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结尾技巧指导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结尾技巧指导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结尾技巧指导
一、技法一:
卒章显志,表达观点
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写个人对社会生活、
世态万象的感悟。

这就要求考生要有独特的理解,有着自我
的认识。

如果结尾能在很好地概括素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
地阐述个人观点,表达对问题的认知,更能让阅卷老师看到
考生独具慧眼的思考方向。

例1 满分作文《力排众议,心唯真理》(2018年全国卷Ⅱ)的结尾:“我们提倡和谐社会,反对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但是和谐社会不是一味地追求一团和气,纵容错误和邪
恶是对和谐社会的破坏。

力排众议,据理力争,捍卫真理,
维护正义,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和谐。

有一个口号特别响
亮:‘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放弃力争,迎合错误,还有什么‘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可言呢?面对谬误,应不计较个人得失,
力排众议,唯真理追求,唯真相是探。


【名师点评】考生针对和谐社会的认知,辩证地从两方
面来分析和阐述,对响亮的口号进行分析并做出解读,展示
了考生深刻看待问题的能力。

最后以“唯真理追求,唯真相是探”点明主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例2 满分作文《人永远活在自身之外》(2018年上海卷)的结尾:“当代中国虽然经济发展飞速,人才犹如泉涌,然而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依然处于下风,在创新能力上中
国暂不如西方。

愿中国之青年能做到心系他人、心系民族,
在渴望被需要的同时,主动迎合需要,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
价值,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时刻铭记:被需要的修饰词绝不仅仅是渴望。


【名师点评】考生立足高远,结合中美贸易战展开分析,
清楚地认识到当今的国际形势,向广大青年提出号召,力争
做一个时代“需要”的人,去发挥自己的价值,为国家的繁荣
和富强奉献青春。

二、技法二:
细致描写,引人神往
对阐述的对象,在作文结尾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细致描
摹,勾勒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以此渲染主题,引发阅卷老师
内心的共鸣,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例3 满分作文《香汤白发语》(2018年江苏卷)的结尾:“思绪被拉回,再一次回到厨房里,看着奶奶的长发已
变成短发,黑色变成白色,不知怎的,我竟有一些伤感。


房早被水汽布满。

奶奶掀开锅盖,一阵香气扑鼻而来。

‘童子鸡好咯!’我赶紧飞奔到锅前,看着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童子鸡,
不管烫不烫,赶紧尝了一块,嘴里时不时呼出热气,奶奶看
着我笑了,嘴角显现梨涡。

看着奶奶的笑,我的心里暖暖的。

美味的童子鸡、花白的头发都不会张口说话,可它们分明是
世上最动人的语言,带给我融融的春意!”
【名师点评】考生在作文结尾重点写再次回到厨房尝童
子鸡的那份快乐和遐想。

通过对美味的描述,来呈现奶奶对
家人那份浓郁的爱,更有着对老人的敬意在其中。

例4 满分作文《樱语芳华》(2018年江苏卷)的结尾:“大妈在阳光下笑得极其自然,她的皮肤已因岁月流逝变
得暗黄,她的面庞已因经年操劳变得沟壑纵横,她的十指已
因日夜工作变得粗糙发黑,但她的笑容、亲切的话语如同那
张老照片,让人感到温暖……我盯着手中的老照片出神,春
风轻拂,暗香盈袖,一片淡粉的樱花花瓣随风飘至老照片上,
年轻时的大妈正在照片中的樱花前恣意地笑着。

两段时光相
辉映,生动地诉说着大妈的芳华,凝固着一个美丽的世界!”
【名师点评】考生通过对眼前大妈的细致刻画和照片上
年轻时大妈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大妈不同时期的容颜,更看
到大妈在“我”心里的地位,引发读者思考。

三、技法三:
呼唤号召,激情四溢
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切合实际需要,在文末采用号
召呼唤的方式,把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可以让阅卷老师心
情澎湃,感受到小作者的情怀。

例5 满分作文《青年人应有责任与担当》(2018年全国卷Ⅰ)的结尾:
“以后,当你们也到了交付接力棒的时候,请告诉下一代的孩子们:你们是中国的希望,你们也要像那时的我们一样
敢想、敢做,有责任,有担当,中国的未来就在你们手上。

祝: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名师点评】结尾情真意切,娓娓道来。

考生运用第二
人称,面对着2035年同样18岁的青年,敞开心扉,给予鼓励和希望,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的召唤。

例6 满分作文《我与中国并肩而行》(2018年全国卷Ⅰ)的结尾:“我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成长,和中国并肩追梦。

