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低碳生活,驱赶雾霾”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低碳生活,驱赶雾霾”活动心得体会
“低碳生活,驱赶雾霾”这个倡议,准备时间虽然只有一个上午,但是分工已经根据大家的特长分配好。
像孙名佳、彭世杰具有主持的天赋,我们就让他们兼任主持人这个职位。
其他人也一样,而且分的都特别明确。
所以倡议那一天的流程才能这么顺畅,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该如何更好的团队合作。
传单的编写也非常有水平,想必一定是搜集了许多资料精挑细选的。
包括的危害与我们应该怎么做。
主题也选的很好,选的是最近的事,贴近身边的事。
关于雾霾,我也想说两句。
我们发的传单,是提倡大家低碳生活,少开车。
但是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开车,排放能
够污染空气的事太多了。
像化工厂,这个是我们不能管的,也是管不了的。
它也在污染空气。
曾经路过过黄台电厂,那里的排放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在传单里只是提到了危害,我认为如果说到这些化工厂的排放,而化工厂又是无法制止的。
这样更能体现出我们地球污染的严重,从而才能让大家更加重视这件事。
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大家其实早就明白了的危害,现在济南又已经没有了雾霾,渐渐的就会对它放下警惕,甚至不以为然。
在我离开泉城广场的时候,还能看见地上有许多我们的传单,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我们要知道,传单的影响力是非常渺小的,相对电视之前宣传过的而言,它的影响力度只能算是汪洋中的一滴水,大漠中的一粒沙。
所以我们宣传的内容绝对不能和任何媒体的宣传一样,应该多提一些不同点,此不同非彼不同,我们是要提一些更能给予群众警告的,像我刚才说的化工厂一样。
这样才能在
原本不大影响力上稍有润色。
还有我们同学发传单的方式还可以更完善些。
在发之前我们应该先给别人介绍一下我们的活动主题,再把内容简略说一说。
因为我们不是在发广告,这是倡议活动;我是服务组的人员。
有的小组没拿旗帜,去送的才看见的我们的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比较严重,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别人会随手就把我们的传单当废品扔掉,和我们发传单的方式呵沟通方式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有的小组组长和组员根本不是在一起的,组员找不到组长,这个应该就算是低级错误了,呵呵。
500份传单,说少也不少,但是肯定不多。
毕竟中国有13亿人呢。
所以我才说影响力度一定不会很大。
我希望大家真的把它当做一个倡议来看,它不仅仅是一个发传单的活动。
更是一个对人的引导,引导对了,雾霾才能真正消除,我说的是真正消除。
假设我们没有利用这次活动来倡议,而是来玩,来消磨时
间,那样大可不必。
还不如不来参与。
因为如果别人认为我们都不去重视我们自己的倡议内容,就更不会重视。
因为,我们是引导者。
雾霾天气已经消散有些阵子了,相信大家对那19天的沉闷日子都耿耿于怀。
希望你们不要忘记。
有人曾做过统计,在除夕夜的空气污染指数已经达到了重度污染。
上学期的地理书你们还记得那副图片吗?那副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统计图。
整个中国,原本只有一个城市是重度污染,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兰州。
现在呢?已经有33个城市达到了重度污染,也就是六级污染,污染指数在300以上。
可是你们真的听到了那么多的鞭炮声吗?没有吧?这说明在之前济南就已经在重度污染的边缘徘徊。
也说明市民的责任心强了,放鞭炮的人少了,不然,情况会比现在更糟。
天天的雾霾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不只是让你们用来感叹的,用行动告诉别人这样的状况将会结束。
倡议要做到倡议的效果,如果我们的倡议根本就起不到作用,那它的价值就没了。
要时刻记住,雾霾不是自然灾害,因为它不是自然引起。
这是人们自己种下的祸根,要拔也只有自己拔,没有任何人会替代你。
我的结束了,但是驱赶雾霾的任务还没有结束,改变环境,是个长远的计划,从我做起,从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学做起。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