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屋面6.2.2 卷材防水屋面卷材防水屋面是将柔性的防水卷材相互搭接用胶结料黏贴在屋面基层上形成防水能力的屋面。
由于卷材有一定的柔性,能适应部分屋面变形,所以也称为柔性防水屋面。
1.防水卷材的种类(1) 沥青防水卷材:以原纸、纤维织物、纤维毡等胎体材料浸涂沥青,表面撒布粉状、粒状或片状材料制成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如玻纤布胎沥青防水卷材、铝箔面沥青防水卷材、麻布胎沥青防水卷材等。
(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它们两者的混合体为基料,加入适量的化学助剂和填充剂等,采用橡胶或塑料的加工工艺所制成的可卷曲片状防水材料,如三元乙丙橡胶(EPODM)、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等。
(3)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聚乙烯膜为胎体,以氧化改性沥青、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或高聚物改性沥青为涂盖层,表面覆盖聚乙烯薄膜,经滚压成型水冷新工艺加工制成的可卷曲片状防水材料,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R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
2.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做法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层次如图6-7所示。
1) 防水层防水层由防水卷材和相应的卷材黏结剂分层黏结而成,层数或厚度由防水等级确定。
具有单独防水能力的一个防水层次称为一道防水设防。
卷材铺设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并涂刷与卷材配套使用的基层处理剂(此层次称为结合层),以保证防水层与基层黏结牢固。
卷材的层数与屋面坡度有关。
一般屋面铺两层卷材,在卷材与找平层之间、卷材之间和上层卷材表面共涂浇三层沥青;重要部位或严寒地区的屋面铺三层卷材(两层油毡、一层油纸),共涂浇四层沥青。
前者习惯称二毡三油做法,后者称三毡四油做法。
卷材一般分层铺设,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图6-7 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层次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于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如图6-8所示。
图6-8 卷材的铺设方向和搭接要求/mm卷材的铺贴方法有:冷黏法、热熔法、热风焊接法、自黏法等。
沥青胶的厚度一般要控制在1~1.5mm,防止厚度过大发生龟裂。
粘贴时涂刷成点状或条状,点与条之间的空隙即作为水汽的扩散空间,如图6-9所示。
图6-9 沥青胶的粘贴方法2) 保护层屋面保护层的做法要考虑卷材类型和屋面是否作为上人的活动空间。
(1) 不上人屋面:沥青类卷材防水层用沥青胶粘直径3~6mm的绿豆砂(豆石),如图6-10(a)所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层,可用铝箔面层、彩砂及涂料等。
(2) 上人屋面:一般可在防水层上浇筑30~50mm厚混凝土层,如图6-10(b)所示,也可用水泥砂浆或砂垫屋铺地砖,如图6-10(c)所示;还可以架设预制板,如图6-10(d)所示。
图6-10 卷材防水屋面保护层/mm现浇混凝土屋面面层,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并应配置φ 4~φ 6间距为100~200mm双向钢筋,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
钢筋在分格缝处要断开,如图6-11所示。
图6-11 细石混凝土屋面配筋/mm3) 找平层沥青纸胎防水卷材虽然有一定的韧性,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胀缩和变形,但当变形较大时,卷材就将破坏,所以卷材应该铺设在表面平整的刚性垫层上。
一般在结构层或保温层上做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见表6-4。
找平层宜留分格缝,缝宽一般为5~20mm,纵、横间距一般不宜大于6m。
表6-4 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4) 结合层当在干燥的找平层上涂浇热沥青胶结材料时,由于砂浆找平层表面存在因水分蒸发形成的孔隙和小颗粒粉尘,很难使沥青与找平层黏结牢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在找平层上预先涂刷一层既能和沥青黏结,又容易渗入水泥砂浆表层的稀释的沥青溶液。
这种沥青稀释溶液一般用柴油或汽油作为溶剂,叫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涂层是卷材面层和基层的结合层。
5)隔汽层隔汽层是隔绝室内湿气通过结构层进入保温层的构造层,常年湿度很大的房间,如温水游泳池、公共浴池、厨房操作间、开水房等的屋面应设置隔汽层,隔汽层应该设置在结构层之上、保温层之下。
隔汽层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材料,应沿周边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
知识拓展(1) 卷材的铺贴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但距屋面周边8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
②防水层采取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100mm。
③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超过25%,当坡度超过25%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2) 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等部位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
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减少卷材的搭接。
