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类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乔百君
报告要点:
➢目前中国白酒行业处于产业成熟期的中后期,产量已连续五年下滑,今后可能进一步下滑,但空间不大。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但集中度提高趋势明显,产业资源越来越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
➢上市公司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受消费税政策变更阻碍,2001年白酒板块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明显,要紧财务指标均有所下降。
➢消费税政策不利阻碍在2002年仍会加剧,所得税政策阻碍又雪上加霜,预期该板块2002年业绩仍会接着下滑,尤其是中报业绩难以乐观。
➢板块内上市公司主业进展及产业外拓展机会前景差不较大。
主业进展比较有前景的是:贵州茅台、五粮液、全兴股份、湘酒鬼;产业拓展有机会的包括:长兴实业、全兴股份、湘酒鬼、古井贡、伊力特。
投资方面,重点关注贵州茅台、五粮液、湘酒鬼、古井贡、伊力特、泸州老窖;
规避宁城老窖。
➢通过五粮液与贵州茅台对比,两公司中长线均具有投资价值,但五粮液受税收政策变更阻碍相对大一些。
一、行业进展概述
1、行业进入成熟期的中后期,成长性不佳。
自1996年全国
白酒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801万吨以后,受居民消费适应改变、大量替代品的出现以及国家限制性产业政策的阻碍,白酒产量出现了连续五年的下滑,目前差不多达到了酿酒协会制定的2005年550万吨的目标产量。
今后几年白酒产量仍有可能下滑,但空间不大。
注:从1998年之后,国家关于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白酒生产企业的产量不再进行统计。
依照行业统计测算,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产量合计在120万吨左右。
2、白酒行业市场集中度低,行业内企业亏损面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现有白酒企业3.7万余家,其中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1999年为1334家,2000年为1182家。
可能全行业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处于亏本经营状态。
2.1、以产量衡量,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结构属于分散竞争型。
2001年全国白酒行业产量最大企业排行榜
2.2、以销售收入衡量,中国白酒产业市场集中度有明显提高,但市场结构仍属于低集中竞争型。
2001年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最大企业排行榜
注:此表中销售收入与企业排名是2001年数据,但C4与C8
为2000年数据。
2.3、以利税衡量,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属于寡占Ⅴ型。
2001年全国白酒行业利税最大企业排行榜
2.4、产业集中度的次序:利税>销售收入>产量,讲明优势白酒企业产品价格与主营业务利润率要大大好于其他企业。
3、从进展趋势来看,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集中度正不断提高,产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也讲明,处于成熟期的传统产业内,企业同样能够通过扩大市场份额而获得高成长。
1998-2001前八大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利税增长情况
4、上市公司具有特不强的行业代表性。
从2001年销售收入位于前八名的大企业来看,除了剑南春不是上市公司之外,其他七家公司差不多上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母公司,14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1家列于产业销售额与利税的前20名之列。
二、上市公司2001年年报简评
为了保证业绩的可比性,本部分的业绩对比分析不包括2001
年新发行上市的贵州茅台,有关该公司的情况见第四部分的专题分析。
如此,该板块包括13家上市公司。
1、2001年,白酒行业上市公司规模扩张较快,平均总股本、流通股本与总资产较2000年均有较明显增加。
其中要紧是五粮液在2001年进行了大比例的股本扩张。
2001年白酒上市公司规模扩张明显
2、受国家消费税政策变更的阻碍,2001年白酒业上市公司在销售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大幅度增加,毛利率下降明显,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净利润与每股收益下降幅度均较大。
13家公司中,只有湘酒鬼(000799;+74.3%)、五粮液(000858;+5.6%)与山西汾酒(600809;+164.5%)三家净利润正增长;业绩明显下滑的公司达8家之多,包括:泸洲老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