
1.定义
我们知道在讲速度时是通过采用第二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的,同样,由于人们的思维习惯,在这里我们也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说明这个力——军棋所受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做功的快慢,而单位时间内完成功的多少就叫功率。顺便告诉大家,功率的英文名字叫 (板书:1.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功的多少叫功率)。
简明扼要,水到渠成。
四、物理意义、公式和单位,为了加深大家对功率的理解,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请大家翻到13页的例题,给你们半分钟的时间浏览。(在黑板上作图)好了,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个题。此题有两个问,先让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知电动机做了1.2×106J的功,所用时间为2min,问电动机的功率为多少。若记电动机做的功为 ,所用时间为 ,功率为 ,则 1.2×106J, 60s×2=120s,根据功率的公式可得: = / =1.2×106J/120s=1×104W。
甲乙丙依照要求进行演示。
甲乙丙回到座位上。
全体思考。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三、进行新课
怎样解决演示三中的问题,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前面讲速度时是怎样比较运动快慢的:两个运动员在不同的时间内跑不同的路程,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一种方法是用时间除以路程,即比较他们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的,则运动得越快;另一种方法是用路程除以时间,即比较他们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路程,路程越远的,则运动得越快。我们把这个思想用到这里来。先用第一种方法,用时间除以功。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比较完成单位功 所用的时间(副板书: , ),因此,甲所用的时间为 秒(副板书: s),乙所用的时间为 秒(副板书: s),比较 和 的大小,谁做功快呢?(副板书:甲做功快)再来用第二种方法,用功除以时间,即比较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副板书:1s,1s)。因此,甲所做的功为 ,乙所做的功为 。比较 和 的大小,谁做功快呢?(副板书:甲做功快)两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果,那该用哪种方法呢?
情感、态度、价值观
渗透用类比的方法可以研究相似、相近问题的思想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教学重点
传授功率的知识要点,通过例题讲解来教会学生用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以三个演示及结合演示三的分析来引导学生接受功率这个概念。
教学关键
把速度的物理含义类比到功率的物理含义中来,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功率的真正物理含义。
听到口令后,甲乙丙三位同学紧张而认真地进行着演示。
甲做功快。
固定一个量,探索另一个量对结果的影响。
演示三
当然,甲和乙也能在不同的时间内把数量不等的军棋捡到台面上,这时谁做功会更快呢,让我们来看演示三(副板书:演示三)。先请甲在5秒内一颗一颗地把军棋捡到盘子里,看他能做多少功,丙请注意配合。(一段时间后)(副板书: ,5s)乙在15秒内也这样捡军棋,请丙做最后一次配合。(一段时间后)(副板书: ,15 s)感谢三位同学的精彩演示,请你们回到座位上。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实验结果,甲和乙做的功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该怎样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暂停一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功率(主板书:第四节功率)
课后习题是14页的3题和4题(板书)。下课!
浏览“做一做”。
勾题。
明确实验要求。
五板书设计。
主板书:
四、功率
1.定义:
单位时间内完成功的多少叫功率。
2.物理意义
功率是一个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数学公式:
= /
4.单位:
1W=1J/s,
1KW=103W,1MW=106W。
5.例题
已知:电动机 1.2×106J, 60s×2=120s
3.公式
如果用 表示功, 表示时间, 的首位字母 表示功率,那么用 和 怎样表示 呢,请大家结合功率的定义思考一下。(约10s后)请曾丽虎同学起来回答一下。不错,正是这样,功率 等于功 除以时间 ,这便是功率的公式(板书: = / )。下面让我们把这个公式运用到演示三中去计算甲的功率,功为 ,时间为10s,功率 就应等于 除以10s。
浏览例题。
没有,最后还要作答。
结合实例,剖析运用。
强调答题格式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