(3) 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
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4) 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交接处应采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
3.卷材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卷材防水屋面防水层的转折和结束部位的构造处理必须特别注意。
这些部位是: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墙面相交处的泛水、屋面边缘的檐口、雨水口、伸出屋面的管道、烟囱、屋面检查口等与屋面防水层的接缝等。
这些部位都是防水层被切断或是防水层的边缘,是屋面防水的薄弱环节。
1) 泛水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墙面相交处的构造处理称为泛水。
例如,女儿墙、出屋面的水箱室、出屋面的楼梯间等与屋面相交部位,均应做泛水,以避免渗漏。
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重点应做好防水层的转折、垂直墙面上的固定及收头。
转折处应做成弧形或45°斜面防止卷材被折断。
泛水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泛水高度由设计确定,但最低不小于250mm,应根据墙体材料确定收头及密封形式,如图6-12所示。
图6-12 卷材防水屋面泛水构造/mm2) 檐口卷材防水屋面的檐口,包括自由落水檐口、有组织排水檐口。
(1) 自由落水檐口:即无组织排水的檐口,防水层应做好收头处理,檐口范围内防水层应采用满粘法,收头应固定密封,如图6-13所示。
图6-13 卷材防水屋面自由落水挑檐构造/mm(2) 有组织排水檐口:即天沟,卷材防水屋面的天沟应解决好卷材收头及与屋面交接处的防水处理,天沟与屋面的交接处应做成弧形,并增铺200mm宽的附加层,且附加层宜空铺,如图6-14所示。
图6-14 卷材防水屋面天沟构造/mm3) 雨水口雨水口是屋面雨水汇集并排至水落管的关键部位,要求排水通畅、防止渗漏和堵塞。
雨水口的材料常用的有铸铁和UPVC塑料,分为直式和横式两种。
(1) 直式雨水口用于天沟沟底开洞,UPVC塑料雨水口的构造如图6-15(a)所示。
(2) 横式雨水口用于女儿墙外排水,UPVC塑料雨水口构造如图6-15(b)所示。
雨水斗的位置应注意其标高,保证为排水最低点,雨水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
4) 出屋面管道出屋面管道包括烟囱、通风管道及透气管,砖砌或混凝土预制烟囱和通风道构造如图6-16(a)所示,透气管做法如图6-16(b)所示。
当用铁制烟囱时要处理好烟囱的变形和绝热,其构造如图6-16(c)所示。
图6-15 雨水口构造/mm图6-16 出屋面管道构造/mm5) 分格缝分格缝也称分仓缝,是防止混凝土面层出现不规则裂缝而适应热胀冷缩及屋面变形所设置的人工缝。
分格缝应贯穿屋面找平层,且应设在结构变形的敏感部位,如预制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应与预制板板缝对齐。
双坡屋面的屋脊处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纵、横间距都不应大于6m,并尽量使板块呈方形或近似方形,如图6-17所示。
分格缝应纵、横对齐,不要错缝,缝宽宜为20~40mm,缝的上部一般用油膏填注20~30mm,为防止油膏下流,缝的下部可用沥青麻丝等材料填塞,如图6-18(a)所示。
在横向分仓缝处,常将细石混凝土面层抹成凸出表面30~40mm高的分水线,以避免分格缝处积水,如图6-18(b)所示。
为了保证在分格缝变形时屋面不漏水和保护嵌缝材料,防止其老化,常在分格缝上用卷材覆盖。
覆盖的卷材与防水层之间应再干铺一层卷材,以使覆盖的卷材有较大的伸缩余地,如图6-18(c)、图6-18(d)所示。
图6-17 分格缝的位置示意图图6-18 分仓缝的构造/mm6) 变形缝等高屋面处的变形缝,可采用平缝做法,即缝内填沥青麻丝或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用镀锌钢板盖缝,然后做防水层,如图6-19(a)所示。
也可在缝两侧砌矮墙,将两侧防水层采用泛水方式收头在墙顶,用卷材封盖后,顶部加混凝土盖板或镀锌钢盖板,如图6-19(b)所示。
图6-19 卷材防水屋面变形缝构造/mm6) 屋面检查口为了进行多层房屋屋面的检修,常在屋顶设置屋面检查口,屋面检查口要突出屋面之上,屋面检查口周围的卷材要卷起不小于250mm,并固定在检查口的框上,检查口的上盖应向四周挑出,以遮挡卷材的边缘。
保温屋顶屋面检查口的构造,如图6-20所示。
不保温屋顶设检查口时,可将保温层省去。
图6-20 屋面检查口构造/mm6.2.4 涂膜防水屋面和粉剂防水屋面1.涂膜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是靠直接涂刷在基层上的防水涂料固化后形成有一定厚度的膜来达到防水的目的。
防水涂料按其成膜厚度,可分成厚质涂料和薄质涂料,水性石棉沥青防水涂料、膨润土沥青乳液和石灰乳化沥青等沥青基防水涂料,涂成的膜厚一般在4~8mm,称为厚质涂料;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涂成的膜较薄,一般为2~3mm,称为薄质涂料,如溶剂型和水乳型防水涂料、聚氨酯和丙烯酸涂料等。
防水涂料具有防水性能好、黏结力强、耐腐蚀、耐老化、整体性好、冷作业、施工方便等优点,但价格较高。
其主要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Ⅲ级、Ⅳ级的屋面防水,也可用作I级、Ⅱ级屋面多道防水设防中的一道。
1) 涂膜防水屋面做法涂膜防水层是通过分层、分遍的涂布,最后形成一道防水层。
为加强防水性能(特别是防水薄弱部位),可在涂层中加铺聚酯无纺布、化纤无纺布或玻璃纤维网布等胎体增强材料。
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设,当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于屋脊铺设,并应由屋面最低处向上铺设;当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70mm。
采用两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互相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涂膜防水层的基层应为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其质量同卷材防水屋面中找平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