我们迎接我们这一代人的挑战,并把握我们遇上的机遇。

未来的中国,也会有新的机遇和挑战,等待着下一代的追梦
人。

而我们终将成为中国的历史,作为曾经的追梦人,在这
里对未来的追梦人,也就是你们,2035年的18岁青年进行勉励:历史的脚步不断向前,愿未来的你们与中国并肩而行,追上时代的步伐,圆新时代的中国梦。


【名师点评】文段语言简练通畅,考生围绕对新时代的
联想与思考展开,从成长经历谈开,谈到祖国发展中的机遇
和挑战,更是勉励2035年的一代青年,令人心潮澎湃。

四、技法四:
巧用排比,增强气势
在作文中采用排比句式来表情达意,是增加文章亮点的
一种极好方式。

结构的匀称,气势的流畅,可以使全文变得
整句散句相结合,阅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在作
文的结尾采取排比句或排比段的方式,可以升华作文的主
题,使作文语言更有魅力,并彰显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例7 满分作文《以梦为马行远自迩》(2018年全国卷Ⅰ)的结尾:“以梦为马,怀科技、民生、民族之梦,无惧
前途风雨险阻;行远自迩,行创新、小康、复兴之路,终将
点亮中国之光!”
【名师点评】结尾紧扣标题《以梦为马行远自迩》展开,拓展成一句对偶句,在呼应标题的同时,更增加了文
学的韵味,读来热血澎湃,有让人欲罢不能、一读再读之效
果。

例8 满分作文《岁月如歌你我同奏》(2018年全国Ⅰ卷)的结尾:“岁月如歌,你我同奏。

奏一曲抗争之歌,奏
一曲发展之歌,奏一曲辉煌之歌。

愿你担当起你的责任,让
这一曲岁月赞歌永不停歇!”
【名师点评】文末点题时,配以“三奏之歌”的排比句,
,将两个时代精准对接起来,快
由“抗争”到“发展”再到“辉煌”
速收束全文,激荡起读者满怀的豪情。

五、技法五:
引用诗句,增加文采
名言诗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借助名言诗句来结尾,既可以使作文语言生动,增加内涵,
又可以更好地升华主题,提升作文的档次。

恰到好处的引用,也能体现考生对传统文化的把握与运用,提高全文的质量。

例9 满分作文《扬我国威,强我中华》(2018年全国卷Ⅰ)的结尾:“2018年也好,2035年也好,作为时代青年,都要有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青春年华,更要敢于置身所处
的时代,知识改变命运,奋斗让你与众不同,更何况,身处
繁荣富强的中国,更要尽心竭力,奉献自我。

望你我的青春,一起涌动着爱国的激情。


【名师点评】考生在升华主题的时候,引用了林则徐的
名言,来强调做人做事要以国家利益为上,不能因为自己可
能受到祸害而逃避。

在文末运用这样爱国情怀的诗句,提升
了全文的境界,加上与前面四个“一种”构成的排比,整个结
尾的气势都涌现出来。

例10 满分作文《我是“世纪宝宝”我自豪》(2018年全国卷Ⅰ)的结尾:
“中国梦,复兴梦。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
卖杏花。

相信2035年祖国会更强大,你们比我们更幸福,
更快乐。


【名师点评】文末在升华主题时,引用诗句,给人一种
清新的感觉,使读者情不自禁地想象、憧憬国家的强大与未
来的幸福。

六、技法六:
借助歌词,增加韵味
很多歌曲的歌词,极富表现力,从而被青少年广为传唱。

歌词是对生活的提炼,歌词是对社会的关注,歌词更是对情
感的抒发。

考生可以把熟知的歌词恰当地运用在作文的结
尾,借助歌词的魅力,来提升自己作品的魅力,从而获得阅
卷老师的青睐。

例11 满分作文《绿水青山图》(2018年北京卷)的结尾:“爷爷摸了摸我的头说:‘当初啊,这村子其实没有这么美,污染很严重的,老人们抵不过,所以很多人去世得很早,你奶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那时候,我就在想啊,我一定要
把村子变得更美丽,所以我就开始种树、种田。

’爷爷说完,他又哼起了那首歌:‘一条江水去悠悠,一朵莲花水面浮。


时有意把花起,你无心无意看花浮。

门口大田四四方,半边
罗豆半边秧。

’那一刻,我望着爷爷的‘绿水青山图’,忽然明白了些什么。


【名师点评】该作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爷爷哼唱一
首民谣,使文章首尾呼应、主题鲜明。

民谣的内容是对青山
绿水的赞美,更凸显了爷爷对山水的美好喜爱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