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1运动系统
肩峰
46
肱骨
上端:肱骨头、小结节、大结节、 结节间沟、小结节嵴、大结节嵴、 解剖颈、外科颈
体: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 冠突窝、鹰嘴窝、 外上髁、内上髁、尺神经沟
47
桡骨
上端:桡骨头、环状关节面、 桡骨颈、桡骨粗隆
体:
下端:尺切迹、桡骨茎突、 腕关节面
48
尺骨
上端:滑车切迹、鹰嘴、冠突、 桡切迹、尺骨粗隆
61
足骨
跗骨 7 ¬ 距骨、跟骨、 足舟骨、
¬ 内侧楔骨、中 跖骨 5 间楔骨、外侧
楔n近骨节、趾骰骨骨 趾骨 14 n中节趾骨
n远节趾骨
62
目的与要求
掌握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髋骨、 股骨、胫骨、腓骨的结构。
熟悉足骨的结构。 掌握下肢骨的骨性标志。
63
颅骨
64
颅的组成
脑颅骨 8块 面颅骨 15块 听小骨 6块
棘突特别长,末 端不分叉,体表 易触及
大椎穴
34
胸椎
肋凹 椎体肋凹 横突肋凹
棘突较长,叠瓦状 排列
35
腰椎
椎体粗大 棘突短宽,水平向后,
棘突间空隙较大 L2-命门穴 L4-腰阳关穴
36
骶骨
上:骶骨底、岬 下:骶骨尖 前面:平滑、骶前孔 后面:粗糙、骶正中嵴、
骶后孔 (八髎穴) 中央:骶管、骶管裂孔
§骶椎 S 5
椎 骨 骶骨1 26
§尾椎 CO 4~5 尾骨1
30
颈椎
一般颈椎 C 3~6
椎体较小 椎孔较大,三角形 横突孔 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特殊颈椎 C 1、 C 2、 C 7
31
第1颈椎(寰椎)
环形 前弓、后弓和侧块 上关节凹、下关节面
32
第2颈椎(枢椎)
齿突
33
第7颈椎(隆椎)
65
脑颅骨
成对:
顶骨 颞骨
不成对:
额骨 枕骨 蝶骨 筛骨
66
额骨
n额窦
67
顶骨
68
枕骨
枕骨大孔
25
骨学各论
26
颅骨 躯干骨 上肢骨 下肢骨
27
躯干骨
椎骨 胸骨 肋
26块 1块 12对
51块
28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弓根
椎体
椎上切迹 椎下切迹
结构 椎间孔
椎弓板
椎弓
椎孔 椎管
Ù横突2
突起 7
Ù上关节突2 Ù下关节突2
Ù棘突1
29
椎骨的组成
颈椎 胸椎 腰椎
C7 T 12 L5
人体切面术语
矢状面 水平面 (横切面) 冠状面 (额状面)
10
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形态与功能相统一 局部与整体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
11
运动系统
12
概述
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 骨连结 骨骼肌
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
运动 支持 保护
❖ 肌性标志、骨性标志
13
骨学14骨学总论源自成人有206块骨41
目的与要求
掌握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 形态结构:椎体、椎弓(椎弓根和椎弓板)、 椎孔、椎管、椎间孔、棘突、横突、横突孔、 关节突、肋凹、骶管、骶管裂孔、骶角、胸 骨角、胸骨颈静脉切迹和剑突
熟悉肋头、肋沟、骶前孔、骶后孔、骶骨岬 以及颈椎、胸椎、腰椎形态的主要区别。
了解骶骨耳状面、肋颈和肋结节。
42
上肢骨
43
组成
锁骨 上肢带骨
肩胛骨
肱骨
自由上肢骨 桡骨 尺骨 手骨
44
锁骨
呈“∽”形,属于长骨 内侧2/3凸向前 外侧1/3凸向后 内侧端:粗大,为胸骨端 外侧端:扁平,为肩峰端
45
肩胛骨
三缘 三角 两面
ü上缘:喙突 ü内侧缘:薄而 ▲▲▲长ü腋pp冈上下前后外外,缘上角角面 面侧侧脊窝: :: :缘角柱、平 平肩 肩::缘冈对 对胛 胛肥关下第 第下 冈厚节窝27窝 、,盂肋 肋、
(腰俞穴)、 骶角 两侧:耳状面
37
尾骨
4~5块尾椎 融合而成
三角形
38
胸骨
胸骨柄: 颈静脉切迹 (天突穴)
胸骨体:
剑突:
39
胸骨角
胸骨体与胸骨柄相 接处形成突向前方 的横行隆起,两侧 平对第2肋软骨,是 计数肋的标志。
40
肋
肋软骨
前端:接肋软骨 肋骨 体:肋沟、肋角
后端:肋头、 肋颈、 肋结节
56
耻骨
z耻骨结节 z耻骨联合面
57
股骨
上端: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 小转子、颈干角
体: 粗线、臀肌粗隆 下端: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
内上髁、外上髁
58
髌骨
全身最大的籽骨
59
胫骨
上端:内侧髁 、外侧髁 、 髁间隆起 、胫骨粗隆
体:
下端: 内踝 、腓切迹
60
腓骨
上端:腓骨头 、腓骨颈 体: 下端:外踝
20
骨的构造
骨质 骨膜 骨髓
21
骨质
骨密质 骨松质
➢ 颅盖骨
外板、内板 板障
22
骨膜
致密结缔组织膜 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对骨的营养、生长或
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23
骨髓
填充于长骨的骨髓 腔及骨松质腔隙内
红骨髓 黄骨髓
24
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 无机质 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 ➢ 小儿 1 ∶1 ➢ 成人 1 ∶2 ➢ 老年人 1 ∶3
51
下肢骨
52
组成
下肢带骨 自由下肢骨
髋骨
股骨 髌骨 胫骨 腓骨 足骨
53
髋骨
形状不规则的扁骨
n三骨会合处为髋臼
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 n耻骨和坐骨围成闭孔
54
髂骨
—髂嵴 —髂前上棘 —髂后上棘 —髂前下棘 —髂后下棘 —髂窝 —耳状面
55
坐骨
{坐骨结节 {坐骨棘 {坐骨大切迹 {坐骨小切迹
人体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 眼向前平视,双 下肢靠拢,足尖 朝前,双上肢自 然下垂于躯干两 侧,手掌朝前。
7
解剖学方位术语
上,下 前(腹侧),后(背侧) 内侧,外侧 内,外 n 浅,深 n 近侧,远侧 n 桡侧,尺侧 n 腓侧,胫侧
8
轴
垂直轴 矢状轴 冠状轴(额状轴)
9
体:
下端:尺骨头、尺骨茎突
49
手骨
腕骨 8 近侧 :手舟骨、
月骨、三角骨和 豌豆骨
掌骨 5 远侧: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头状
骨n 和近钩节骨指骨 指骨 14 n 中节指骨
n 远节指骨
50
目的与要求
掌握上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肩胛骨、 肱骨、桡骨、尺骨的结构。
熟悉锁骨、手骨的结构。 掌握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
颅骨
29块(含6块听小骨)
躯干骨
51块
上肢骨
64块
下肢骨
62块
15
骨的形态
长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16
长骨
分布于四肢 长管状,分一体两端 骨干
骨髓腔
骺
关节面
17
短骨
立方形 腕骨、跗骨
18
扁骨
板状 颅盖骨、胸骨、肋骨
19
不规则骨
形态不规则 椎骨 含气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