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语言

影视语言

影视语言
电影叙事
——时空关系
一、电影的时间
时间与叙事
•电影即是空间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叙事是电影创作的核心问题。

•因和果是叙事的基本,因和果必须发生在时间范围内。

•时间性是电影叙事最基本的问题。

1时序
•时序即“时间顺序”
•事件是在时间顺序中展开的(事件发生的时间)。

•通常电影叙事是依照事件的时间次序来呈现的。

•连贯性剪辑往往以1-2-3的次序来表现故事。

•然而,电影也可以不按时间顺序呈现事件。

情节也不一定按时间顺序呈现故事部分。

•如“倒叙”、时空交错、闪回,等等。

2时间长度
故事的时间
•一般来说,故事时间长于情节的时间。

•如一个人成长的历程,或一个事件完整的过程等。

情节时间
•一般来说,情节时间短于故事的时间。

•电影的情节选择一段特定的故事时间,将故事的时间压缩相对较紧凑的情节时间。

•例外1,齐纳曼的《正午》,故事的时间、情节时间与银幕时间基本吻合。

•例外2,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敖德萨阶梯一场戏的情节时间就长于故事的时间(实际事件发生的时间)。

银幕时间
•银幕的时间短于情节的时间,是从情节时间节选出来的。

•银幕的时间也就是电影作品所要呈现的时间,也就是电影作品的实际长度。

3时间频率
•多数情况下,故事的事件在情节中只被呈现一次。

以时序排列和“一个一次”的频率,是连贯性剪辑中处理顺序和频率最常用的方法。

•但也会出现两次或更多次。

•如“重复剪辑”,在《战舰波将金》一片中就使用了多次对一个动作、一个事件的重复剪辑。

•此外,在影片结构上也可以运用多视角的叙事方式,如《大象》、《好奇害死猫》。

二、镜头剪辑的时间关系
•镜头A与B的时间关系,具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1.镜头A与B的时间是自然延伸的。

即按照时间顺序呈现事件。

镜头B是镜头A的动
作的延伸或动作的结果。

这是最基本的时间关系。

2.镜头A与B的时间,发生一种倒退式的跳跃,即B镜头的时间是A镜头很久以前的
某个时间,即“闪回”。

3.镜头A与B的时间发生向前的跳跃,即镜头B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称谓“闪进”。

•“闪进”,或者是插入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或者是幻象或想象中的未来。

其它:
•另外,镜头A与B的时间也可以是共时的,即镜头B表现的时间是镜头A的再现。

•重复剪辑
•对同一时间点上同时发生事件以多角度(机位)的呈现(剪辑)。

此时,时间频率不再为一次性。

•如1.电视体育竞赛转播(足球进门的镜头);
• 2.电影《战舰波将金》中的敖德萨阶梯一场戏;
• 3.电影《旗鱼行动》中开场爆炸一段戏。

三、空间关系
•形象、动作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展开。

•电影的叙事需要在空间内呈现。

•故事空间、情节空间和银幕空间构成了电影空间。

•电影镜头一个接一个呈现在银幕上,空间可以是连续、也可以是跳跃的。

四、剪辑镜头间的空间关系
1.舞台化空间:镜头A与镜头B所使用的空间是同一空间的,即镜头B中的动作仍镜
头A的空间中进行。

2.电影化空间:镜头A与镜头B所使用的空间是相连的,即镜头B中的空间随着镜头
A动作(如人物运动或视线投射等)的发展而连续出现。

3.镜头A与镜头B的空间是不相干的,两个镜头中的动作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只
是某种情节的联系而组接起来。

•交叉剪辑;时空转换
影视语言
时间组接关系:延伸(A型)、再现(B型)、重现(C型)、闪回(D型)、“前闪”(E型)五种。

空间组接关系:同一(X型)、延伸(Y型)、分立(Z型)三种。

第二节时间与空间的组合
十五种时空关系的组合:
第一种(A-X、延伸-同一)类型:在不变的表演空间中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物的行为自然向前进行。

最常见的拍摄与剪辑形式。

示例:电视室内剧较多使用这一空间组合。

打破时间的自然延伸而进行跳动式的陈述,一种特殊的蒙太奇。

如:《公民凯恩》《辛德勒名单》。

第二种(A-Y、延伸-延伸)类型:银幕上的时间是自然发展的,但空间则是连续的。

这种空间的连续状态,如果制作时不给予剪辑,就是所谓的“长镜头”。

另外,通常会对一个连续的动作做一定的剪切,或变换机位连续拍几条用于后期的剪辑。

(1 )一个人物的运动,需要考虑省略。

(2 )两个以至三个以上人物的运动,需要插入交叉剪辑的镜头。

如追逐场面的镜头,应有追的镜头,逃的镜头和旁观者的反映镜头。

第三种(A-Z、延伸-分立)类型:镜头组合的叙述的时间是自然延伸的,但运动的空间是分立的。

即广义的“平行交替蒙太奇”剪辑。

格里菲斯的《孤独的别墅》。

平行蒙太奇的使用有:“情节”、“线索”、“故事”
“情节”的,即(A-Y延伸-延伸)的关系,有两种用法:1“交替蒙太奇”,2“最后一分钟营救”
“线索”的,空间中两个事件互不相干。

《独自在家》
“故事”的,《法国中尉的女人》,(戏外戏)《广岛之恋》,(实与虚)《党同伐异》。

第四种(B-X、共时-同一):镜头组合的两个镜头之间,时间是同一的,空间也是不发生变化的。

足球射门回放(电视转播)。

第五种(B-Y、再现-延伸):镜头组合的两个镜头之间,时间是同一的,但空间被延展了。

足球射门后观众场面的回放。

在电影中表意的作用:是针对一个重要的事件展示现场目击者的各种反映,如《尼罗河的惨案》。

第六种(B-Z、再现-分立):镜头组合的两个镜头之间,时间是同一的,但空间是分立的。

如电视中的《春节联欢晚会》等。

在电影表现中与第五中组合相同。

第七种(C-X、重现-同一):时间C 表示有间隔的两个镜头间是重现关系,空间X 表示期间的空间为同一关系。

“重现关系”。

第八种(C-Y 、重现-延伸):从理论上讲C-Y类型是不存在的。

但在电影剪辑中往往将它作为特殊技巧使用,如侦探片、悬念片中表现凶手的延伸部分隐藏起来,到后面重现行凶场景。

第九种(C-Z、重现-分立):与第八种相似。

第十种(D-X、闪回-同一)、第十一种(D-Y、闪回-延伸)、第十二种(D-Z、闪回-分立)在时间轴上都属于“闪回”,只是空间的使用有变化。

“闪回”相似于文学的“倒叙”。

影视作品的闪回具有“回忆”后“假想”的色彩。

第十三种(E-X、前闪-同一)、第十四种(E-Y、前闪-延伸)第十五种(E-Z、前闪-分立),这三种类型从时间上说,是对前一个镜头所处时间之前的预想,而空间则是同一、延伸、分立三种。

使用不多。

第十三种(E-X、前闪-同一)、第十四种(E-Y、前闪-延伸)第十五种(E-Z、前闪-分立),这三种类型从时间上说,是对前一个镜头所处时间之前的预想,而空间则是同一、延伸、分立三种。

使用不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