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四名句名篇(全)

高中语文必修四名句名篇(全)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名句默写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6.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8.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9.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10.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1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6.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17.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19.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0.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3.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4.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5.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6.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7.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2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9.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2.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关汉卿《窦娥冤》)必修四情景式默写《望海潮》(柳永)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雨霖铃》(柳永)1.柳永《雨霖铃》一词中渲染分别的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了一种凄凉的况味的句子有_ __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柳永《雨霖铃》一词中刻画分别时痛苦的细节描写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全词上下片过渡的句子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4.全词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的句子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虚设别后情景,把离别伤痛推向高潮的句子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6.《雨霖铃》(柳永)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7.《雨霖铃》(柳永)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三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8.《雨霖铃》(柳永)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9.《雨霖铃》(柳永)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0.《雨霖铃》(柳永)词中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11.《雨霖铃》(柳永)词中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大江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景象。

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9.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来书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

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1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13.被贬于黄州的苏轼与客人泛舟长江,面对长江的浩荡无穷而感慨万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他在“故国神游中”得3.《定风波》(苏轼)词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10.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12.读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我们会从中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无常。

13.古代写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的诗文很多。

如曹操的《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写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4.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两小句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

15.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1.《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2.李清照的《醉花阴》中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是:,,.3.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4.《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5.《醉花阴》中的,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东篱对酒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该诗句又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