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练】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基础卷(答案解析)

【单元练】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基础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

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会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产生“光污染”的原因从物理学角度讲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色散C解析:C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光滑的表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故选C。

2.关于光现象的相关知识:①小孔成像,皮影戏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②湖水中出现“鱼在云中游”的奇异现象,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造成的;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④红外线可用来测体温,紫外线可用来灭菌。

上述判断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A解析:A①小孔成像,皮影戏都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①正确;②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空中的白云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看到的湖水中鱼在水中游,是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②错误;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故③正确;④红外线可用来遥控,紫外线可用来灭菌紫外线有杀菌作用,故④正确,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3.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A.B.C.D. B解析:B能重新看到是硬币,是光线发生折射的结果。

A.A图中,光线仍然直线传播,没有发生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BCD.B图中,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能重新看到硬币,眼睛看到物体,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眼中我们才能看到,故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溺水是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预防溺水,刻不容缓!实际的池水比看起来要深,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 B解析:B池水看起来比较浅,而实际的池水比看起来要深,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且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所以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所以看到的池水比实际浅。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下列光学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日食现象B.湖中倒影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A解析:A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日食现象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湖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B.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月食、日食是因为光的折射C.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缘故D.在河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鱼”和“云”分别是折射和反射形成的B解析:B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故C正确,C 不符合题意;D.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如图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A. B. C.D. C解析:C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故选C。

8.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

如右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1m B.2m C.1.5m D.3m B解析:B由图示知,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m,而被测人是通过视力表在镜面中所成的像来测定视力的。

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知,此时视力表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而被测人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要求为5m,所以人与平面镜的距离s=5m-3m=2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D.演员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运动D解析:DA.平面镜成像中,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靠近平面镜,故A错误;B.平面镜成等大的像,所以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C.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所以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C错误;D.平面镜成像中,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演员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0.海市蜃楼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反射B解析:B【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或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由于空气分布不均匀,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一只水鸟在平静的河面上悠闲地散步,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

且小鸟和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

若这只水鸟高0.3m,水鸟头部最高点距离水中像对应位置的距离是0.5m,那么河水的深度为______m。

反射相等005解析:反射相等0.05[1]倒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一个大小相等的虚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距等于像距,故小鸟和像到水面的距离是相等的。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距等于像距,水鸟头部最高点距离水中像对应位置的距离是0.5m,则水鸟有0.25m在水面上,水鸟高0.3m,则水深0.05m。

12.物理课上,老师在用激光器演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时,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应该向光传播的路径上喷______(选填“水蒸气”或“水雾”);同学们根据看到的光的传播径迹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这种研究物理现象的方法是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模型法”)。

水雾模型法解析:水雾模型法[1]向光传播的路径上喷水雾可利用光的反射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用带箭头的直线,即光线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简单直观,采用的是模型法。

13.一只小鸟在美丽的西湖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10m,小鸟距水面3m,映在平静湖面上的鸟的“倒影”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m。

虚反射6解析:虚反射6[1][2]“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照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了物体的像,像是虚像。

[3]“倒影”的形成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为小鸟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3m,所以“倒影”距小鸟6m。

14.如图所示,小芳站在竖立的穿衣镜前5m处,她的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m;小芳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3m后,她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_____m,此过程像移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像的大小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05不变解析:40.5不变[1][2][3][4]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物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小芳站在竖立的穿衣镜前5m处,她的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也为5m;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3m后,她与镜的距离为2m,则与镜中的像距离为4m;此过程像移动的速度大小与物移动的速度相同为0.5m/s,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同,保持不变。

15.若某同学以0.6m/s的速度垂直向一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镜子中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2不变解析:2不变[1]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某同学以0.6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的像向平面镜靠近的速度也是0.6m/s,故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1.2m/s。

[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同学们走近该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

16.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看起来是______。

红、绿、蓝、白4束光一起通过蓝色的玻璃后照射在白纸上,纸上有______个光斑,分别是______(填颜色)。

白黑透明2蓝蓝解析:白黑透明2蓝,蓝[1][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

[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透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看起来是透明的。

[4][5]蓝色的玻璃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蓝光,红光和绿光不能透过,蓝光经过玻璃折射后在白纸上会形成蓝色光斑,白光是复色光,其中只有蓝光能透过蓝色玻璃,白光中的蓝光透过玻璃后也会形成一个蓝色光斑,所以纸上会有两个蓝色光斑。

17.下图是某次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_______传播的。

人站在大楼前拍手0.3秒听到回声,人和大楼的水平距离是______米。

沿直线51解析:沿直线 51[1]日偏食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由s v t =可得0.3秒声音传播的距离 340m/s 0.3s 102m s vt ==⨯=则人和大楼的水平距离102m 51m 22s s '=== 18.按要求完成填空(1)如图甲,用力重敲音叉,听到音叉的声音在变大,看到小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有关,在月球敲击音叉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听到响声。

相关主题