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技术社会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1月

科学技术社会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1月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科学·技术·社会试题
课程代码:0039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7分)
1.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 )。

A.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B.科学与技术分化,互不影响
C.技术始终决定科学的发展
D.科学与技术完全同一
2.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

A.目的和任务不同
B.研究内容不同
C.研究手段不同
D.发现进程不同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代中国四大学科的是( )。

A.天文学
B.农学
C.数学
D.物理学
4.麦克斯韦创立了( )。

A.电动力学
B.电阻定律
C.热力学理论
D.电磁学理论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的是( )。

A.元素放射性
B.电子
C.χ射线
D.电磁感应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纯粹数学的分支学科是( )。

A.泛函分析
B.拓扑学
C.决策论
D.抽象代数
7.提出量子概念的物理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玻尔
C.海森堡
D.普朗克
8.高分子的分子量可达( )。

A.几十到几百
B.几百到几千
C.几千到上万
D.几万到上千万
9.系统科学不包括下述中的( )。

A.系统论
B.信息论
C.决策论
D.控制论
10.下列不是航天器的是( )。

A.飞艇
B.飞船
C.空间探测器
D.空间站
11.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下列公式中正确表达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关系的是( )。

1
A.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科学技术
B.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科学技术)
C.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
D.生产力=劳动管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
12.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条件是( )。

A.政策条件
B.体制条件
C.人才条件
D.资金条件
13.知识经济的支柱是(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高技术产业
14.狭义的文化就是指(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民族文化
D.精神文化
15.系统思维方式的首要原则是( )。

A.关联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结构原则
D.动态原则
16.下列关于科学精神与精神文明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精神文明的本质是求善,两者没有关系
B.科学精神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C.精神文明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
D.科学精神与精神文明是完全等同的
17.现代管理的核心是( )。

A.设计
B.比较
C.决策
D.实施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6分)
1.对经典力学的形成作出过贡献的物理学家有( )。

A.伽利略
B.开普勒
C.爱因斯坦
D.牛顿
2.在三大产业结构划分中,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

A.商业
B.建筑业
C.金融业
D.电讯业
3.经济增长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 )。

A.粗放型增长方式
B.集约型增长方式
C.平稳型增长方式
D.突变型增长方式
4.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民族和民族间的矛盾
C.阶级和阶级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5.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内在主观因素是( )。

2
A.社会组织方式
B.思维方式
C.价值观念
D.智力水平
6.大科学的特点有( )。

A.是由政府和社会力量组织与领导的科学研究
B.是大规模、高投入的科学
C.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
D.具有巨大社会功能的科学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科学技术中的科学是指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____________。

2.古希腊雅典时期著名的学者____________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力学著作《物理学》。

3.1687年,牛顿出版了他的科学巨著____________。

4.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__;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__。

5.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____________的竞争。

6.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科技发展是通过利益机制、____________和竞争机制来实现的。

7.从科学技术发展与军事武器装备发展的相互关系看,武器装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冷武器时期;热武器时期;____________时期。

8.随着科技研究活动的日益社会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和作用也日益显著,以至于在科技与社会的双向作用下,出现了____________和科学社会化的时代特征。

9.1988年9月12日,____________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其中____________是根本。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横断学科
2.基因
3.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方式
4.可持续发展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什么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2.简述古希腊的技术成就。

3.知识经济有哪些主要特点?
4.简述科学技术对劳动生活方式的影响。

六、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试论细胞学说创立的意义。

2.如何实现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